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審杜特爾特女法官遭謾罵成眾矢之的,網路輿論暴力恐影響判決公正

2025年03月19日13:00:21 國際 7303

在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的案件審理過程中,國際刑事法院(icc)法官尤利婭·莫托克(iulia motoc)意外地成為了眾矢之的。

原本的法律爭端,竟演變成一場網路輿論大戰,莫托克法官不僅飽受網暴攻擊,還被捲入了一場以虛假信息為武器的輿論攻勢。這場鬧劇的背後,不僅揭示了菲律賓國內政治的複雜性,也暴露出icc在處理爭議案件時的尷尬與爭議。

主審杜特爾特女法官遭謾罵成眾矢之的,網路輿論暴力恐影響判決公正 - 天天要聞

從審判席到社交媒體的戰場

杜特爾特,這位以「鐵腕掃毒」聞名的前總統,因涉嫌反人類罪正接受icc的審理。3月14日,他首次出席聽證會後,支持者們的怒火迅速蔓延到了社交媒體,而莫托克法官首當其衝。

在莫托克的facebook主頁上,憤怒的評論如潮水般湧來。一些用戶指責她無權審理杜特爾特,聲稱這位前總統是「未經正當程序被綁架的」,應回到菲律賓本土接受審判。更極端的聲音甚至直言:「把我們的總統帶回來!菲律賓是一個主權國家,icc無權干涉我們的內政!」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莫托克的一篇三年前的帖子也被「挖墳」,淪為部分激進分子的宣洩平台。有人留言道:「釋放杜特爾特!這是一場巨大的錯誤!」還有人將杜特爾特形容為「菲律賓人民的保護者」,稱指控他的行為「等同於將正義視作罪惡」。

這股洶湧的網路暴力迫使莫托克關閉了其facebook評論功能。然而,儘管她的社交平台已加設屏障,關於她的虛假信息卻仍在瘋傳。

謠言四起:假新聞引導輿論風向

主審杜特爾特女法官遭謾罵成眾矢之的,網路輿論暴力恐影響判決公正 - 天天要聞主審法官尤利婭(中),法官雷娜(右)和法官瑪麗亞(左)

針對莫托克的虛假信息不斷湧現,其中最具破壞性的一則謠言,是有關她與菲律賓第一夫人麗莎·馬科斯(liza marcos)關係密切的傳言。網傳照片中,麗莎·馬科斯與兩名女子合影,謠言稱這兩人正是莫托克和另一名icc法官索科羅·弗洛雷斯·利埃拉(socorro flores liera)。有人進一步指控,莫托克正是因為與馬科斯家族關係密切,才會故意「被安排」來主審杜特爾特案件,以實現某種政治目的。

這場風波迅速引發了闢謠。照片中的兩位女性根本不是莫托克和弗洛雷斯,而是完全無關的無辜人士。然而,這一闢謠並未完全平息陰謀論,杜特爾特的支持者仍堅持認為icc的審判背後「另有圖謀」。

更荒唐的是,部分人甚至對莫托克的專業能力提出質疑。有人指責她在審理過程中使用法語發言,而非「全球通用語言」英語,認為這「有損案件的公平性」。事實上,莫托克精通五種語言,包括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及其母語羅馬尼亞語,完全符合icc法官的語言要求。

icc的尷尬:爭議案件中的信任危機

莫托克遭遇的攻擊雖然帶有明顯的民粹主義色彩,但icc本身也難辭其咎。作為一個號稱維護國際正義的機構,icc的公信力卻並非牢不可破。近年來,icc的辦案選擇和判決爭議頻發,尤其在涉及非洲、亞洲國家領導人時,頻繁被指控「選擇性執法」,加劇了其在國際社會中的不信任感。許多國家認為,icc對弱國強硬、對強國避重就輕,已淪為西方政治工具,失去了真正的中立性。

杜特爾特早在任期內便曾公開譴責icc,認為該機構「根本不具備審理菲律賓事務的合法性」,並在2019年宣布菲律賓正式退出icc。然而,icc仍堅持以「菲律賓退出前已立案」為由,繼續推進調查,這本身就引發了不小的爭議。部分菲律賓民眾質疑:一個本國政府已明確拒絕承認的國際組織,是否還有權對菲律賓領導人行使司法管轄?這種「硬闖」式的調查,的確給icc留下了「不尊重主權」的口實。

