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首現XBB.1變種病毒:免疫逃避能力或最強

香港特區10日公布

在輸入病例中發現一宗

XBB.1亞型變異毒株

該亞型屬奧密克戎分支

從BA.2譜系繁衍而出

在香港為首次發現

有研究指出,其免疫逃逸能力

暫時是變種病毒中最強的

香港當地的輸入個案當中發現一例BA.2.75.2及一例XBB.1亞系個案,兩宗均為無癥狀感染,暫未在社區發現變異毒株感染病例。其中XBB.1個案為香港首例,為一名50歲女子,9月25日從美國抵港;BA.2.75.2個案則為一名32歲女子,9月23日由新加坡抵港。

(2022年10月13日,香港,香港市民在中環出行。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香港政府專家顧問、港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XBB.1亞系屬Omicron分支,是從BA.2譜系繁衍出的變種,傳染性高,但暫時數據不多。

XBB.1病毒目前已在新加坡、印度、德國和丹麥等地發現。近期新加坡掀起新一輪疫情高峰也與之有關。10月11日,新加坡新增病例11732例。而最近一次「破萬」,已經將近三個月前,為7月26日的12419例。

10月4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聯合北京大學昌平實驗室發布的研究表明,新出現的變種中, BA.2.75.2是目前為止測試的毒株中免疫逃避能力最強的,「它正在通過植入更多的免疫規避突變來爭奪主導地位」。

而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信息學系副教授蕭傑恆10月12日表示,XBB.1是BA.2.10及BA.2.75兩種病毒的新變種。二代變種BA.2.75的免疫逃避能力更甚於BA.4和BA.5,而作為從BA.2譜系繁衍出的新變種,XBB.1亞系的傳染性更勝一籌。

世界各地亦出現其他新變種病毒,除了BA.4.6和BA.2.75,還有BF.7等。BF.7近日來也在我國各地陸續被發現,包括呼和浩特、韶關、深圳等。BF.7是BA.5.2.1.7的縮寫,被認為是奧密克戎BA.5變異株衍生的第三代亞型。據美國《財富》雜誌,BF.7也在美國迅速傳播,目前占病例總數的4.6%,而兩個月前這一比例僅為0.3%。

新的變種病毒暫未見引起更多重症和死亡。雖然具備更快的傳播速度和更強的免疫逃逸能力,但目前XBB.1佔全球個案約1%,暫時難以判斷是否會成為香港的主流病毒株。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何栢良認為,XBB.1變異病毒在國際間的個案較少,暫時不屬於重點病毒,當下居民最重要的是做好疫苗接種:「現有疫苗有保護作用,可減低出現重症及死亡率。」

不過,大部分香港兒童與老人未接種新冠疫苗。截至10月9日,3至11歲兒童的第三針接種率只有25.8%,80歲或以上老人三針疫苗的接種率僅57.9%。

來源:界面新聞、上觀新聞

編輯:李麗潔

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