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3月,美國一架MQ-9無人偵察機在黑海上空偵察俄海軍基地,結果被俄羅斯的蘇27戰鬥機用拋灑出的燃油「擊落」。
不難發現,即便是在多年後的今天,蘇27依舊是寶刀未老,在世界戰鬥機中仍舊是佼佼者。
【MQ-9無人偵察機】
這也證明了當初中國堅持購買蘇27的決定是對的,但在這之前,針對我們買的那批蘇27,可謂是流言蜚語四起,甚至還有說它的壽命僅僅只有2000小時……
本期內容就帶大家來全面剖析一下中國的蘇27戰鬥機,當年我們究竟買了多少,它質量到底又如何?
【解放軍的蘇27戰鬥機】
中國買蘇27
上世紀80年代,蘇聯改變了國家的戰略決策,巴爾戈喬夫決定改善和中國的關係,並打算訪問中國。
但兩國已經長久沒有來往,想要緩和關係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還得有個突破口。
恰逢當時,中國到處尋購飛機,這讓蘇聯意識到,可以通過軍事貿易,來慢慢拉攏兩國的關係。
1989年,蘇聯總參謀長表示,如果中國願意購買自己的米格29,那麼中蘇在「不存在政治障礙」。對方釋放的信號已經很明確了,不過考慮到當時中國有更多的選擇,雙方也僅僅是點到為止。
後來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關係惡化之後,逐漸考慮起了關於購買蘇聯裝備的事項。
【米格29】
1990年,劉清華訪問蘇聯,並且從會談中了解到蘇聯還有更先進的戰鬥機——蘇27。
但是,蘇聯更希望中國購買的是米格29,畢竟蘇27太過先進,他們不願意賣。
那怎麼辦呢?一方面,我們只能態度堅決地表示「非蘇27不買」,另一方面也和蘇聯打起了感情牌,回憶著當初中蘇友好時光。
或許是被打動,又或許是那時候的蘇聯經濟實在太緊張,最終他們還是同意了將蘇27賣給我們。
1992年,俄羅斯交付了中國訂購的首批蘇27戰機,一共12架,於當年年底全部交付。
【蘇27戰鬥機讓中國空軍實力得到猛增】
我國在實際使用了蘇27之後,那是越用越順手,還再次追加訂單。
不過由於蘇聯解體之後,蘇27在伊爾庫茨克飛機製造廠已經停產,無法滿足我們的訂單需求,但是又不想放棄我們這樣一位客戶。
在這個時候,咱們就提出了在中國建立生產線,將技術轉移到我國的想法。
但遭到了俄羅斯的拒絕,一方面俄羅斯還靠著蘇27的技術吃飯,如果將技術交付出去了,那他們還怎麼賺錢?
【蘇27生產線】
另一方面,中國的訂單量並不大,十多架戰鬥機的訂單價格還不夠重啟蘇27生產線的成本。
但我們為了發展國防力量,在極力爭取蘇27的生產線和技術轉移。
終於在經過長達3年的談判,俄羅斯答應了將生產線轉移過來。
可他們有兩個要求,第一點,中國生產的蘇27不能用於出口;第二,中國在15年製造200架蘇27戰鬥機,其中發動機、雷達、電子設備均由俄羅斯提供。
【我們生在自己生產戰機】
究竟買了多少?
俄羅斯的算盤打得真是好,他們想通過捆綁銷售的方式,不僅賺中國戰機引進的費用,而且還將自己的發動機等設備一同打包。
但對於我們來說沒有關係,畢竟只要生產線來了中國,我們就大有可為。
從生產線轉移之前,中國一共向俄羅斯訂購了48架蘇27,其中有2架因為質量問題,進行了重新退換。
1999年,中國又和俄羅斯簽訂了28架蘇27的訂單,總數已經來到了75架。
但是,我們計劃生產的200架蘇27也就是殲11A並沒有完成。
原因其實很簡單,由於中國國防力量的不斷壯大,殲11已經逐漸跟不上我們的需求,生產太多只能堆在倉庫吃灰。
所以在經過商議之後,我們決定自主改進殲11A生產線,研發出殲11B。
其實後者僅僅是對前一型號做了大量的國產化改造,並且換上了許多先進的設備,但發動機用的還是俄羅斯的。
【殲11B】
得知消息之後俄方怒不可遏,揚言要收回生產許可,但經過我們的友好交流溝通,對方也沒有蠻橫不講理。
如果再算上中國生產的殲11A數量,那麼我們購買的蘇27整體數量已經超過了100架,對於俄羅斯來說,儼然是一位大客戶。
蘇27質量
中國之所以購買如此多的蘇27,並且還在此後研發出了各種類型的升級版,有很大的原因就是看中了它的質量和性能。
從性能上來說,蘇27的最大速度能夠達到2.35馬赫,一般巡航速度也有0.95馬赫左右。
當中搭載了2具 AL-31F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具最大推力74千牛,最大後燃推力123千牛。
當初蘇聯研發蘇27的時候,就是以美國F15為假想敵,在航程、重型武裝以及飛機的靈活性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按照戰機的世代來劃分,它屬於第四代戰機,也是較早的一類四代戰機。
在2005年的實戰中,衣索比亞的兩架蘇27,和厄利垂亞的2架米格29發生了直接性的空戰。
【米格29】
其結果就是,以埃塞克比亞的大獲全勝告終,此外後者還損失了一架教練機。
而從質量上來說,蘇27的壽命絕對不止2000個小時,要明白當初咱們從1999年進口的部分蘇27至今都還在服役。
24年的時間,難道還沒有飛夠2000小時嗎?而2000個小時是什麼概念呢?
相當於一架蘇27的壽命只有83天左右的時間,恐怕很少有戰鬥機的壽命會如此低。
而且,目前蘇27的受眾群體中,也僅僅只有白俄羅斯退役了約25架,原因是分家之後,白方接手的是老一代的機型。
【蘇27正在接受保養】
另外還有哈薩克,和中國的部分蘇27退居二線,但理由均不是因為質量問題。
由此可見,蘇27不論是從質量上還是性能上,都是無可挑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