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人「接力」入伍 河南這個村為啥人人以當兵為榮?

2023年07月29日20:23:06 軍事 1598

大河網訊「老班長,八一快樂!」7月26日,在八一建軍節即將到來之際,三門峽市盧氏縣城關鎮北關社區居委會委員、軍人服務站站長、退伍老兵金建虎又一次走進83歲的退伍軍人閃有民家中,為這位殘疾老兵整理內務、義務理髮,並進行高齡補貼刷臉認證等各項擁軍服務工作。

據了解,這是北關社區居委會堅持了30年的擁軍傳統。金建虎告訴記者:「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這個至今只有2800多人口的小村子,先後已經有181人蔘軍入伍了。」

從未消逝的紅色記憶

走進三門峽市盧氏縣城關鎮北關社區,隨處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擁軍氛圍。其實,一顆紅色的種子早在76前就在這裡生根發芽。

「1947年9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四縱十二旅包圍了盧氏縣城。」現年91歲的北關社區居民金潤禮老人,至今還能清晰地講述當年解放盧氏的場景。為了順利攻城,解放軍攻城指揮部就設在群眾基礎好的北關村。當晚,進步青年金潤禮和村民代表一起走進攻城指揮部,見到了總指揮符先輝。村民們提議解放軍先把村民的住房打通,然後挖掩體到城牆附近,避免在攻城時遭到傷亡。

符先輝在請示上級後採納了老鄉的建議。於是,金潤禮和村裡的青壯年拆掉鄉親們的門板、床板,集中交給解放軍使用。3天時間,掩體一直挖到城牆下,守城的敵軍絲毫沒有發覺。

1947年9月10日晚,解放軍以犧牲40多人的較小代價,全殲守敵2000餘人,盧氏縣城終於回到人民的手中。

戰鬥結束後,北關村群眾懷著悲痛的心情,將英勇犧牲的40餘名指戰員的遺體埋葬到了村後的四孔窯洞里,直到1954年盧氏縣烈士陵園建成,這40多名烈士的遺骨才移葬至陵園當中。

「好男去當兵」成為傳統

攻城部隊在盧氏建立起的軍民魚水深情,也激發了盧氏青年的參軍熱情,「好男兒去當兵」從此在北關村成了傳統。

金建虎告訴記者,從1949年開始,只要上級徵兵,北關村每年都有優秀的青年被送到部隊。在這181個人中,有「父子兵」12戶,「兄弟兵」8戶、「祖孫三代兵」2戶、「翁婿兵」6戶。金建虎說,因為傳承了紅色基因,70多年間,這181人在部隊個個立功受獎,沒有一人違紀或受處分。

今年60歲的北關社區居民蔣同生的父親蔣照萬是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榮立二等功的老兵。受父親的影響,蔣同生從小就有當兵的夢想。1976年,蔣同生初中畢業,原本打算參軍入伍,怎奈當時父親已經完全耳聾,加上胃病身體不好,弟弟還小,家裡需要人照顧,迫不得已他才放棄了當兵的機會。

1986年,他的弟弟蔣新生為他彌補了缺憾,應徵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此外,蔣同生的堂兄蔣秦生、蔣玉生、蔣盧生和堂弟蔣永生都先後參軍,他們家也成為全村有名的軍人世家。

