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內閣實權部門淪落為門面看板,一覽北洋時期陸軍部歷任長官

2023年09月03日12:47:03 軍事 1320

由內閣實權部門淪落為門面看板,一覽北洋時期陸軍部歷任長官 - 天天要聞

北京政府陸軍部於1912年4月29日成立,是管理全國陸軍行政事務的最高軍事機關。初建時,該部設總長、次長各1人,秘書3人,編纂3人,司務5人,主任1人。部內設6司:

  • 軍衡司:下設任官、賞賚2科。
  • 軍務司:下設軍事、步兵、騎兵、炮兵、工兵5科。
  • 軍械司:下設槍炮、材具2科。
  • 軍需司:下設會計、糧股2科。
  • 軍醫司:下設衛生、醫務2科。
  • 軍學司:下設教育、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6科。
  • 每司設司長1人,各科設科長1人及科員若干人。

北京政府於1912年9月1日公布了《陸軍部官制》,規定陸軍部其任務是管理陸軍軍政,統轄陸軍軍人、軍屬,監督所轄各官署。

陸軍部設總長1人,次長1人。部內機構設1處1廳8司,即:參事處、總務廳及軍衡、軍務、軍械、軍學、軍需、軍醫、軍法、軍馬8司。各處、廳、司的職掌與編製如下:

  • 參事處:設參事4人,承長官之命,掌擬訂及審議法律命令案事務。
  • 總務廳:下置機要、統計、庶務3科,分別掌理機密及陸軍文庫;典守印信;徵發物件表報告及統計;各項公文函件之纂輯、保存及收發;部內文官任用;部內風紀,其他不屬於各司的事項。
  • 總務廳設秘書長1人,秘書3人,副官14人。各科設委員長、委員若干人,分掌各科事務。
  • 軍衡司:下置任官及賞賚2科,分別掌理陸軍軍官、軍佐及軍用文官的任免、轉補;調查各兵科人員;考績表、兵籍戰時名簿及軍用文收名簿;保管軍官、軍佐、軍用文官及戰時職員表;編纂年格、名簿;賞賚、敘勛、記章、褒章及賞給 ; 休假;廢兵處置;陸軍軍人結婚;養贍等事項。
  • 軍務司:下置軍事、步兵、騎兵、炮兵、工兵5科,分別掌理陸軍建制及編製;整旅計劃之準備執行;戒嚴及徵發;軍隊配置;戰時各項規則;各軍隊之軍紀、風紀;陸軍軍旗;陸軍禮節、服制、徽章;各兵科及軍樂隊;各兵科軍官、軍士以下人員之調用及其補充;徵募、召集及解兵、退伍,軍隊內務、衛戍、勤務及憲兵服務;練兵場及射擊場;要塞兵備;重炮兵之設置及分配;運輸、通信、電氣、電燈、輕氣球、飛行器;水陸交通;要塞建築及其用地並要塞地帶;要塞司令處、陸地測量部及交通各隊等事項。
  • 軍械司:下置兵器、保管2科,分別掌理軍用槍炮、彈藥之制式、籌劃、支給、交換及檢查;要塞備炮;技術審檢院、兵工廠、軍械局;軍用器具材料之制式、籌劃、支給、交換;攻城、守城、交通所用兵器、器具、材料之備辦;各項器具材料之經理及檢查,軍火各禁令等事項。
  • 軍學司:下置教育、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6科。分別掌理所轄各學校一切章程之制定及其籌辦;擬定所轄各學校教育綱領及計劃並審查各教科書;所轄各學校職員獎罰;所轄各學校學生獎罰及考試;留學生一切事件,並選派高等專門學員;擬定各兵科操典及教範;軍隊教育、訓練、改良;全國軍隊校閱及特種兵演習;編輯及印刷;編訂軍語、軍隊符號及各軍用圖籍表及其他教育、訓練等一切事項。
  • 軍需司:下置會計、糧服、建築3科,分別掌理軍服之經理及檢查;軍服、糧秣及馬匹等給與之規定;平時,戰時糧秣之給與及準備;戰時炊具及洗馬器具;軍服、糧秣之製造、購置;軍隊用具消耗品及埋葬用物料等之準備;軍人祠宇及軍用墳地;軍需運用;各軍需官勤務;各軍需處人員之教育、考績及其補充;經費出納並預算、決算;編製整旅之預算;會計稽核;各軍需處;規定俸給及旅費;各種給與及軍需規定之審查;出納之官吏;與財政官署有關係事項;陸軍用地及建築;陸軍所屬官產;規定軍用金錢箱櫃及行李等事項。
  • 軍醫司:下置衛生、醫務、獸醫3科,分別掌理軍醫、獸醫各種診療機關;體格檢查;傷病等差之診斷;防疫及衛生試驗;衛生材料及蹄鐵;戰時衛生、勤務各種規則;軍醫、司葯、獸醫所屬各項人員之勤務、教育、考績及其補充;衛生報告、統計及調查;紅十字會及恤兵團體等事項。
  • 軍法司:掌理陸軍軍法;陸軍司法官及監獄職員之考績及其補充;陸軍監獄;赦免及罪人之處置;高等軍法會審等事項。
  • 軍馬司:掌理軍馬監及牧場之管理;軍馬之供給、餵養、保存及徵發;改良馬種及購買軍馬;蹄鐵術之教育;軍牧人員之教育、考績及其補充等事項。
  • 各司設司長1人,承總長之命、總理一司事務;設司副官8人;技正4人,技士8人;科長及一等軍法官至多不得超過50人;科員及二、三等軍法官不得超過200人。

