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艘隸屬於美國海岸警衛隊的「斯特拉頓」號穿越台灣海峽,引發了中美雙方的關注和回應,進一步加劇了台海及南海地區的緊張局勢。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承認這一行動,並稱其為「例行通航」,旨在維護印太地區的自由和開放。然而,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甘羽回應稱,中國派出海警艦艇全程跟蹤警戒,並依法依規應對。這一事件再次凸顯了台海緊張局勢的持續存在,中美雙方僅僅保持了暫時的剋制。美國的行動顯示出他們對解放軍的壓力,並試圖向中國施加影響力。
在此緊張局勢下,菲律賓和日本等國家的態度也備受關注。菲律賓曾與中國在南海地區存在領土爭議,而菲律賓政府在過去一段時間內選擇與美國加強軍事合作,並積极參与與美國海岸警衛隊的聯合演習。這表明菲律賓試圖藉助美國力量來應對中國在南海的存在。然而,菲律賓政府也對與中國改善關係表示出一定的意願,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因此,菲律賓在中美緊張關係中採取的態度相對複雜,一方面傾向於與美國合作,一方面也尋求與中國改善關係。
與此同時,日本作為亞洲地區的重要國家,對於中美緊張關係也持有關注的態度。日本與中國之間存在領土爭議,特別是釣魚島問題。日本政府一直傾向於加強與美國的安全合作,與美軍在該地區進行聯合軍演,並加強軍事部署。儘管如此,日本也在與中國發展經濟合作和外交對話方面採取了一定的努力,試圖維持穩定和平衡。
綜上所述,中美關係的緊張局勢加劇了台海及南海地區的緊張氛圍。菲律賓和日本等國家在這一局勢中持有複雜的態度。菲律賓試圖在與美國的合作中應對中國在南海的存在,並通過外交途徑改善與中國的關係。日本則在與美國的安全合作和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之間尋求平衡。面對緊張局勢的升級,各方應加強對話與協商,避免誤判和衝突的發生,以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此外,國際社會也有責任促進各方的溝通和斡旋,共同努力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