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辦國辦重磅發布!四部門負責人權威解讀

■  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

3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按照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願的政策思路,提出了八部分30條政策舉措。

「我國已連續十餘年穩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和最大網路零售市場。我國消費市場蘊含巨大的發展機遇,但是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消費者信心和預期偏弱、部分消費需求未充分滿足、消費環境有待優化等問題仍客觀存在,以提振消費擴內需、更好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要還有不少的工作要做。」3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認為,《行動方案》是2025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提振消費的綜合性文件,抓好落實非常關鍵,主要考慮從以下三個方面推進:一是推動部門抓緊出台配套政策。二是鼓勵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務實舉措。三是暢通消費市場循環。

「相信隨著《行動方案》的落實落地,我國消費市場能有更強勁的增長勢頭、更優質的消費供給,也能給大家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提升和便利。」李春臨說。

1

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消費是最終需求,既關係著經濟發展,也關係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優質的供給,不僅能夠帶來良好的消費體驗,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質,也會催生源源不斷的消費需求。李春臨表示,為推動消費升級,《行動方案》將從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以技術牽引培育消費新增長點。

《行動方案》提出,打通技術落地堵點,促進新型消費加快發展,包括促進「人工智慧+消費」,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能穿戴、超高清視頻、腦機介面、機器人、增材製造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和應用推廣,使前沿科技成果惠及更多消費者。

二是以業態融合推動消費供給創新。

《行動方案》支持線上線下、商旅文體健多業態消費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指導地方優化服務、打通堵點,如加強對夜間消費集聚區域活動場地、交通運力、臨時停車位等配套保障,簡化促銷活動、社區集市等審批流程,推廣跨部門聯合監管以減少對大眾消費場所的影響等,為消費新業態成長「保駕護航」。

三是以品牌引領推動消費品質提升。

近年來,國貨「潮品」成為熱詞,更多國貨品牌從「隱形冠軍」變為家喻戶曉的「名品潮品」。對此,《行動方案》提出了系列舉措:服務消費品牌方面,聚焦商貿、物流、文旅等領域,分類制定提升服務品質的政策。文化消費品牌方面,鼓勵企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產品設計,培育更多像《三體》《只此青綠》一樣的中國優秀ip。商品消費品牌方面,打造中國消費名品方陣,加快培育優質消費品牌;開展「購在中國」系列活動,豐富「吃購游娛」一體化消費體驗。

2

政策既「加力」又「擴圍」

我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2025年年初已確定,今年全國兩會審批通過了2025年預算,包括超長期特別國債的3000億元用於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支出。「我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2025年既『加力』,又『擴圍』了。」李春臨表示。

來源:攝圖網‍‍‍

來源:攝圖網

審核:徐向陽‍‍‍

責編:左宗鑫

編輯:馬鍶宇(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