1914年5月,陸軍部因「部務繁忙」,增設次長1人。7月10日陸軍部修正官制,該部隸於大總統,設次長2人;總務廳增設秘書1人,共4人、纂譯官4人、副官由原來的8人減為6人。軍馬司改稱軍牧司。

1915年7月陸軍部軍學司併入陸軍訓練總監。

1916年袁世凱死後,陸軍部恢復元年官制。

1917年8月6日陸軍訓練總監撤銷,應辦事宜交陸軍部,該部逐恢復軍學司,其職能與編製未變。

1927年7月北京軍政府成立,陸軍部併入軍事部,改設陸軍署。

由內閣實權部門淪落為門面看板,一覽北洋時期陸軍部歷任長官 - 天天要聞

一覽北洋時期歷任陸軍部主官:

1912年

1、總長 段祺瑞(3月3日任)1865年生,原名啟瑞,字芝泉安徽人。北洋三傑之一,袁世凱重要軍事助手,辛亥革命期間任第一軍統領兼湖廣總督,聯名46名將領,致電清廷內閣、軍咨府、陸軍部,逼迫清帝退位。

2、次長 蔣作賓(4月4日任),1884年生,字雨岩,湖北人。同盟會成員,原清廷陸軍部軍衡司司長,其在清廷內部暗中運作,淘汰守舊勢力,為革命勝利奠定良好基礎。

1913年

1-1、總長 段祺瑞(12月10日暫代鄂督,以架空黎元洪

1-2、總長 周自齊(12月19日暫兼),1869年生 ,字子廙,山東人。北洋政府重臣,在理財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2、次長 蔣作賓

由內閣實權部門淪落為門面看板,一覽北洋時期陸軍部歷任長官 - 天天要聞

1914年

1、總長 段祺瑞(2月13日暫代豫督,以鎮壓白朗起義

2、次長 蔣作賓

3、次長 徐樹錚(5月14日任),1880年生,字又錚,號鐵珊,又號則林,江蘇(今屬安徽)人。段祺瑞麾下四大金剛之一及心腹謀士,北洋軍閥中少有的文武全才。

1915年

1-1、總長 段祺瑞(5月31日假,8月29日辭),受袁世凱猜忌,去職

1-2、總長 王士珍(5月31日署,8月29日任),1861年生,字聘卿,號冠儒,直隸(今河北)人。北洋三傑之首,以過人才智和卓越政績得到袁世凱的青睞。溥儀退位後他為表示忠於清廷,辭官隱退,後受到袁的再三邀請復出軍政界。

2、次長 蔣作賓

3-1、次長 徐樹錚(6月26日免),以段祺瑞派骨幹身份受袁世凱猜忌,去職。

3-2、次長 田中玉(6月26日任),1869年生,字蘊山,直隸臨榆(今河北)人。北洋系將領,支持袁世凱復辟帝制。

由內閣實權部門淪落為門面看板,一覽北洋時期陸軍部歷任長官 - 天天要聞

1916年

1-1、總長 王士珍(4月23日調),洪憲帝制失敗,袁世凱被迫向北洋其他實力派妥協。

1-2、總長 段祺瑞(4月23日以國務總理兼)

2-1、次長 蔣作賓(5月6日調)

2-2、次長 傅良佐(5月6日任),1873年生,字清節,湖南人。段祺瑞麾下四大金剛之一。

3-1、次長 田中玉(6月9日調)

