近期,美國太平洋司令肯尼斯·威爾斯巴赫對中國頻繁攔截美國飛機發出了抱怨,稱中國的攔截行為不僅「不專業」而且「不安全」,對美國飛行員構成了嚴重威脅。然而,這一指責引發了諸多反問,讓人們開始思考:到底是誰在空中領域中真正違反規則?中國的攔截行為是否真的令美國感到不安全?
美國太平洋司令肯尼斯·威爾斯巴赫最近聲稱,中國不僅頻繁攔截美國飛機,還曾在一天內攔截了整整10次。這一嚴重的指責引發了廣泛的討論,然而,讓我們首先反問一下:美國飛機為什麼會進入中國的防空識別區呢?難道這不是賊喊捉賊嗎?
這個問題揭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在這場爭端中,到底是誰先不遵守規矩,肆意侵犯他國領空呢?如果美國飛機不敢進入中國的領空,那又有誰能夠解釋中國的頻繁攔截行為呢?中國空軍的反應難道不正是對於外部侵犯的回應嗎?
美國太平洋司令肯尼斯·威爾斯巴赫
關於攔截行為的安全性問題,我們必須明確"安全攔截"和"不安全攔截"之間的區別。按照國際管理規則,"安全攔截"意味著中國出動一架飛機攔截,與美軍飛行員通話並伴飛,直到美國飛機離開。然而,這種攔截行為過於溫和,根本起不到警告威懾的作用。實際上,這隻能被稱為伴飛監視,對這種攔截,美國似乎並不感到擔憂,甚至視之為家常便飯。
然而,讓我們再次反問:如果美國飛機進入中國領空,就如同逛街一樣頻繁,中國的攔截行為為何不能更加果斷一些呢?畢竟,這是在保衛國家領土和領空的情況下。
中國採取的所謂"不安全攔截",就是在面對明顯的領空侵犯時,中方會立即出動兩架攔截飛機,先警告,然後抵近飛行,亮出導彈,甚至桶滾攔截,做好與美國飛機在空中相撞的準備,逼迫美國飛機改變航向,回到自己的領空。
這種攔截策略可能看起來激烈,但它是在歷經驗證的專業技巧的基礎上制定的,這些技巧在美蘇、美俄空中對抗中都有所應用。甚至在俄烏戰爭期間,俄羅斯曾對一架美國MQ-9無人機採取不安全攔截,導致其墜毀在黑海。這顯示了"不安全攔截"在確保國家安全方面的有效性。
俄羅斯蘇-27戰機攔截美國MQ-9無人機
肯尼斯·威爾斯巴赫不僅對中國的攔截行為提出了質疑,還貶損了中國的殲-20戰機,稱其性能落後,不具備空戰主導性。然而,這一言論似乎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現實:在西太平洋地區,就算美日韓聯合起來,也不是中國軍隊的對手。
在朝鮮半島上,歷史上的十六國聯軍都沒有能夠打敗中國的志願軍。而今,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今非昔比,美韓兩國聯軍所能夠與之匹敵嗎?中國的軍事實力和綜合戰鬥力已經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使其成為地區安全格局中不可忽視的因素。
美國太平洋司令肯尼斯·威爾斯巴赫的指責引發了關於中國攔截行為和軍事實力的廣泛爭論。然而,中國的攔截行為是在保衛國家領土和領空的情況下的合理回應。中國的"不安全攔截"策略可能看起來激烈,但它是在歷經驗證的專業技巧的基礎上制定的,這些技巧在美蘇、美俄空中對抗中都有所應用。
此外,肯尼斯的貶損言論似乎低估了中國的軍事實力。在西太平洋地區,中國已經展示出強大的綜合戰鬥力,使其成為地區安全格局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因此,關於中國是否害怕美國以及是否能夠與美韓聯軍相抗衡的問題,仍然值得深入思考。在這個變幻莫測的地緣政治背景下,理解各方的軍事策略和行為至關重要,以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中國空軍攔截行動給美國釋放了哪些信號?
中國空軍攔截行動向美國釋放了幾個重要信號:
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維護:中國的攔截行動表明中國堅決維護其領土完整和主權。這一行動表達了中國對其國土和領空的堅決捍衛立場,不容忽視任何潛在威脅或侵犯。
自衛和安全優先:中國強調自衛和安全優先原則,這在其攔截行動中得到了體現。中國的攔截行動旨在對外部軍事飛行器發出警告,以防止其進一步逼近中國領土。這表明中國願意採取堅決行動來維護其安全和利益,以及確保外部飛行器遵守國際規則。
對國際規則的尊重:中國在攔截行動中遵守國際管理規則,區分了「安全攔截」和「不安全攔截」。這表明中國尊重國際規則,並試圖在與其他國家的爭端中遵循國際法。
殲20
軍事現實與自信:中國的攔截行動突顯了其軍事現實和自信。中國強調其軍事能力,表明其有能力應對潛在的威脅,並在需要時採取果斷行動。中國的攔截行動也展示了其軍事實力和技術水平的提升。這既是對國內民眾的一種宣示,也是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現代化軍事力量的機會。
地緣政治影響:中國的攔截行動對地緣政治格局產生影響,尤其是在亞太地區。它向世界傳遞了一個信息,即中國願意在亞太地區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以維護其地緣政治和安全利益。
地區穩定的重要性:中國通過攔截行動強調了地區穩定的重要性。中國試圖確保地區內的和平與穩定,同時警告外部勢力不要破壞這種穩定。
總的來說,中國空軍的攔截行動傳達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堅定立場,強調自衛和安全優先,並強調維護主權、領土完整和地區穩定的重要性。這些信號表明中國在地區事務中扮演著積極和自信的角色,同時也在國際社會中強調了其軍事實力和自主性。
【鳳凰閣點評】
首先,中國頻繁攔截外部飛行器的行為必須置於其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背景下考慮。中國堅定地維護其領土和領空的主權,這是各國的合法權利,也是國際法所承認的。攔截行動是中國為維護這一主權採取的行動,因此在這個問題上,中國並不是在「不怕」其他國家,而是在履行國際義務。
其次,攔截行動是一種警告和威懾的手段,旨在確保外部飛行器遵守規則和減少潛在的誤判。這並不一定表示中國尋求軍事衝突,而是試圖通過行動來防止緊張局勢的進一步升級。這種做法是符合國際安全和穩定的利益的。
第三,關於中國是否「打不過美韓」的問題,需要進行謹慎的分析。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顯著提升,特別是在亞太地區。然而,軍事力量的對比不僅僅取決於數量,還取決於許多其他因素,包括技術水平、作戰經驗、指揮和控制系統等。此外,中國強調和平發展,強調對話和合作,而不是尋求軍事衝突。
綜上所述,中國的攔截行動和國家軍事實力提升是當前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格局中的複雜問題。我們應該在事實和理性的基礎上看待這些問題,鼓勵各方通過對話和合作來解決分歧,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不僅符合各國的共同利益,也有助於建立更加和諧的國際關係。
【詩詞點評】
蔚藍天際翱翔飛,
攔截飛機律動回。
國土主權銘心在,
疆域邊界清晰開。
警告威懾勢隨風,
安寧和平不曾凶。
不怕外敵挑釁來,
和諧世界夢中寵。
強者之心無需顯,
軍事力量世界知。
非求侵略非爭端,
和平共存始為宜。
文/詩曼
本文系「鳳凰閣大居士」原創首發,未經授權不得在任何平台轉載,否則將進行全網維權,請您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