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烏衝突愈演愈烈,目前已經持續了上百天左右的時間,甚至大有讓雙方朝著「不死不休」的地步發展。不要忘記,烏克蘭四州公投結束之後,意味著俄烏衝突再無和談的可能性。同時由於北溪管道出現天然氣泄漏的情況,也就意味著俄羅斯手中兩張王牌,僅剩下核武器這一張。
更為嚴重的是,此後歐洲無須向俄羅斯妥協,尤其是無須因為天然氣向歐洲妥協。再加上俄軍決定徵召30萬預備役士兵之後,原本以為俄軍會在前線取得重大進展。沒有想到近期有消息稱,俄軍和頓巴斯武裝已經從紅利曼再度大撤退。隨後烏克蘭就公布烏軍已經全面接管紅利曼的消息。
要知道,這可是俄烏衝突以來,俄軍繼此前西烏撤退,再到後來的哈爾科夫大撤退,如今居然又出現了紅利曼大撤退。面對這種情況,外界十分不解,克宮究竟玩什麼花樣?接連撤退難道不擔心會影響俄軍整體士氣?此舉只會讓西方更加肆無忌憚「唱衰」俄羅斯。
除此之外,紅利曼的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當地可是有名的鐵路樞紐,同時也連接烏軍在頓巴斯地區,四大戰略重鎮其中的兩個,也就是斯拉維揚斯克與北頓涅茨克。要知道,早在今年五月份的時候,俄軍就已經聲稱控制了紅利曼,如今在這個關鍵時期,卻選擇再度大撤退,難道俄羅斯認為拿下烏克蘭四州,就已經獲得了勝利?
還是說北溪管道漏氣之後,俄羅斯的經濟也面臨重創,甚至已經出現了無法支撐俄軍部隊,繼續對烏展開特別軍事行動?否則的話,俄軍此次撤退,真的無法解釋。
要知道,原本俄軍撤離哈爾科夫之後,外界的輿論已經呈現一邊倒,如今再度撤離戰略重鎮紅利曼,難道克宮不擔心西方國家,會因此一度鼓吹俄軍必輸無疑?再加上俄羅斯引以為傲的北溪管道,已經出現了漏氣的情況,短期之內未必會進行修復。也就是說,俄羅斯原本的計劃已經被打破,一切都需要從長計議。
甚至可以說,俄軍此次撤退之後,不排除今年冬季才會再度展開反攻的可能性。可是如果美國繼續對烏援助,或者歐盟增加對烏援助,紛紛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死磕到底,那麼對於後者而言,局勢將會更加不利。因為沒有了天然氣這張王牌,歐洲國家根本不會將俄羅斯放在眼中。
所以此次俄軍撤離紅利曼,對於俄烏衝突而言,同樣不是一個好現象,不排除會導致俄軍士氣遭到重創的可能性。屆時即便到了冬天,俄軍似乎也拿烏軍束手無策。也就是說,俄軍此次的撤退,也許會改變俄烏衝突的走向,不排除勝利天平,會向烏克蘭再度傾斜的可能性。
(文/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