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精英認為:對比中國,印度有「四大優勢」,中國一個都比不了

2025年06月13日23:32:08 國際 1105

原來中國已經全面落後印度了?近年來印度精英頻頻在社交媒體上炫耀印度領先中國的四大優勢,而這四大優勢是中國如今所沒有的。

印度的「精英」們自信滿滿地表示,憑藉這四項領先中國的優勢,印度遲早會在亞洲、甚至全球範圍內取代中國的位置。

印度精英認為:對比中國,印度有「四大優勢」,中國一個都比不了 - 天天要聞

對於印度人提出的四大優勢,全球有不少專業人士都站出來質疑,但在仔細聽完印度精英的分析後,很多中國人都覺得,他們說的「對」。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印度佔據優勢為何還只是一個第三世界國家?印度這些「優勢」是否是真的優勢?

人口紅利:年輕是一把雙刃劍

印度最常被拿來和中國比的,就是人口。聯合國數據顯示,2023年印度人口正式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第一。

而且印度的平均年齡只有28歲,年輕人多,看起來充滿活力,相比之下,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勞動力逐年減少,看起來似乎不佔優勢。

印度精英認為:對比中國,印度有「四大優勢」,中國一個都比不了 - 天天要聞

但問題是,人多≠能幹活,年輕≠有用武之地,大量數據顯示,印度的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小學輟學率高,高等教育覆蓋率低,農村地區的文盲率仍居高不下。

很多年輕人甚至連最基本的技能培訓都沒接受,根本無法進入現代製造業或技術行業,這些所謂的「年輕勞動力」,在缺乏教育和培訓的現實下,很容易就淪為失業大軍。

再看就業情況,印度的青年失業率長期維持在20%左右,部分地區甚至更高。而中國雖然面臨老齡化,但教育體系完備,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普及率都很高,職業教育體系成熟。

印度精英認為:對比中國,印度有「四大優勢」,中國一個都比不了 - 天天要聞

中國製造業強大,能持續吸納大批量就業人口,實打實地把「人口」變成了「紅利」,所以說,光有「人」不等於有「力」。

印度的人口優勢目前更多還停留在「潛力」階段,而中國已經走在了把人口優勢轉化為生產力的路上。

民主制度:選票不等於效率

印度經常引以為傲的,是自己的民主制度,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印度強調言論自由、多黨競爭、全民選舉,並堅信這套制度能激發國家活力和國際好感度。

印度精英認為:對比中國,印度有「四大優勢」,中國一個都比不了 - 天天要聞

聽起來確實很理想,但民主制度運作起來,並不是就一定高效,印度的實際情況是:政策出台周期長,各種利益集團博弈複雜,地方政府和中央之間協調困難。

比如,一項基礎設施工程,常常因為土地糾紛或政治爭鬥拖上十年八年,2014年提出的「印度製造」計劃,十年過去了,製造業佔比幾乎沒怎麼提升,基礎設施也還是短板。

中國的制度雖然不是西方式的民主,但在重大項目推進上,決策效率高、執行速度快、資源調動能力強。

印度精英認為:對比中國,印度有「四大優勢」,中國一個都比不了 - 天天要聞

從高鐵網路到5G通信,從工業園區到新能源產業,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干出來的,中國的制度模式,雖然在外界爭議不小,但至少在實際操作中展現出了極強的治理能力和落地執行力。

簡單來說,民主不等於治理有效,印度的制度確實給了人民投票權,但面對國家發展的問題上,光有選票還不夠,還要有執行力。

而中國的制度,採取的是一黨領導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在國家治理和發展規划上的高效執行,是印度目前望塵莫及的。

印度精英認為:對比中國,印度有「四大優勢」,中國一個都比不了 - 天天要聞

地圖上的優勢不等於現實影響力

地理位置是印度人強調的又一優勢,他們認為,印度三面臨海,正對印度洋這個全球貿易要道,控制著「亞洲心臟」,而中國被第一島鏈包圍,出海受限,天然在地緣上「吃虧」。

這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問題是:你站得好,不等於你影響力強,印度洋雖然是印度的「家門口」,但實際控制力並不如想像中大。

周邊國家關係複雜,比如中印邊境時有摩擦,巴基斯坦關係緊張,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也常常和印度保持「有限合作」,印度雖然地理位置優越,但要整合周邊國家的資源和影響力,並沒有太大突破。

印度精英認為:對比中國,印度有「四大優勢」,中國一個都比不了 - 天天要聞

反觀中國,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中,通過投資港口、修建鐵路、公路、輸油管道等方式,逐步把影響力向印度洋延伸。

比如,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港、孟加拉的帕亞拉港、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都是中國在印度洋布局的重要節點。

地緣優勢不是看地圖就能決定的,而要看你有沒有能力將這個優勢「轉化」為實際影響力,印度地理條件的確不錯,但在全球經濟和戰略格局中的話語權,還遠不如中國來得實在。

印度精英認為:對比中國,印度有「四大優勢」,中國一個都比不了 - 天天要聞

軍事採購:買得多,不如造得穩

最後一個被印度視作「殺手鐧」的是軍事裝備採購,印度軍隊裝備來源遍布全球:俄羅斯的導彈、法國的戰機、美國的直升機、以色列的偵查系統,種類多、型號新,看起來戰鬥力強悍。

