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22年5月尹錫悅正式走馬上任,成為韓國新一任總統以後,韓國國內的反華聲音似乎開始加大,在國際上逞強要面子的行為似乎也在加劇,在2023年的時候,甚至有韓國媒體大言不慚的表示,「現今的韓國完全有希望取代中國的國際地位,成為全球的中心…」。
此話一出也是瞬間引起全球網友們的一片嘩然,要知道韓國人的野心不單單是想超越中國這麼簡單,而是連自己的「乾爹」美國也一併超越,成為國際中心,那麼話又說回來,到底是什麼給予了韓國人這樣的錯覺,他們現階段有沒有這樣的實力成為國際的中心?為什麼一直以來韓國人都有這種「夜郎自大」的心理呢?
韓國人的迷之自信由來已久
韓國人「死要面子」的傳統由來已久,想著快速成為亞洲最有發言權的國家,甚至他自己都認為韓國在亞洲乃至世界都是一個最優秀的民族,沒有之一。
事實上,這是眾多韓國政客心中由來已久的自大情節之一,在尹錫悅之前,韓國就曾經做過諸多「要面子被全球眾多國家恥笑」的行徑,遠的有02年的韓日世界盃的賄賂裁判令韓國男足取得了自己在世界盃歷史上最佳成績,最後被曝光以後遭全世界鄙視,尤其是西方國家。
除了這件事以外,韓國還想盡辦法把各種符合申遺的民俗節日能申的都申了一個遍,各種節假日彷彿都發源於韓國一般,甚至連我國長白山的主權都開始打起了主意。
但凡你去過韓國,走在首爾的街頭,隨處可見各種「全球最佳、世界最先進」這樣的宣傳標語,像我們國內稱呼華為遙遙領先這樣的詞語在韓國根本上不了檯面,如果華為這樣的企業是韓國本土企業的話,那估計被他們稱為宇宙第一都絲毫不為過。
因此這樣的認知感在韓國年輕人裡面也是普遍現象,有媒體在韓國街頭進行過調查,韓國年輕人中有接近百分之七十的人都認為自己國家生產的各種產品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不要說是中國得同類產品,就算是歐美的老牌同類產品都不如自家的好用,那種自豪感似乎溢於言表。
甚至在韓國年輕群體裡面,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人認為韓國是世界前五的強國,來到尹錫悅政府執政以後,「韓國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這樣的觀念更是開始植根於年輕人的腦海中,當然這樣的自大對於一個民族的認同感是好事,不過俗話說,凡事都要有個度,就連老祖宗都知道做事有度,超過這個度以後好事都變成壞事,不過遺憾的是,韓國人似乎不懂得這個道理。
事實上韓國也是有清醒的人,一位韓國首爾大學的教授認為,「韓國年輕人的自信確實存在過度的行為…」,不過他也同時表示,有時候正是這樣的特質會推動國家的發展,正是這樣的信念才令三星、現代這樣的企業逐漸發展正世界級企業。不過他似乎沒有意識到,但凡有一定規模的發展中國家,國內幾乎都有幾家國際知名企業,像我國的華為、印度的塔塔集團、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這些在不同行業內都是世界頂級的大公司,但是這些國家也不見得都是自大的國家。
更為誇張的是,在尹錫悅上台以後,韓國政府企圖在國際上取代中國的國際地位,成為國際的中心,這樣的言論在坊間已經被認為是不能用自信來形容,而是認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
韓國的國家實力真實情況
那麼誠如韓國人所認為的,自己國家的實力已經強大到可以取代中國的國際地位,甚至成為國際中心了,他們現階段有沒有這樣的實力?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不能否認一點是,韓國在經過近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以後,其國內的經濟實力在亞洲已經不容小覷,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其國內民眾的人均收入也比我國國民的人均收入要高,但是大家都知道,平均下來的數據,存在著諸多的水分。
就現如今的中韓兩國實力,中國還是可以輕鬆拿捏韓國不成問題,先從經濟層面來說,韓國國內的經濟支柱是對外貿易,其外貌的佔比超過國內GDP的一半,甚至在2022年的時候達到了百分之七十,這個比例是相當誇張的。
正是這些貿易給韓國經濟帶來的繁榮,不過他們忽視了一點,在這些外貿中,中國的買賣佔據了數據的四分之一,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我國給予韓國的GDP貢獻,要比美國和日本和韓國做生意加起來的貢獻還要多。
