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建好用好公物倉,推動國有資產管理提質增效

為進一步落實長期「過緊日子的要求

推進國有資產共享共用

深化阿拉善盟行政事業單位

國有資產盤活試點工作

阿拉善盟財政局多措並舉

推進政府公物倉建設

提升公物倉管理質效

推進資產盤活效益最大化

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對於提升資產管理水平、拓寬社會投資渠道、合理擴大有效投資以及降低政府債務風險和負債水平等具有重要意義。2022年,國務院辦公廳出台《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聚焦國有資產盤活,對資產盤活的重點方向、盤活方式、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做了明確規定。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印發了《盤活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實施方案》,將阿拉善盟列為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盤活試點盟市。
阿拉善盟制定了《阿拉善盟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公物倉工作實施方案》,統一目標和工作原則,建立虛擬公物倉為主、實體公物倉為輔的模式,上下聯動,分級管理,對全盟248人次預算單位和財政資產管理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共同推進公物倉建設。為鞏固和推動資產的共享共用及公物倉常態化動態管理,阿拉善盟財政局同步制定印發了《阿拉善盟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公物倉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公物倉資產的範圍、管理機構和各單位職能職責,對公物倉資產列入時限、程序、使用和處置進行了規範,不僅為常態化動態管理公物倉提供了制度保障,也為旗區有針對性制定本地區公物倉管理有關制度提供了可參考的依據。
為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公物倉盤活採取公物倉資產「信息線上集中+實物線下自管」為主的管理模式,有效解決了建設實體公物倉需要投入的大量財力、人力、物力問題,推動資產盤活和資金資源節約的「雙贏」。阿拉善盟首次共納入公物倉管理資產779件,資產原值達8243853元。
阿拉善盟在借鑒自治區和周邊盟市及其他外省的經驗基礎上,將達到使用年限仍能利用,或經簡單修復可繼續使用的資產,以及按照保密機要部門要求替代的辦公設備資產,納入公物倉管理範圍,最大限度推進設備資產的盤活利用。同時,選取衛生健康、交通運輸、應急管理等行業部門作為重點,對以上部門待淘汰報廢的資產必須先在全盟範圍內進行可盤活利用的徵求意見後,方可進行處置。

截至2024年9月末

盟本級共審核處置衛生健康

交通運輸、應急管理資產73件

涉及原值3298249.94元

有效推進醫療設備

公路建設機械設備

應急儲備等資產共享共用

最大限度發揮資產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