印度精英認為,這種多元採購策略可以保證技術先進性,同時避免對單一國家依賴,靈活性高。而中國主要依賴自主研發,裝備技術更新不如西方快。

但現實問題在於:採購來的武器種類太雜,後勤體系複雜,配套不統一,導致戰時調度難度大、維護成本高。

印度精英認為:對比中國,印度有「四大優勢」,中國一個都比不了 - 天天要聞

長期依賴進口還限制了自主創新能力,一旦國際局勢緊張或出口國卡脖子,整個系統就容易陷入癱瘓。

中國在這方面雖然起步晚,但已經逐漸建立起一整套較為完整的軍事工業體系,從殲-20戰機到東風導彈,從國產航母到無人機,中國的武器裝備越來越多實現國產化、體系化,具備自主可控和持續升級的能力。

雖然不一定每一款武器都領先世界,但綜合戰鬥力和後勤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實戰應用也更加成熟。

印度精英認為:對比中國,印度有「四大優勢」,中國一個都比不了 - 天天要聞

買得多,不等於打得好,比起展示最新裝備,能不能打贏、能不能持續作戰,才是真正的實力。而這一點,中國顯然更為紮實。

這四個「優勢」,乍一聽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分析下來就會發現,印度有的是「潛力」,中國展現的是「能力」。

人口不缺,但轉化率低,制度自由,但執行效率差,位置優越,但影響力有限,裝備先進,但體系不穩,真正決定國家競爭力的,從來不是「看上去不錯」的優勢,而是踏踏實實幹出來的成果。

參考資料:

環球網——《印媒稱印度五個領域遙遙領先中國 專家:說話不過腦子 》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馬克龍想通了,美國根本靠不住,要親自來中國一趟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想通了,美國根本靠不住,要親自來中國一趟

馬克龍下定決心了,美國實在靠不住,要發展經濟,要戰略自主,只有中國才能幫上忙,為了法國的未來考慮,他決心親自來中國一趟,或許9月3日的盛事,也會有他的位置。近日,馬克龍在愛麗舍宮會見了王毅外長,氛圍很不錯。
談新建「美國黨」,馬斯克提起了這場古代歐洲戰役 - 天天要聞

談新建「美國黨」,馬斯克提起了這場古代歐洲戰役

新華國際頭條微信公眾號 當地時間5日,美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與特朗普政府圍繞日前生效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的激烈矛盾再度升級,馬斯克宣布成立一個獨立於共和、民主兩黨的新政黨——「美國黨」,並聲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
中方反制30國加稅,出賣中國討好特朗普,必遭精準打擊 - 天天要聞

中方反制30國加稅,出賣中國討好特朗普,必遭精準打擊

前言7月1日早上,全球30個國家的貿易官員差不多同時懵了——桌上躺著中方的"賬單"。哪知道,這些傢伙前陣子還忙著跟特朗普眉來眼去,琢磨著賣點中國的便宜換美國的好處呢。中方咋偏偏選這時候出手?這30個"倒霉蛋"得付啥代價?這回玩真的了說動手就
關稅戰開打!特朗普稱:8月1日實施新關稅,最高稅率或達70%? - 天天要聞

關稅戰開打!特朗普稱:8月1日實施新關稅,最高稅率或達70%?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新一輪的關稅戰又要開打了!特朗普稱:8月1日實施新關稅,最高稅率或達70%!一起來看看!當地時間7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政府將從當天起開始致函貿易夥伴,設定新的單邊關稅稅率。特朗普稱,新關稅「十有八九」從8月1日開始生效。對於...
躲過特朗普49%高額關稅!越南之後,柬埔寨也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 天天要聞

躲過特朗普49%高額關稅!越南之後,柬埔寨也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繼越南之後,柬埔寨宣布: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框架共識!成功躲過特朗普49%的高額關稅?一起來看看!7月6日消息,繼越南之後,柬埔寨與美國也邁出關鍵一步。柬埔寨政府7月6日宣布,與美國已就一項貿易協議框架達成共識,時間點正值川普政府設下的7/9關...
塞爾維亞高速關鍵路段通車,武契奇盛讚中國建設者貢獻 - 天天要聞

塞爾維亞高速關鍵路段通車,武契奇盛讚中國建設者貢獻

據塞爾維亞廣播電視(RTS)、B92等塞爾維亞媒體消息,當地時間7月5日,由中國企業承建的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普雷利納-波熱加段通車儀式在塞爾維亞西南部城市盧查尼舉行。 據悉,這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框架下首個落地的基礎設施項目,也是中
備好小馬扎 共赴拉薩南北山「植」旅 - 天天要聞

備好小馬扎 共赴拉薩南北山「植」旅

這是一首關於生命與希望的綠色史詩這是一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樂章這是一場融合知識傳播與趣味探索的科普盛宴在喜迎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拉薩南北山:植觀四季》微視頻重磅上線邀您共同見證雪域高原的綠色蛻變今天推出《春·醒山啟序》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是西藏自治區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