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政壇,曾一度聯手的馬科斯與杜特爾特家族反目成仇,老杜特爾特甚至直接被小馬科斯送上國際刑事法院。這場權力鬥爭背後,暴露出該國根深蒂固的"政治王朝"痼疾。而當民眾聯名要求最高法院立法禁止家族壟斷時,這場民主改革又能否撼動盤踞百年的權貴體系?
【小馬科斯與莎拉組隊參加2022年競選】
菲律賓在2022年的大選中,上演了一場出人意料的政治劇。莎拉·杜特爾特並沒有參與總統競選,而是選擇了與小馬科斯合夥參加副總統競選,並雙雙獲勝。這一合作曾被視為是「各取所需」的經典政治聯盟:馬科斯家族實現權力回歸,而杜特爾特家族則繼續保持影響力。
然而,好景不長,這對政治搭檔之間迅速裂痕四起,莎拉甚至向小馬科斯發出了死亡威脅,事態發展至她被彈劾和面臨多項指控,包括密謀暗殺總統。
戰火紛飛間,老杜特爾特的被捕,無疑在政治風暴中進一步攪動了局勢,兩大家族的明裡暗裡較量,也日益顯露出全面戰爭的端倪。此時此刻,菲律賓政界的緊張氣氛幾乎可以說是達到了頂點。
【老杜被小馬科斯送上國際刑事法院】
事實上,這場鬥爭不僅僅是馬科斯與杜特爾特的家族恩怨,更是菲律賓家族政治源遠流長問題的深層次顯現。
在菲律賓,「一家人一齊上陣」的政治模式早已不是新鮮事。強盛家族掌控各方、深度介入國家事務的「王朝模式」,早從西班牙殖民時期便顯現出了雛形。
當時,殖民者為了順利推行政策,與當地的村落首領們達成協議,許諾權力以換取合作,逐步形成了本土精英網路。
美國統治時期,他們引入了新的體制以及民主選舉制度。然而,這樣的選舉制度限制性極強,只在貴族圈層施行,由此催生了大規模的政治裙帶關係。
進入21世紀後,菲律賓的政治權力已幾乎被各大富有家族分而治之,70%的立法人員出自這些「政治王朝」。
【馬科斯家族遍布菲律賓政治權力中心】
這些家族利用其職權制訂偏向家族利益的政策和法規,推動了社會不公和經濟困境的加劇。雖然菲律賓憲法明確禁止「政治王朝」,但一直到2024年,也未能真正實施。因此,菲律賓的政治生態可謂是長年被人詬病不已。
如今,菲律賓國內的多個團體和個人,已向最高法院遞交聯名請願書,要求強制國會立法,全面禁止「政治王朝」。這份請願書由菲律賓「國家利益倡議者聯盟」、菲律賓大學法學院1975級校友等,於3月底呈上,並得到多位軍方高層、主教、前政府官員及大學教授的聯署支持。
請願者指出,1987年憲法雖有相關條文,但國會遲遲未制定配套法律。政治家族的權力集中化,直接妨礙了普通民眾平等參政的機會,並造成社會經濟發展的停滯。數據顯示,國會中約8成成員、地方政府中超過5成的官員,都有政治家族背景。
【菲律賓民眾請願立法禁止「政治王朝」】
請願的一方要求最高法院,判令國會必須立法明確界定並禁止「政治王朝」。如若國會在一年內仍沒有採取行動,將被視為藐視法庭。他們強調,立法打破政治王朝,是實現政治多元化和增強政治競爭力的必要步驟。
然而,改變這一切難如登天。菲律賓的政治文化中,家族紐帶已經根深蒂固,這些家族通過世襲方式,牢牢把持著政治資源和權力,形成了一個難以撼動的既得利益集團。
即便請願者聲音洪亮,但國會中諸多議員本身就是來自這些政治家族,他們自然不會輕易放棄手中的權力。因此,請願者們期待最高法院,能做出有利於民主化的裁定,但這僅是一個開始。
如果最高法院真的裁定國會,必須立法禁止「政治王朝」,那麼接下來將是一場激烈的立法博弈。各方勢力都將使出渾身解數,以維護各自的利益。
【菲律賓馬杜之爭愈演愈烈】
更何況菲律賓社會,對於「政治王朝」的態度也存在顯著分歧。一部分人認為,儘管政治王朝有不少問題,但它們提供了某種程度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可以確保政策的連貫性和執行效果。
而另一部分人則堅信,只有打破這種壟斷,才能實現真正的民主化和國家進步。因此,改革之路註定充滿挑戰。
回到眼下的馬杜政治爭鬥,馬科斯手握權柄,杜特爾特則深得民心。這場政壇鬥爭最終誰佔上風,尚是未知數。然而,其結果將不僅僅影響菲律賓國內的政治前途,還可能重新塑造該國的外交策略,及其在南海地區的地緣政治布局。
假如杜特爾特家族敗北,菲律賓的親華勢力或許會就此銷聲匿跡,菲律賓很可能在親美的道路上繼續狂奔。
相反,如果杜特爾特陣營獲勝,親華派仍有望在議會內部形成合力,這不僅會對抗衡小馬科斯的勢頭產生重要影響,還可能為中菲關係的動態調整帶來一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