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憨鐵路口岸、友誼關口岸和東興口岸創建全國首批「國際衛生陸港」

12月2日至6日,磨憨鐵路口岸、友誼關口岸和東興口岸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實地測評驗收,被授予「國際衛生陸港」稱號。這是我國首批創建「國際衛生陸港」的口岸。

國際衛生港是世界衛生組織對口岸安全及衛生控制能力的認可,旨在提升口岸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預防、抵禦和控制疾病的國際傳播。磨憨鐵路口岸是中老鐵路「黃金線路」上的重要樞紐和通往寮國的「國門第一站」,友誼關、東興口岸是通往越南最便捷的陸路通道,均為我國面向東盟國家開放合作的前沿和重要窗口,創建「國際衛生陸港」將在提升口岸衛生保障、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和深化對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對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海關總署作為中國政府指定的口岸衛生主管部門,積極推進我國對外開放口岸開展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建設和國際衛生港創建工作,建立了「政府主導、企業主責、海關主管、多方聯動」的建設模式,目前我國268個對外開放口岸完成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建設,其中11個水運口岸、15個航空口岸及3個陸路口岸成功創建國際衛生港。

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推動中國對外開放口岸持續鞏固、發展並提升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積極推進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動態管理和國際衛生港創建工作,積極分享中國在履行《國際衛生條例(2005)》、創建國際衛生港等方面的中國方案

供稿/ 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南寧海關昆明海關

監製/ 陶永

審校/ 包瀅暉、康悅

來源:海關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