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警告稱與中國走近如同自割咽喉,西班牙大聲懟了回去

2025年04月10日17:30:28 國際 5170

【文/觀察者網 王一】面對美國的關稅施壓和言辭威脅,西班牙似乎已經做出了選擇。

英國路透社9日報道稱,在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警告西班牙考慮與中國建立更緊密關係「無異於自割咽喉」後,西班牙農業、漁業和食品大臣路易斯·普拉納斯對記者回應說,「我們與中國有著良好的貿易關係,我們不僅希望維持這種關係,而且希望擴大這種關係」。

當地時間9日,貝森特在華盛頓舉行的一個銀行業會議上為特朗普的全面「對等關稅」辯護完後,開始慣常給中國潑起了髒水,宣稱中國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對關稅做出強硬回應的國家,其他國家不要與中國合作。他還點名西班牙,稱一位西班牙決策者本周發表了一些考慮與中國建立更緊密關係的言論,「那樣做無異於自割咽喉」(that would be cutting your own throat)。

美國財長警告稱與中國走近如同自割咽喉,西班牙大聲懟了回去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9日,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警告西班牙不要與中國走近。 視頻截圖

對於貝森特的言論,正與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一起在越南訪問的普拉納斯對記者表示,美國與貿易夥伴談判的方式看上去並不那麼「尊重」。

普拉納斯說,「我們的貿易夥伴遍布世界各地,我們相信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的存在」,西班牙在歐盟框架內捍衛自己的利益,尋求與美國對話解決分歧。他補充說,同時加強與越南和中國的關係並不違背歐盟的貿易原則。

普拉納斯和桑切斯的下一站是北京。路透社稱,在特朗普關稅政策給全球經貿帶來巨大影響的背景下,普拉納斯和桑切斯希望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經濟聯繫,尋求將西班牙定位為中國和歐盟之間的溝通橋樑,吸引中國投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0日也駁斥了貝森特對西班牙的威脅。

「說到『割喉嚨』,美方大肆利用關稅對全球威脅訛詐,才是在試圖扼住各國的喉嚨,逼迫各國在其霸凌面前作出妥協退讓。」林劍強調,中西關係是中歐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中國同其他各國的良好關係一樣,中西合作始終為兩國經濟添動力、為人民添福祉、為世界穩定和發展添助力。」

美國彭博社稱,「如何應對越來越不可靠的美國」將是中國和西班牙領導人會面時談論的一個話題。桑切斯將是特朗普對全球大部分國家徵稅以來,首位訪問中國的領導人。鑒於雙方即將在藥品、農產品和醫療產品等領域簽署協議,桑切斯可以說,在經濟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時期,西班牙是中國在歐洲的首選合作夥伴。

桑切斯8日在抵達越南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前對記者表示,特朗普對全球貿易的所作所為,必定會推動歐洲改變意願,尋找其他的新夥伴和打開新市場。美國造成的局面意味著所有人都需要調整,既包括歐洲改變對中國的立場,也包括中國調整對歐立場。

彭博社稱,桑切斯去年就批評過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的舉措,他吸引中國投資者、鞏固與中國關係的努力也已得到了回報。西班牙近年來獲得了來自中國企業價值數十億歐元的對電動汽車工廠、電池工廠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桑切斯此次訪華,或將宣布與中國進一步合作,並在上述領域獲得更多新的和更多的投資。

一位了解馬德里想法的人士對彭博社表示,歐盟和西班牙都將中國視為合作夥伴、競爭者和對手,但西班牙更注重將中國視為合作夥伴。另一位匿名人士透露,桑切斯意在推動歐洲與中國建立一種獨立於美國的關係。不過,尚不清楚桑切斯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歐盟的政策。

目前,歐盟內部就對華貿易政策仍存在分歧。與西班牙「歐盟應緩和與中國關係」的觀點不同,以波蘭為代表的成員國呼籲歐盟準備應對所謂的特朗普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中國商品的衝擊」。法國的態度則偏向模糊不清,一邊表示歐盟確實應該「重新平衡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一邊又炒作起「產能過剩」。

彭博社稱,桑切斯在歐洲更像是一個「異類」,作為歐盟少數中左翼領導人之一,他與歐盟大多數國家步調不一。但近幾年,他領導下的西班牙已成為歐元區增長最快的經濟體。西班牙國家統計局今年2月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西班牙國內生產總值(gdp)實現3.2%的強勁增長,遠超官方預期的2.7%,達到歐元區平均水平的4倍。

西班牙馬德里自治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馬里奧·埃斯特班(mario esteban)指出,這讓北京非常感興趣,讓中國將西班牙視為一個歐盟主要的、穩定的、中期合作夥伴,這是一個機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 天天要聞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被不起訴人的住所地和違法行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實行政處罰?日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檢察院通過向異地行政機關制發檢察意見書,並以辦案為契機,實現湘黔四地聯動會簽行刑反向銜接工作協作機制,為一起跨區域涉非法狩獵行刑反向銜接案件畫上圓滿句號。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著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著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著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聞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過大貨車時發現,司機王某已從駕駛室爬出,坐在車門上。由於腿部受傷,加上氣溫低,王某全身發抖,一時無法自行脫困。於是,民警用身體靠著車身,並提出讓司機王某踩著自己肩膀,助他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