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2025年07月02日21:12:07 國際 1945

前段時間的伊以衝突,讓霍爾木茲海峽的硝煙至今還未散盡,然而,另一場能源暗戰已悄然打響。

7月初,180萬桶伊朗原油悄然靠泊中國港口。英國能源機構統計稱,今年6月,中國日均進口伊朗原油達180萬桶,創下歷史峰值。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而一貫高舉制裁大棍的特朗普竟公開表態:「中國可以繼續購買伊朗石油」。更反常的是,當美國媒體渲染「中國威脅論」時,他直接反駁:「難道美國沒幹過同樣的事?」。

曾經揮舞關稅武器的「貿易戰總統」,為何突然對中國態度「放軟」了?這場石油運輸背後,藏著遠比能源交易更複雜的博弈。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這些運往中國的原油並不是普通的貿易品,它們被運送穿越印度洋直奔中國,這種做法讓美國制裁淪為擺設:明知油輪駛向中國,卻無法攔截。更令美國尷尬的是,它甚至需要中國購買伊朗石油。

伊朗多次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一旦實施,美歐日能源命脈將遭重創。而中國油輪常態化出入該海域後,反而成了海峽穩定的「壓艙石」。伊朗若封鎖海峽,等於切斷自家最大財路;美國若攔截中國油輪,可能引發地區衝突。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180萬桶原油的運輸線,無形中綁架了美伊的對抗衝動。特朗普的「默許」,實則是借中國之力給中東火藥桶扣上安全閥

特朗普態度轉變的深層壓力來自經濟前線。美國國債規模突破36萬億美元,年利息支出近1.44萬億,財政部被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中國手握超8000億美元美債,還控制著全球9成的稀土精鍊產能,這才是真正扼住美國咽喉的手。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美國軍方最先嘗到苦頭,國內的戰機生產線因稀土斷供瀕臨停工,庫存已經嚴重不足。特斯拉電動車成本暴漲500美元,英偉達晶元工廠三成生產線閑置。當中國放緩稀土出口審批時,美國發現即便開採本土礦山,礦石仍需運往中國提純,技術差距長達15年。貿易戰的子彈,最終反彈擊穿了美國自己的供應鏈。

特朗普急轉彎的外交動作,直指一個核心目標:那就是訪華簽單。白宮正籌備其率領的「總裁代表團」訪華行程,成員包括馬斯克黃仁勛等科技巨頭掌門人。這複製了2017年訪問沙特的劇本,當時他帶回1.1萬億美元訂單,成就執政初期最亮眼外交成績。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但2025年的中國已截然不同。中方回應訪華邀請時明確表態:「歡迎特朗普訪華,但不會為討好誰改變政策節奏」。特朗普需要這些訂單向選民證明「創造就業的能力」,尤其在大選前關鍵期。然而想用商業協議換取中國幫助解決問題、開放市場、消化過剩農產品,無異於單方面索取。

石油運輸線背後,一場貨幣革命悄然推進。中伊石油交易採用人民幣結算比例持續攀升,沙特、俄羅斯也紛紛跟進。過去半個世紀,石油美元體系支撐著美國金融霸權:美元作為強制結算貨幣,讓美聯儲能低成本維持債務經濟。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每筆人民幣石油交易,都在動搖美元霸權根基。當主要產油國接受人民幣,中國便從「能源買家」升級為「規則設計者」。美國真正恐懼的從不是180萬桶原油,而是舊秩序坍塌的連鎖反應,一旦石油去美元化成為常態,36萬億債務危機將不再是「可能」,而是「必然」。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當180萬桶原油注入儲備庫,中國完成了三重破局。

能源安全盾牌,在波斯灣戰雲密布時鎖定46%增量原油,將霍爾木茲危機轉化為戰略機遇。

反制精準手術,用稀土管制打掉美國軍工生產能力,卻開放民用市場展現靈活性。

規則重構先鋒,中伊探索繞過美元的結算體系,直接瞄準了美國金融霸權的「阿喀琉斯之踵」。

特朗普的訪華籌備更暴露其底牌。SpaceX波音總裁隨行,撤回長江存儲禁令,這些「橄欖枝」背後,是美方對晶元航天技術合作的渴望。當中國把稀土協議與「美國取消貿易限制」掛鉤時,博弈主動權已然易手。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當中方對美稀土出口堅持「對等互惠」原則時,當伊朗原油無視制裁駛入中國港口時,一個清晰信號傳遞給華盛頓:單邊霸權在實力面前終將失效。