3-2、次長 張士鈺(6月15日任),字寶齋,直隸(今屬天津)人。段芝貴親信。

1917年

1-1、總長 段祺瑞(5月23日免,由張士鈺5月23日代),與黎元洪第一次府院之爭,去職。

1-2、總長 王士珍(6月24日任,7月19日辭)

1-3、總長 段祺瑞(7月17日代,11月19日辭),與馮國璋第二次府院之爭,去職。

1-4、總長 王士珍(11月19日任,12月18日免)

1-5、總長 段芝貴(12月18日任),1869年生,字香岩,安徽人。原為袁世凱心腹,原死後依附於段祺瑞。

2-1、次長 傅良佐(8月6日免),升任湘督,指揮對南作戰。

2-2、次長 徐樹錚(8月8日任,11月19日免)

3、次長 張士鈺

由內閣實權部門淪落為門面看板,一覽北洋時期陸軍部歷任長官 - 天天要聞

1918年

1、總長 段芝貴(3月29日免,同日任)

2、次長 張士鈺

1919年

1-1、總長 段芝貴(1月11日免)

1-2、總長 靳雲鵬(1月11日任,12月3日免,同日兼任),1877年生,字翼青,山東人。段祺瑞麾下四大金剛之首,資歷頗高,並與皖、等派系要人都有較深刻的關係。

2、次長 羅開榜(1月16日任),1872年生,譜名法榜,字仲芳,安徽人。皖系軍閥將領。

3-1、次長 張士鈺(1月11日免)

3-2、次長 張志潭(1月16日署)1884年生,字遠伯,直隸(今河北)人。安徽蕪湖道尹張佩緒之子,清流派骨幹張佩綸侄子。

由內閣實權部門淪落為門面看板,一覽北洋時期陸軍部歷任長官 - 天天要聞

1920年

1、總長 靳雲鵬(5月14日辭,羅開榜5月14日暫代,8月11日兼署),因受段祺瑞猜忌及安福系打擊而被迫去職,直皖戰爭後在曹錕張作霖的支持下再度受命組閣。

2-1、次長 羅開榜

2-2、次長 金紹曾(8月21日任),字益庭,直隸(今天津)人。

3-1、次長 張志潭

3-2、次長 何恩溥(11月12日任),字春霖,直隸(今天津)人。

1921年

1-1、總長 靳雲鵬(5月14日免),受交通系離間挑撥及張作霖逼迫,去職。

1-2、總長 蔡成勛(5月14日任,12月25日免),1871年生,字虎臣,直隸(今天津)人。直系軍閥骨幹,後因第一次北伐贛督陳光遠勢微,而出任為援贛總司令,入贛助戰。

1-3、總長 鮑貴卿(12月25日任),1867年生,字廷九(霆九),奉天(今遼寧)人。奉系軍閥頭目,張作霖親家。

2、次長 金紹曾

3、次長 何恩溥

由內閣實權部門淪落為門面看板,一覽北洋時期陸軍部歷任長官 - 天天要聞

1922年

1-1、總長 鮑貴卿(5月9日假,6月11日免)奉系軍閥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失敗後,鮑以病為由,去職。

1-2、總長 吳佩孚(6月11日署,未就,8月5日免),1874年生,字子玉,山東人。新直系軍閥二號人物,洛派首領,實際掌握直系軍權。

1-3、總長 張紹曾(8月5日署,9月19日免,同日署,11月29日免,同日署),1879年生,字敬輿,直隸(今河北)人。北洋系新派代表人物,因與吳佩孚、馮玉祥有姻親關係,轉而歸附直系。

2、次長 金紹曾

3-1、次長 何恩溥(1月6日免)

3-2、次長 韓麟春(1月6日任,5月2日免),1886年生,別號芳辰,別字芳宸,奉天(今遼寧)人。第一次直奉戰爭後投身奉系,被張作霖重用,任命為東三省兵工廠總辦(督辦為楊宇霆),掌握工廠的計劃和管理工作大權。

3-3、次長 金永炎(5月2日任),1880年生,字曉峰,又作小峰,湖北人。黎元洪重要幕僚,被段祺瑞派稱作「四凶」。

1923年

1、總長 張紹曾(1月4日免,同日署,1月25日兼任)

2、次長 金紹曾

3-1、次長 金永炎(7月6日免)

3-2、次長 王坦(7月6日兼代,10月19日署,11月17日免)

