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4月26日消息,我國最高領導人應約與烏總統澤連斯基舉行通話。除了雙邊關係外,雙方還就烏克蘭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從官方的通稿來看,中方的表態主要有3點。第一,重申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中方表示,在烏克蘭危機中,中方只站在和平一邊,並致力於勸和促談。中方不是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當事方。不過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方不會坐視不管,更不會趁機牟取私利。
第二,中方對當前局勢的研判。中方表示,現在各方理性的思考與聲音都在增加,正是推動對話談判的契機。俄烏衝突打到現在,各方其實都已經顯露出倦意。對於烏克蘭來說,想要在戰場上戰勝俄羅斯根本不太現實,拖下去所要付出的領土以及戰略代價必將更大。對於俄羅斯來說,這場消耗戰已經對俄羅斯的經濟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對於歐洲來說,這場地緣衝突持續蔓延,正在嚴重威脅著歐洲大陸的地緣安全,同時衝擊著歐洲的經濟。作為歐洲的領頭羊,法總統馬克龍近期正打算在中國的支持下,推動俄烏和談進程,並希望能夠在今年夏天實現這一目標。
作為俄烏衝突的製造者以及拱火者,美國其實也已經耗不下去了。一方面,美國為了援助烏克蘭,已經掏空了彈藥庫,只能轉而向巴基斯坦、韓國等國尋求幫助,以解決烏軍的彈藥供給問題。另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介入這場危機的程度將日漸加深,美俄爆發直接衝突的風險在不斷升高。美國只想要隔岸觀火,從中收割利益,並在必要時與烏克蘭等「棋子」作切割。因此美方曾不斷表態,不尋求與俄羅斯正面對抗,近期美軍參聯主席米利也曾暗示基輔當局,不能一味地依賴美國。
所以各方其實都想讓這場衝突能夠儘早結束,但關鍵在於如何讓各方都能體面地離場,正因如此,俄烏仍在前線對抗,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也並未停止,歐洲迫於「政治正確」,也不得不繼續「反俄挺烏」。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一個對各方都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家站出來,推動和談進程,目前來看,外界普遍認為只有中國才具備相應的資格。
第三,中方將繼續採取實際行動,推動俄烏和談進程。中方表示,將派遣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與相關方進行深入溝通,以推動烏克蘭問題的政治解決進程。這表明,中方表態要勸和促談,並非只是說說而已。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的舉動充分體現了什麼叫做大國擔當。
澤連斯基在通話中表示,中方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巨大影響力,歡迎中方為危機的解決發揮重要作用。此外,澤連斯基還對中方提供的人道主義援助表示感謝。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部分西方國家以及媒體屢次惡意詆毀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澤連斯基的表態,無疑直接打了他們的臉。連當事方都承認中方的立場,並歡迎中方為危機的解決助力,美國以及部分國家又有何資格對中方說三道四。
這次中烏元首通話,無疑將對烏克蘭問題的解決帶來巨大的積極影響,也讓外界看到了和平曙光。但若想危機得以和平解決,單靠中方的努力還不夠,俄烏雙方都應該拿出足夠的誠意,冷靜且理性地思考彼此的關切,為談判創造有利條件。此外,美西方也必須聽從中方勸告,不要再從中拱火,為俄烏和談創造合適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