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被逮捕,杜特爾特選擇背水一戰,還將壓力拋給了馬科斯,而17萬菲律賓軍人則已經作出選擇。與此同時,中方也對杜特爾特被捕一事作出表態。那麼,杜特爾特被捕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中方的表態又有何深意?
3月11日,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返回馬尼拉,剛下飛機就被警方依據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拘留。在杜特爾特被捕後,他的女兒維羅妮卡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顯示,他身處菲律賓維拉莫空軍基地,並質問警方逮捕的合法性:「我犯了什麼罪?依據什麼法律?」這一場景凸顯了杜特爾特的強硬姿態。
畢竟,菲律賓已於2019年退出國際刑事法院,且國際刑事法院對菲律賓並無管轄權。然而,馬科斯政府仍以「配合國際司法」為由執行逮捕,這也被外界視為對杜特爾特家族的政治清算。
有分析認為,在此之下,杜特爾特依舊選擇回國接受被捕,可以說是背水一戰。一方面,他深知若滯留海外,家族勢力可能迅速瓦解。其支持者多集中在棉蘭老島,若他逃避,家族數十年經營的政治根基恐將崩塌。另一方面,他以健康狀況為籌碼,試圖爭取輿論同情。菲律賓媒體稱杜特爾特患有糖尿病,需定期治療,支持者藉此抨擊馬科斯「違背人權」。
不難看出,這種姿態既是向支持者傳遞「絕不退縮」的信號,也是對馬科斯的反擊。畢竟,這樣一來難題就拋給了馬科斯,一旦他處理不好的話,勢必會引發菲律賓內部動蕩。然而,在杜特爾特被捕之際,菲律賓的17萬軍人已經做出了選擇,其聲明稱將「嚴格遵守指揮系統」,即服從總統馬科斯的命令。由此可見,軍方表態的背後,是馬科斯兩年來的精心布局。
3年前,杜特爾特女兒莎拉放棄競選總統,轉而與馬科斯結盟,試圖通過副總統職位過渡至2028年大選。但馬科斯上台後,不僅未兌現讓莎拉兼任國防部長的承諾,還逐步削弱杜特爾特家族在軍隊的影響力,莎拉最終僅擔任教育部長,軍權旁落,為今日局面埋下伏筆。
至於馬科斯,自上台以來,他通過人事調整逐步掌控軍隊核心職位,任命親信擔任國防部長、總參謀長等要職,替換了杜特爾特時期的多名高級將領。儘管部分退役將領仍支持杜特爾特,但現役軍官多為馬科斯提拔,形成「新派系」。此外,馬科斯家族吸取了歷史上因失去軍權而流亡的教訓,深知軍權是政治博弈的終極籌碼。
於是,有了軍隊的效忠後,馬科斯底氣無疑更足,畢竟,即便杜特爾特在達沃市擁有私人武裝,也難以對抗正規軍。菲律賓軍方聲明還強調,「必要時將維護國家安全」,暗示已準備好鎮壓可能的抗議活動,這種壓倒性的軍事優勢,使得杜特爾特的支持者難有實質動作。
而針對杜特爾特被捕一事,中方也對此進行了回應。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1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消息,並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她還強調,中國一貫主張國際刑事法院應嚴格遵循補充性管轄原則,依法審慎行使職權,避免政治化和雙重標準。
有分析認為,這一表態雖未直接批評馬科斯,但暗指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存在政治操弄嫌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有兩點難以解釋:其一,菲律賓已退出國際刑事法院,國際刑事法院無權管轄菲國內事務;其二,國際刑事法院的標準在巴以問題前,就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兩重原因之下,其行為難免有「雙標」的嫌疑。
至於被捕後續,杜特爾特的命運仍存變數,若其健康狀況惡化,可能以保外就醫脫身;若馬科斯堅持審判,或將激化菲律賓民眾對立。目前,菲國內已有議員譴責逮捕「不合法」,但馬科斯陣營佔據司法與軍權優勢,短期恐怕還是難以被撼動。
而從長期來看,這場鬥爭無疑是暴露了菲律賓家族政治的脆弱性。杜特爾特與馬科斯曾因利益結盟,又因權力分配反目,凸顯家族政治「沒有永恆盟友」的殘酷現實。還有一點不得不提,馬科斯若繼續依賴軍方和外部勢力,可能進一步撕裂菲律賓社會,甚至重蹈其父獨裁統治的覆轍。
總的來說,杜特爾特的被捕,既是個人政治生涯的危機,也是菲律賓家族政治博弈的縮影,馬科斯憑藉軍權與司法優勢佔據上風,但杜特爾特的支持基礎與中方隱晦的聲援,仍為局勢留下轉圜空間,就看接下來各方會進行怎樣的博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