由內閣實權部門淪落為門面看板,一覽北洋時期陸軍部歷任長官 - 天天要聞

1924年

1-1、總長 張紹曾(1月12日免),與曹、吳主張相悖,去職。

1-2、總長 陸錦(1月12日任,9月14日免,同日任,10月31日免),1879年生,字綉山,一作秀山,直隸(今天津)人。第二次直奉戰爭中新直系敗北,他隨之下野。

1-3、總長 李書城(10月31日任),1882年生,湖北人。革命家,吳祿貞盟兄弟及摯友,受馮玉祥邀請任攝政內閣陸軍總長。

1-4、總長 吳光新(11月24日任),1875年生,字自堂,一作植堂,安徽人。段祺瑞妻弟,皖系軍閥將領。

2-1、次長 金紹曾(11月5日免)

2-2、次長 賈德耀(11月5日任),1880年生,字昆庭,安徽人。皖系軍閥骨幹,同時與馮玉祥有舊誼之情。

3-1、次長 王坦(6月10日任,11月27日免)

3-2、次長 張厚琬(11月27日任)1886年生,又名厚畹,別字忠蓀,湖北人。張之洞嫡孫,1921年受張作霖邀請,加入奉系。

1925年

1-1、總長 吳光新(12月1日免)

1-2、總長 賈德耀(12月1日任,12月31日免,同日任)

2-1、次長 賈德耀(12月1日免),升任總長。

2-2、次長 熊斌(12月5日任),1894年生,字哲明,湖北人。國民一軍將領。

3-1、次長 張厚琬(12月4日免)

3-2、次長 齊振林(12月5日任),1872年生,字曉山,直隸(今河北)人。

由內閣實權部門淪落為門面看板,一覽北洋時期陸軍部歷任長官 - 天天要聞

1926年

1-1、總長 賈德耀(3月4日免,同日兼,4月20日免)

1-2、總長 陸錦(5月13日復職,同日免)

1-3、總長 張景惠(5月13日任,未就),1871年生,字敘五,奉天(今遼寧)人。張作霖盟兄弟,奉系舊派代表人物之一。

1-4、總長 蔣雁行(8月12日署),1875年生,字賓臣,直隸(今天津)人。北洋系新派代表人物。

2-1、次長 熊斌

2-2、次長 金紹曾(6月22日任)

3-1、次長 齊振林

3-2、次長 何恩溥(6月22日任)

1927年

1-1、總長 蔣雁行(1月12日免)

1-2、總長 張景惠(1月12日任)

2-1、次長 金紹曾(1月20日免)

2-2、次長 王樹常(1月20日任),1885年生,字庭五,奉天(今遼寧)人。奉系新派代表人物。

3-1、次長 何恩溥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古越龍山9年8次提價,「黃酒一哥」靠漲價走出「江浙滬」? - 天天要聞

古越龍山9年8次提價,「黃酒一哥」靠漲價走出「江浙滬」?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酒文化長河中,三大世界古酒之一的黃酒無疑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尤其在早年間的江浙一帶,家裡添丁時父母都會埋下一壇女兒紅或狀元紅,等孩子出嫁或金榜題名時宴請賓客。
橘朵2024業績亮眼,零售額破25億 - 天天要聞

橘朵2024業績亮眼,零售額破25億

近日,上海橘宜化妝品有限公司公布2024年業績。旗下彩妝品牌橘朵表現出眾,零售額突破25億,收入超20億元,同比增長23%,連續兩年在中國彩妝市場銷量第一,穩居國貨彩妝銷售額前五。
跑越南、泰國建廠的企業,要哭了,關稅最高達46% - 天天要聞

跑越南、泰國建廠的企業,要哭了,關稅最高達46%

目前在越南建廠的美國企業真不少,台灣省方面有鴻海、廣達、和碩、英業達、仁寶、緯創等頭部台系電子代工大廠都已經在越南投資建廠,數據顯示,目前至少已經有14家台系PCB板廠在泰國有投資,還有眾多的PC產業供應鏈和代工廠。
銀行員工悄悄提醒:2025年大家最好準備5萬現金放在家 - 天天要聞

銀行員工悄悄提醒:2025年大家最好準備5萬現金放在家

近10多年裡,移動支付在國內已經全面普及,除了部分老年人還在使用現金支付之外,大部分人都在使用移動支付進行結算支付。為此,就有人預測:在未來20年里,移動支付將完全取代現金支付,而現金支付方式或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