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隨著新航母的正式下水,中國軍事實力迎來了嶄新的里程碑。這座巨大的超級航母,排水量高達八萬噸,代表著中國海軍的強大崛起。航母的建造是一個國家特種船舶建造能力的終極考驗,全世界能夠獨立自主建造超級航母的國家寥寥無幾,根據福萊斯特級航母的標準來看,全球僅有中國和美國兩國能夠達到這一水準。
談到中美對比,軍迷們常常關心的問題是:中國是否能夠超越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肯定地說,中國不僅在航母建造能力方面趕超了美國,還實現了真正的超越。首先,讓我們看看美國的造船情況。
對於了解美國海軍的人來說,他們可能知道從奧巴馬時代開始,美國海軍的項目管理能力不斷下滑,成本預算屢次失控。福特級航母的建造預算最初是70億美元,但實際造好後已經飆升至13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艦載機的成本。更令人震驚的是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該項目最初的成本估算已經達到了150億美元,而且還在不斷上漲,很可能最終會超過200億美元,這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最昂貴的戰爭兵器。
美國海軍的軍費增長跟不上成本預算的飛漲速度,購買力不斷下降,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更加嚴重的問題是整個美國造船業的崩潰。現在,全美僅有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還能夠建造超級航母。儘管表面上美國海軍正在建造三艘航母,但實際情況是,肯尼迪號航母本應該早就開始海試了,但由於技術問題等原因,仍然停滯在舾裝階段,入役時間不確定。福特級三號艦企業號也在建造中,但由於肯尼迪號項目的延誤,它的建造也受到了影響,最早下水也要等到2025年。而福特級四號艦多勒斯米勒號,據美國海軍樂觀估計,要等到2029年才能下水。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很簡單,美國海軍只有一個總組船塢可供使用,而它已經被佔用了。因此,即使其他工序都完成了,米勒號也只能排隊等待入塢建造,所以直到2032年,才有望見到這艘超級航母完工。這種情況明確表明,美國已經失去了同時建造多艘超級航母的能力。
與此相比,中國的造船業發展情況要好得多。大連造船廠,這座建造山東號航母的工廠,不僅掌握了航母建造的經驗,還擁有足夠容納大型航母建造的船台和總組船塢。此外,江南造船廠也在建造新航母,從衛星圖上可以看出,它的規模足夠大,能夠容納同時建造兩艘超級航母,並且同時進入船塢總組階段。中國海軍的航母建造能力正處於不斷探索和發展的階段,從仿製蘇聯航母到獨立自主掌握航母建造能力,再到建造電磁彈射航母,中國海軍的航母建造科技樹還有很多科技點需要探索。因此,目前採用積累經驗的方式逐步建造航母是最合適的選擇。
總的來說,中國不僅能夠同時建造多艘航母,還有能力一口氣建造四艘甚至更多。全球範圍內,獨立自主掌握超級航母建造能力,並且具備同時建造多艘航母的國家,現在唯一的國家就是中國。這標誌著中國海軍在航母建造領域的強大實力,不僅超越了美國,還樹立了全球的標杆。未來,中國的航母力量將繼續壯大,為國家安全和國際和平做出更大的貢獻。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路,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路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