退伍後也要做個好人

在部隊是好兵,退伍後做好人,這在北關社區已經成為所有人的共識。

金建虎是1991年入伍、1994年複員的老兵,2018年進入北關村委會工作。回村後,他熱心公益、樂於助人,還曾經因捨己救人而負傷。

那是2010年12月的一天,金建虎和朋友正坐在北關大渠邊上聊天,旁邊是一個磨房,機器聲轟隆作響。同村居民陳某和20歲左右的兒子正在磨面。因為兒子喝過了酒,不願意上前幫忙,陳某就責罵了兒子幾句。不料陳某的兒子一氣之下,借著酒勁轉身就跳進了大渠當中。大渠下游20多米處有一個涵洞,人一旦進入涵洞凶多吉少。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金建虎毫不猶豫地跳進了大渠當中,在岸上眾人的協助下,將陳某的兒子救上了岸。上岸後金建虎才發現,自己的右腿已經不能動彈,估計是下水時磕到了大渠的岸邊。後經醫院檢查,他的右腿髕骨粉碎性骨折,轉到洛陽正骨醫院治療一個多月才出院康養。至今,金建虎的右腿上兩條20厘米左右的刀疤還清晰可見。雖然先後花費了8萬多元的醫療費,但金建虎全部自己承擔,沒有向被救者索要一分錢的補償。

「生命是無價的,和一條人命相比,這點錢算得了什麼?」金建虎說。

像金建虎一樣哪裡有需要就去哪裡的故事,在北關社區不是個例。

181人「接力」入伍 河南這個村為啥人人以當兵為榮? - 天天要聞

退伍軍人金景魁的三等功獎章和受獎登記表受訪者供圖

金景魁1989年入伍,1991年8月,他隨部隊前往湖北麻城抗洪救災,榮立個人三等功。

「兄弟兵」金小民和金義德在部隊獲得各級榮譽多次,退伍後積极參加公益活動。幾十年里,先後從激流中救出3名溺水者,多年來救助因病暈倒的路人11次,參加抗洪救災多次。

「父子兵」李志英、李博在部隊獲得各級榮譽12次,退伍後更是堅持做好事,永遠以老兵的身份要求自己。

「祖孫三代兵」張順寶、張志強、張鑫,除了在部隊時獲獎,複員後更是堅持做好事。多年來,祖孫三代的獲獎和表彰證書有厚厚的兩沓。

............

「在北關,以退伍軍人為主體的學雷鋒活動隨處可見。」北關社區黨支部書記丹相生說,「退伍兵把部隊的優良作風帶回了社區,他們熱心公益活動,處處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不僅影響和帶動自己家人,還影響帶動北關社區的年輕人。擁軍優屬、鄰里相助在北關社區已經蔚然成風,成為我們社區和諧發展的堅實基礎。」(董蕾)

(來源:大河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古越龍山9年8次提價,「黃酒一哥」靠漲價走出「江浙滬」? - 天天要聞

古越龍山9年8次提價,「黃酒一哥」靠漲價走出「江浙滬」?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酒文化長河中,三大世界古酒之一的黃酒無疑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尤其在早年間的江浙一帶,家裡添丁時父母都會埋下一壇女兒紅或狀元紅,等孩子出嫁或金榜題名時宴請賓客。
橘朵2024業績亮眼,零售額破25億 - 天天要聞

橘朵2024業績亮眼,零售額破25億

近日,上海橘宜化妝品有限公司公布2024年業績。旗下彩妝品牌橘朵表現出眾,零售額突破25億,收入超20億元,同比增長23%,連續兩年在中國彩妝市場銷量第一,穩居國貨彩妝銷售額前五。
跑越南、泰國建廠的企業,要哭了,關稅最高達46% - 天天要聞

跑越南、泰國建廠的企業,要哭了,關稅最高達46%

目前在越南建廠的美國企業真不少,台灣省方面有鴻海、廣達、和碩、英業達、仁寶、緯創等頭部台系電子代工大廠都已經在越南投資建廠,數據顯示,目前至少已經有14家台系PCB板廠在泰國有投資,還有眾多的PC產業供應鏈和代工廠。
銀行員工悄悄提醒:2025年大家最好準備5萬現金放在家 - 天天要聞

銀行員工悄悄提醒:2025年大家最好準備5萬現金放在家

近10多年裡,移動支付在國內已經全面普及,除了部分老年人還在使用現金支付之外,大部分人都在使用移動支付進行結算支付。為此,就有人預測:在未來20年里,移動支付將完全取代現金支付,而現金支付方式或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