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美國封殺華為?中國新法出台,德國若以身試法,將槍打出頭鳥

常言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華為作為中國高科技企業,近年遭到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打壓。受美國制裁的華為,出乎意料地發布了搭載國產晶元的手機。此後,美國政客要求白宮加碼對華為制裁,德國則搶先一步計劃從2026年開始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德國5G網路建設,甚至將已投入使用的設備逐步淘汰。這是德國總理朔爾茨的對華戰略的一部分。

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時期,美國曾施壓歐洲國家如德國、英國等封殺華為,理由為國家安全威脅。英國答應「去華為」,德國原先在總理默克爾下未響應,但在朔爾茨領導下,德國政府態度轉變。今年7月,德國發布對華戰略報告,多次提及降低對中國依賴。德國是歐洲使用華為設備多的國家,去華為可能導致其他歐洲國家跟進。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言,在美製裁下,華為會更興盛。現如今,華為麒麟晶元回歸,美國半導體巨頭高通在中國裁員。高通晶元主要用在手機上,華為回歸將部分市場份額奪回。歐洲通信企業愛立信諾基亞也可能受影響。華為的經歷反映了西方試圖阻止中國技術獲取的圍堵策略,但最終均失敗,正所謂「打不倒中國的,只會讓中國更強大!」

中國高科技企業華為自2019年起,成為國際舞台上的焦點。美國政府將其列為國家安全威脅,並採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試圖阻止華為的國際擴張。這一事件引發了國際社會對於技術、安全和經濟利益之間的複雜關係的深刻思考。

首先,華為作為中國的科技巨頭,一直以來都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建設5G網路,並推動技術創新。然而,美國政府卻認為華為的設備可能被中國政府用於間諜活動,因此對其進行了一系列制裁,包括限制美國公司與華為進行業務交往以及封鎖華為的供應鏈。

不過,華為並沒有束手就擒,而是積極尋找替代方案。華為加大了自主研發力度,推出了搭載國產麒麟晶元的手機,減少了對美國半導體產品的依賴。這一舉措使得美國政府感到擔憂,因為華為的堅韌和創新精神可能對美國科技霸主地位構成威脅。

與此同時,德國成為了華為與美國之間的一場角力的戰場。德國政府原本在默克爾領導下對華為採取相對溫和的態度,認為可以通過加強監管來解決潛在的安全問題。然而,隨著朔爾茨上台,德國政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計劃從2026年開始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德國5G網路建設,甚至將已投入使用的設備逐步淘汰。這一舉措被視為德國總理對華戰略的一部分,旨在降低德國對中國的依賴,以減少潛在的國家安全風險。

德國的決定可能會在歐洲產生連鎖反應。德國是歐洲國家中使用華為設備最多的國家之一,如果德國採取強硬立場,其他歐洲國家可能會跟隨其後,放棄華為設備,這將對華為在歐洲市場造成巨大打擊。


然而,華為並不是唯一受到影響的公司。美國半導體巨頭高通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可能受到挑戰,因為華為的回歸將意味著更多的市場競爭。高通的晶元主要用於手機製造,華為回歸可能會奪回一部分市場份額,這對高通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此外,歐洲通信設備製造商愛立信和諾基亞也可能受到影響。如果歐洲國家紛紛放棄華為設備,那麼愛立信和諾基亞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因為它們將不再享有華為那樣的市場份額。


華為的經歷反映了西方國家試圖阻止中國技術企業擴張的圍堵策略。然而,這些策略似乎並沒有奏效,反而激發了中國企業更大的創新動力。華為的自主研發和麒麟晶元的成功推出是最好的證明,中國企業在受到制裁和圍堵的情況下仍能夠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