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批評以色列總是很謹慎,但這一次默茨沒忍住

2025年05月28日01:52:11 國際 1347
德國批評以色列總是很謹慎,但這一次默茨沒忍住 - 天天要聞德國批評以色列總是很謹慎,但這一次默茨沒忍住 - 天天要聞

新華社報道,德國總理默茨27日到訪芬蘭,在圖爾庫與芬蘭總理奧爾波共同接受媒體採訪。默茨表示,必須立即允許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運入加沙,「加沙現狀是無論如何都不可接受的」。

默茨還說,以色列加沙地帶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不再有任何邏輯可言」,「我也不是最先說這話的人……但是在我看來,現在我必須公開說,目前發生的事情已經到了令人無法理解的地步」。

這是迄今為止默茨對以色列言辭最嚴厲的譴責,而且是在德國以外一個歐洲國家面對媒體做出。這表明自2023年10月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境內目標以來,隨著事態演進,不僅歐洲輿論已出現廣泛轉變,而且德國高層政治家開始更願意站出來批評以方行為。

除了呼籲國際社會向以色列施壓,默茨和奧爾波當天還強調,哈馬斯同樣不能阻止物資送達民眾。

在芬蘭的鄰國瑞典,瑞典外交部27日召見了以色列駐瑞典大使。另據瑞典通訊社26日援引瑞典首相剋里斯特松的話報道,瑞典方面希望歐洲聯盟進一步向以色列施壓,包括採取制裁措施。

默茨26日在柏林出席西德意志廣播電台歐洲論壇活動時說:「坦白講,我已不明白以軍如今在加沙地帶的所作所為有何目的。平民遭受的苦難日益加重,以方不能再用打擊哈馬斯來充當借口。」

默茨說,當底線被逾越、國際人道主義法被違反時,德國必須發聲。他還表示,希望德國繼續成為「以色列在歐洲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但以色列政府絕不能做任何連其最好的朋友都不願再接受的事」。

按默茨的說法,他計劃本周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電話,告訴對方不要「做得太過分」。他補充說,出於「歷史原因」,德國在批評以色列時總是比其他一些歐洲國家更謹慎。

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林拜爾同日表示,隨著以色列推進並擴大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德方計劃對其施加更大政治壓力。克林拜爾在一份聲明中說:「執政聯盟內部也同意這樣做,這是正確做法。」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27日與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通電話。在歐盟委員會當天發布的新聞公報中,馮德萊恩說,以色列擴大了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目標是民用基礎設施,其中包括一所為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家庭提供庇護的學校,殺害了包括兒童在內的平民,這一做法「令人憎惡」。

馮德萊恩說,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嚴重封鎖已持續數周,當地人道主義局勢惡化,歐盟強烈呼籲以色列解除封鎖。

馮德萊恩說,歐盟委員會支持以色列的安全和自衛權利,但「這種升級的局勢以及針對平民過度使用武力,在人道主義法和國際法下都是站不住腳的」。

馮德萊恩重申了歐盟的立場,包括無條件釋放所有被扣押人員、恢復停火以及大規模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她表示,歐盟始終致力於在「兩國方案」基礎上實現該地區公正、全面和持久的和平。

據巴勒斯坦通訊社26日報道,以軍當天轟炸了加沙城一所容納流離失所者的學校,造成至少30人死亡、數十人受傷。以軍還轟炸了傑巴利耶地區一棟房屋,造成至少19人死亡,遇難者中包括婦女和兒童。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濱州市人民醫院開展黨建品管圈專題培訓 - 天天要聞

濱州市人民醫院開展黨建品管圈專題培訓

5月28日下午,濱州市人民醫院在西院區國際會議中心第二會議室開展黨建品管圈專題培訓,全院黨支部書記、組織委員及品管圈骨幹共同參與,一同探尋黨建與管理創新結合的新路徑。此次培訓特邀東營市勝利油田中心醫院黨建創新實踐者陳丹老師授課。
首次!日本「撒錢」應對 - 天天要聞

首次!日本「撒錢」應對

據多家日媒27日報道,日本政府決定從本財年的儲備金中撥款約3880億日元(100日元約合5元人民幣),在夏季通脹加劇之際補貼家庭和企業的能源賬單。日本共同社報道稱,這些補貼是上個月公布的旨在應對美國關稅衝擊而制定的「緊急應對一攬子計劃」的一
民眾爭搶救援物資,加沙再度陷入混亂 - 天天要聞

民眾爭搶救援物資,加沙再度陷入混亂

數以千計巴勒斯坦民眾27日湧入加沙地帶南部一個由美國和以色列支持的私營援助組織「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運營的物資分發中心,場面一度混亂。以色列軍方鳴槍示警後,民眾驚慌逃離。「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26日正式開始運轉,迫切需要食物的巴勒斯坦民眾2
韓國婚介APP推出新手段:按「讀後感」匹配對象 - 天天要聞

韓國婚介APP推出新手段:按「讀後感」匹配對象

很多婚介服務按照財富、相貌、學歷等指標向用戶推介匹配對象,而韓國一家婚介機構獨闢蹊徑,根據用戶的讀書偏好以及他們所寫的「讀後感」,幫未婚男女們牽線搭橋,這一做法獲得許多年輕人青睞。2024年4月7日,遊人在韓國首爾石村湖附近的櫻花下留影。
馬斯克發聲吐槽:政府效率部簡直成了所有問題的替罪羊 - 天天要聞

馬斯克發聲吐槽:政府效率部簡直成了所有問題的替罪羊

宣布將大幅削減政治捐款,除非去世否則仍致力於執掌特斯拉,恢復全天候工作狀態……馬斯克近日頻頻發聲,表示將更多關注旗下公司。知情人士曾披露,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內擔任政府效率部負責人的角色讓他「精疲力盡、惱怒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