從民粹到威脅:網暴背後的政治操作

主審杜特爾特女法官遭謾罵成眾矢之的,網路輿論暴力恐影響判決公正 - 天天要聞

面對這些攻擊,icc認證律師喬爾·布圖延(joel butuyan)指出,杜特爾特支持者的網路攻擊行為,非但無法改變案件走向,反而可能對法官的判斷產生負面影響。法官面對網路暴力時,自然會對案件相關的社會動向有所顧慮,尤其是在決定杜特爾特是否獲得臨時釋放時,可能會因顧忌支持者的激進行為而作出更為保守的裁決。換句話說,網路暴力不僅傷害了莫托克個人,更可能對整個案件的公正性帶來隱患。

這場鬧劇揭示出菲律賓政壇的獨特生態。杜特爾特的「強人形象」深入人心,雖然其任期內飽受爭議,但他採取的鐵腕掃毒、強硬反腐等措施,依然令不少菲律賓民眾感到「安全感滿滿」。這類政治人物的崇拜者往往對其個人形成偶像化認同,以至於面對指控時,更願意相信陰謀論,而非司法程序的公正性。

司法獨立與民粹衝突的警示

莫托克事件表明,在全球化的信息環境中,司法獨立正面臨新的挑戰。社交媒體已成為操縱輿論、干擾司法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極端民粹情緒高漲的背景下,虛假信息與網路暴力的結合,正在重塑公眾對司法正義的認知。

icc若想在杜特爾特案件中真正做到公正裁決,必須直面其自身的爭議,避免「選擇性執法」的指控。否則,無論案件如何裁定,外界都可能將其解讀為一場政治博弈而非司法裁決。

杜特爾特案件不只是關於一個人的罪與非罪,更是一場關於國際法治信任危機的較量。icc若繼續忽視其自身信譽受損的問題,再多的裁決也難以贏得公信力。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我的一半屬於羅馬尼亞,一半屬於中國」(孔院之光) - 天天要聞

「我的一半屬於羅馬尼亞,一半屬於中國」(孔院之光)

本報記者 趙曉霞 2024世界中文大會期間,白羅米(右)獲得「孔院之光」致謝銘牌。 今年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一家書店,白羅米(左二)參加翻譯作品《新世紀愛情故事》發布會。 白羅米完成的譯著《荀子》和《莊子》。 本文配圖均由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孔子學院提供 開欄的話 2004年6月,中國和烏茲別克簽署了塔什干國立東...
和普京通話後,特朗普抱怨:「毫無進展」 - 天天要聞

和普京通話後,特朗普抱怨:「毫無進展」

據新華社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3日通電話,雙方就雙邊關係、烏克蘭問題、中東局勢等議題交換意見。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表示,普京與特朗普的通話持續了約一小時,詳細討論了伊朗及中東局勢。他表示,普京與特朗普的談話「在同一頻率上」,談話務實且具體。央視新聞報道稱,烏沙科夫稱,特朗普在通話中提出了...
貴州榕江水災,捐款方式新變化!這次明星們捐款都有一個共同點 - 天天要聞

貴州榕江水災,捐款方式新變化!這次明星們捐款都有一個共同點

從2025年6月下旬開始,貴州榕江遭遇三十年一遇的大洪水。整個縣城成了水鄉澤國,所有房子四樓以下都被水淹,就連村超球場也在瞬間變成了水塘。數據顯示,這次洪水災害導致榕江地區有10.3萬居民受到影響,其中有6人不幸喪生。預計僅僅是災後重建,以及基礎設施和房屋修繕
早安!世界丨俄羅斯正式承認阿富汗臨時政府;美國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 - 天天要聞

早安!世界丨俄羅斯正式承認阿富汗臨時政府;美國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

俄羅斯正式承認阿富汗臨時政府俄羅斯總統阿富汗問題特別代表卡布洛夫3日證實,俄羅斯已正式承認阿富汗臨時政府。當天早些時候,阿臨時政府外交部宣布,俄方向阿方通報了這一決定。卡布洛夫是在回答俄新社有關提問時作出上述表示的。自2021年8月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權以來,阿臨時政府一直尋求國際社會的正式承認。俄羅斯是第...
危險品船非法改建暗管暗艙?嚴查! - 天天要聞

危險品船非法改建暗管暗艙?嚴查!

【來源:江蘇海事發布】為嚴格落實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關於載運危險貨物船舶檢驗專項檢查工作的統一部署,進一步提升船舶本質安全水平。近期,南通海事局執法人員赴淮安市聯合船舶檢驗機構對開展乾塢檢驗液貨船「蘇**」輪開展了運載危險貨物船舶檢驗專項檢查。
王毅談中歐建交50年重要啟示 - 天天要聞

王毅談中歐建交50年重要啟示

當地時間2025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柏林同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共同會見記者並現場回答提問。王毅說,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中歐合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在每一天貿易額相當於過去全年的貿易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