因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韓國在經濟發展上是依賴中國的,但是中國在缺少韓國這樣的生意夥伴後卻並懼怕找到替代者,而韓國一旦失去了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以外,放眼全球想找到一個替代中國市場的國家幾乎不可能,就沖這一點來說,韓國現在的實力在亞洲都能以對中國造成實際的影響,更不用說取代中國的地位,成為國際中心。
從軍事層面來說,韓國更是沒有實力可以取代中國的國際地位,縱觀現代戰爭史,韓國在戰爭中從來沒有獲得過真正的勝利,就算是在美國的加持之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也是敗下陣來,可能有不少網友表示,現今的韓國已經今非昔比,韓國的軍事實力已經得到巨大的提升。
不過即使軍事實力提升了想與中國相比還是處於下風,目前韓國國內的軍工製造業確實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他們所有的核心技術都還是西方國際提供,他們自己所謂的自研裝備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零部件都依賴於國外,就如近幾年在軍貿圈很火的韓國K2主戰坦克,儘管K2坦克被官方宣傳為韓國自主研發的國產坦克,但實際上其許多關鍵部件和系統都來源於其他國家。
K2主戰坦克的主炮120毫米L55身管滑膛炮,是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產品,與德國的豹2A7主戰坦克使用的是同款炮。此外,K2坦克的傳動系統雖然聲稱是韓國自主研發,但其性能並不如預期,仍然依賴於德國的技術,在電子系統和火控方面,K2坦克也大量採用了國外技術,其火控系統來源於法國的泰雷茲公司,自動裝彈機則是法國原裝,儘管如此,K2坦克在韓國國內被宣傳為「全世界技術水平最高」的主戰坦克。
這只是韓國軍工的一個縮影,這種核心技術掌握在他人手中的做法一旦到了戰爭時期,供應方產能跟不上,那麼吃虧的只能是韓國自己,其戰鬥力會大幅降低。
目前中國作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其全球的影響力韓國在短期內是難以超越的,無論是經濟層面、國內市場、國際影響力以及軍事實力與我國都不在一個層面上,韓國雖然具備一定的實力,但充其量在亞洲只是與日本、新加坡這樣的角色,甚至在國際上,其真實影響力可能還不如印度和沙特。
為什麼韓國人一直以來都有夜郎自大的心理?
其實從韓國的基礎條件來看,國土面積僅僅只有十萬平方公里,人口五千萬,這樣的條件連我國一個省都比不上,在整個亞洲都是一個小國而已,好在其經濟水平還算不錯,是一個中等偏上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其水平並不如中美日,就是這樣一個國家,為何會有如此夜郎自大的心理?
事實上,韓國並不是歷史悠久的國家,從建國至今也就七十餘年歷史,真正歷史悠久的是朝鮮,而韓國與朝鮮原本是一個國家,朝鮮族在歷史上是以溫和謙遜著稱,直到現在的朝鮮,他們還是有這樣的優點。
然而從朝鮮分離出來的韓國人,似乎已經沒有了這個特點,主要是韓國作為一個小國,北面有自己的同族世仇朝鮮,南面也有侵略過自己的對手日本,西面有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這樣的地理位置也就預示著想要生存下去,那自身實力必須要強大,其國內民眾對於國家的歸屬感與凝聚力則非常重要,於是韓國人也學朝鮮在國內普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久而久之,這樣的精神使得韓國人身上逐漸演變出了自大的心態。
但是這樣的心態其實是一種自卑和不安的集中表現,韓國如果是作為一個國家來說,其並沒有什麼歷史沉澱可言,畢竟其源自於朝鮮,而朝鮮文化又出自於中國,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韓國事實上沒有任何屬於自己的文化積澱,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加上必須要與朝鮮進行對抗,那麼自己應該要全方位超越朝鮮,因此韓國人只能用自大來掩飾自己目前的焦慮,只有這樣才能彌補自己內心的不安。
參考資料:
《韓國的「天下無敵」,只有在漢字中才能實現》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