德國巴斯夫轉向中國尋求稀土分離技術合作,中國自主研發的永磁材料性能超出美國同類產品12%,這些突破印證了歷史規律:外部封鎖倒逼出的自主創新,往往成為反制霸權的終極武器。

特朗普的調門轉變,本質是中美實力對比變化的鏡像。從威脅「脫鉤斷鏈」到尋求合作,從揮舞制裁大棒到默認能源交易,美國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120國最大貿易夥伴地位、全球製造業中心構成的「中國烙印」,早已深嵌於世界經濟肌體。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當美國美國車企日損2億多美元時,「脫鉤」幻想終被現實擊碎。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古老箴言,此刻正在太平洋兩岸上演全新的解釋。

特朗普的「服軟」無關善意,而是債務高壓、稀土斷供、選舉壓力疊加的被迫妥協。中國則憑藉能源多元化布局、稀土反制力、人民幣國際化三大籌碼,始終掌握著博弈節奏。

180萬桶戰略物資運往中國,美國抗議也無效,特朗普對華降了調門 - 天天要聞

中美關係走到十字路口,中國的態度始終清晰:不拒絕合作,但絕不受單邊安排束縛。誰能提供穩定的尊重和秩序,誰就能參與中國市場。這場石油與稀土的博弈證明,國際舞台從不是比誰嗓門更大,而是比誰底盤更穩,當實力天平悄然傾斜,再強的霸權也只能學會平等對話。

參考資料:

特朗普意外發帖稱「中國可繼續購買伊朗石油」,中方回應.--2025-06-26 06:48·環球網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情況究竟如何?丨國際觀察 - 天天要聞

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情況究竟如何?丨國際觀察

當地時間7月2日,特朗普稱美國已經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不過到目前為止,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的表述卻有差別。美國方面,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他和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通電話後,雙方就貿易問題達成一致。主要內容是美國將對來自越南的所有商品徵收20%的關稅,對其他國家經越南轉運到美國的商品則徵收40%關稅;而越南則對...
美一波音客機空中襟翼脫落 墜入居民區 - 天天要聞

美一波音客機空中襟翼脫落 墜入居民區

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當地時間7月2日證實,美國達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900ER型客機在飛行途中左翼襟翼部分脫落,後被發現疑似墜在一處居民區的車道上。據了解,這類襟翼對飛機著陸時的升力與速度控制至關重要。
美國新澤西州飛機事故已造成至少15人受傷 - 天天要聞

美國新澤西州飛機事故已造成至少15人受傷

當地時間7月2日,一架小型跳傘用飛機在美國新澤西州一座機場衝出跑道盡頭,造成至少15人受傷並被送往醫院。目前,當地醫院正在對三名傷者進行創傷評估,八名傷勢較輕的患者正在急診科接受治療,另外四名輕傷患者正在等待進一步評估。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發言人稱,這起事故發生在新澤西州克羅斯基斯機場(Cross Keys...
美國啟用接收拘留人員 「鱷魚惡魔島」,裡面還隱藏著什麼「惡魔」?內有2000個床位、8500米鐵絲網 - 天天要聞

美國啟用接收拘留人員 「鱷魚惡魔島」,裡面還隱藏著什麼「惡魔」?內有2000個床位、8500米鐵絲網

自特朗普1月上任以來,美國政府強硬驅逐非法移民。7月1日,美國在佛羅里達州新設的移民監獄「鱷魚惡魔島」正式啟用。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天專程前去「剪綵」,以宣傳其政府對非法移民的「嚴打」政策。佛州州長德桑蒂斯說,這座監獄本月2日起就可接收被拘留人
早安!世界丨特朗普稱美越達成貿易協議;中方回應「2名中國公民在美被捕」 - 天天要聞

早安!世界丨特朗普稱美越達成貿易協議;中方回應「2名中國公民在美被捕」

特朗普稱美越達成貿易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7月2日表示,美國已經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上圖)當天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文稱,與越南達成一項貿易協議,「稍後公布細節!」特朗普隨後又發帖文稱,越南所有對美出口商品將面臨至少20%關稅,並對美國「完全開放市場」。越通社當天晚些時候報道說,越共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