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8日,美國國家檔案館公布了與前總統肯尼迪遇刺案相關的8萬頁未刪節文件。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此前一天表示,美國政府將「不會提供這批文件的摘要」,讀者將「自行作出判斷」。
來源:央視新聞
據路透社報道,其中一份文件的標題為「秘密」,附有1964年沃倫委員會研究員採訪的手寫筆記。
今年1月23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要求相關部門解密約翰·肯尼迪、前參議員羅伯特·肯尼迪以及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有關的文件。
來源:央視新聞
1963年11月22日,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遇刺身亡。多年來,該案件仍然迷霧重重,引發多方猜測。1992年,美國國會通過相關法案,要求所有與肯尼迪遇刺案相關的文件必須在25年內,即2017年10月26日之前向公眾公開。
美國國家檔案館表示,已與聯邦政府各機構協作,依照總統根據第14176號行政令作出的指示開展解密工作。自2025年3月18日起,相關檔案可通過其官網頁面在線查閱,也可前往馬里蘭州學院公園市的國家檔案館查閱實體副本或模擬介質版本。
來源:美國國家檔案館官網截圖
8萬頁遇刺檔案沒有「猛料」
對此,一名已經看過許多記錄的專業人士分析稱,沒有跡象表明這些文件會包含任何「重磅炸彈」。多家美國媒體也表示,並不指望解密檔案中會有什麼真正的「猛料」。
首先,作案兇手是否真的只有一人?
美聯邦政府此前給出的調查結果是,槍手李·哈維·奧斯瓦爾德對肯尼迪的死亡直接負責,無關更大陰謀。
然而,許多美國人對此持懷疑態度。質疑主要包括非單人作案、幕後黑手是中央情報局、與黑手黨有關、古巴政府復仇,甚至還有因揭發「外星人秘密協議」被滅口等。
對此,一些專家和分析人士認為,這些文件雖然提供了一些新的視角,但並未改變官方對於奧斯瓦爾德「獨狼作案」的結論。
在這次文檔公布後,「暗殺記錄審查委員會」副主任湯姆·薩穆洛克認為,目前有關肯尼迪遇刺案的官方結論沒有任何改變。
來源:美國國家檔案館官網截圖
弗吉尼亞大學政治學家拉里·薩巴托則警告稱,那些期待60多年後破案的公眾,可能會對最新的披露情況「感到失望」。
薩穆洛克補充說,其他機構可能還有未公布的文件,這些內容是審查委員會此前未曾見過的。
據《紐約時報》報道,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蒂姆·納夫塔利表示,他對這些文件的審查使他確信,一些信息此前之所以被編輯,主要是出於一個簡單而又敏感的原因:保護中情局的線人和工作手段。
薩穆洛克還提到,裡面某些記錄中可能仍有一些「有趣的點」,有助於填補現有知識的空白,包括來自中央情報局的有關奧斯瓦爾德在1963年暗殺事件前的行蹤等信息。
納夫塔利指出,他在最新文件中發現了一些此前遺漏的細節,例如,美國曾攔截過埃及的通信。
報道稱,這些文件可能提供一些新的細節,包括奧斯瓦爾德在刺殺前幾個月的活動。
文件可能也會揭露一些與刺殺事件無關的細節,包括揭示情報機構的各種合法和非法活動,例如對激進組織的監視和滲透。
事實上,早在2017年,即特朗普第一任政府執政期間,就有2891份文件被公開,但有些文件應情報機構的要求仍然被保密。
特朗普為什麼執意揭秘?
時隔四年重回白宮的過程中,特朗普和肯尼迪之間的聯繫,在機緣巧合下多了幾分。他的支持者和反對者中,都有人深受肯尼迪遇刺事件的影響。
美國現任衛生部長,肯尼迪的侄子小羅伯特·肯尼迪堅信,殺害自己伯父的兇手絕不會只是一個人。小肯尼迪曾經是民主黨人,但在上次大選期間轉投特朗普,幫特朗普爭取到了不少搖擺票。作為回報,特朗普承諾當選後給他一個內閣職位,並解密肯尼迪刺殺案。
肯尼迪事件帶給特朗普的,有「福報」也有風險。去年7月,一位名叫托馬斯·克魯克斯的槍手打傷特朗普耳朵,差點射殺特朗普。在行動前,這名刺客曾在網上搜索肯尼迪遇刺的詳情。
來源:央視新聞
時任fbi局長 克里斯托弗·雷:7月6日,他用谷歌搜索「奧斯瓦爾德(刺殺肯尼迪的槍手)離肯尼迪有多遠」。這次搜索顯然對他的心態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在同一天報名了巴特勒的集會(刺殺特朗普的地方)。
綜合自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