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政府分別在今年2月4日、3月4日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額外關稅,中國則在上述關稅政策生效後第一時間予以有力反擊。分析稱,貿易問題上中美是對等關係,攜手合作方能實現共贏,但若美國一意孤行,繼續升級對華關稅政策,中國也有充足的反制工具儲備,有能力和決心維護國家利益。
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指出,年內若現更大外部衝擊,中國政策支持或在「全國兩會」政策基礎上繼續加碼。她說,在與美國「談判、合作」問題上,中國料保持開放態度,但應對策略將隨著美對華關稅政策進行調整。她強調,面對高企的美對華關稅加征風險,中國仍會繼續重申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開放市場,以及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
除美國,加拿大也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鋼鋁產品加征關稅。fost首席經濟學家馮建林不排除墨西哥也或跟隨加拿大,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額外關稅,從而與美國形成北美對華關稅同盟。他認為,關鍵是中國已透過對加拿大進口的一系列產品加征關稅,表明強烈反對此類「跟風關稅」的態度。他相信若墨西哥對中國加征關稅,中方也會推出更多反制措施;甚至在美國進一步升級對華關稅時,繼續提高對美國農產品的關稅,並考慮對美國高技術產品加稅。
「中國並不懼怕貿易摩擦,也有能力捍衛自身利益」。內地經濟學家宋清輝說,未來美方若繼續升級對華關稅,中國可以考慮持續強化非關稅壁壘、實施貿易限制和配合、升級出口管制工具,包括擴大對美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在關鍵技術、數據、演算法等新興領域加強出口管制等。中國的「反制工具箱」依然豐富。
美須摒棄零和博弈思維
宋清輝強調,中美經濟深度交融,「合則兩利」是必然選擇,兩國貿易關係要回歸正軌,美方要展現出足夠的務實態度,摒棄零和博弈思維,從更長遠和戰略高度審視對華關係,通過坦誠對話、拓展合作領域等,為兩國乃至全球經濟帶來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