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圖片:烏克蘭陷入黑暗中
烏克蘭黑暗的街頭
沒電的日子誰都不好過,更何況是長時間的停電?黑漆漆的晚上的確有點恐怖。
澤連斯基這番話一是表功,二是向美國喊話:該給我「愛國者」了!
900萬烏克蘭人是否真的獲得電力,今天晚上就可以看到。至於澤連斯基心心念念的「愛國者」防空導彈能否拿到,真的是《大約在冬季》里唱的「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了。
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大放「愛國者」導彈攔截伊拉克「飛毛腿」導彈的畫面。我當時被震撼了,以為「愛國者」導彈是百發百中。後來才知道,即使是對著落後的「飛毛腿」,「愛國者」導彈的攔截成功率也不超過20%。
"愛國者「導彈發射情景
當然,現在」愛國者「已發展到了3.0,而且面對的主要對手是俄羅斯無人機,想必會取得不俗的戰果。對此,」愛國者「的生產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更是熱烈歡迎。因為,這是好大一筆生意!
「愛國者」可不便宜。灣灣方面耗資69億美元,相繼從美國引進了3套「愛國者」PAC-2系統和6套「愛國者」PAC-3系統。其實,「愛國者」的價格沒這麼高,平常都是賣4億美元的。台灣這個價格里的一大截是交「保護費」的。問題是,烏克蘭也一樣要向美國交「保護費」的。因此,灣灣的69億美元就是烏克蘭的購買價。更大的問題來了,灣灣這9套「愛國者」集中部署在台北地區——9套「愛國者」只能撐起台北天空,其他地方要不要?當然要!那麼要多少?按人口算一下吧:2021年台北人口280萬人,需要9套「愛國者」;烏克蘭現有人口大概在2600萬人左右,是灣灣的9.2倍。按9倍算,烏克蘭需要81套「愛國者」,共要花621億美元,約合4328萬人民幣。好大一筆生意!好大一塊肥肉!
然而,生意雖大,肥肉雖誘人,」愛國者「要落地烏克蘭,還有4個問題要解決:
1、賣還是送?站在軍火商的立場,當然是賣啦。可是烏克蘭從2月打到現在,能擠出來的錢早擠光了,哪還有錢買昂貴的」愛國者「?
2、既然烏克蘭沒錢了,那麼這筆錢誰出?澤連斯基說:我先欠著。沒錢收,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可不幹!誰出?只能是美國政府先墊著,日後再向烏克蘭要錢——先不管烏克蘭有沒有錢還。別奇怪,美國政府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幾大利益集團謀利。
更大的問題來了,美國之前是通過了烏克蘭版的《租借法案》,金額也不少,有400億美元。可那早給各大公司分光了。要想賣出「愛國者」,又要通過一個法案。在共和黨控制眾議院管住了錢包的情況下,民主黨的拜登政府要費多大勁才能讓眾議院通過法案?當然,如果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放話說:不通過就拿「愛國者」轟議員、官員的私人飛機,那麼法案肯定會迅速通過——別驚詫,美國的大公司真能幹出這樣的事的。
無論如何,澤連斯基想要「愛國者」,有得等。
基輔漆黑的夜空
3、大炮打蚊子嗎?「愛國者」PAC-3最大攔截高度20千米,最小攔截高度 300米,最大攔截距離 50千米,最小攔截距離 500米,最大飛行速度5馬赫。數據不錯吧?只是有個問題很致命:「愛國者」每枚導彈的價格大概是200萬美元。而它的主要對手是俄羅斯的無人機,每架2萬美元。100倍的差價。
估計老美真的把「愛國者」部署在烏克蘭了,俄羅斯會樂翻天,然後整天把無人機沒派到「愛國者」頭上——來呀,來打我呀,來顯示你的高精準度啊!
算一下賬:「愛國者」打出1000枚導彈是200萬*1000=20億美元,打出10萬枚是2000億美元,打出1000萬枚是20萬億美元——那樣美國想不崩都難了。還等什麼?天下苦美久矣的國家趕緊往俄羅斯送無人機,天天騎在「愛國者」頭上晃悠——來呀,來打我呀!你不打我。我會不高興的!別小看我!這是嚴重的歧視!
「愛國者」防空導彈
4、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誰說要把「愛國者」給澤連斯基的?波蘭導彈事件以來,西方世界對澤連斯基的批評越來越激烈,最近更是把澤連斯基罵成豬狗不如了。澤連斯基原來不是西方的「澤聖」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原因很簡單,美國共和黨控制了眾議院的多數,把財政大權握在了手中。有權在手,自然要燒三把火的。其中的一把火便是澤連斯基。援烏是必須的,但是不能給澤連斯基!因為澤連斯基是民主黨的拜登扶起來了,就算打贏了,那也是拜登和民主黨的功勞。再說,援助物資裡面有著無數的貓膩,不換上一個共和黨的人,共和黨的政客還怎麼愉快地分錢?
所以,澤連斯基是必須換的,就算他及時改投共和黨陣營也不行。
再接下來,如果」愛國者「能保護烏克蘭的天空,那這個功勞為什麼要給拜登和民主黨呢?應該給共和黨的人!
總之,對澤連斯基來說,愛國者導彈雖好,想說愛你實在不容易。
澤連斯基不好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