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殘疾人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的特殊困難群體」。5月16日,第七次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
總書記曾指出,殘疾人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這次重要指示中,總書記明確提出殘疾人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這是對殘疾人作為社會大家庭平等成員的充分認同,對殘疾人主體作用和能力的充分肯定。
此次獲得「全國自強模範」稱號的北京延慶八達嶺鎮石峽村村民梅景田對此有深切的感觸。
身患聽力殘疾的梅景田,守長城一守就是近40年。去年,他和村民們收到了總書記的回信。信里,總書記也鼓勵大伙兒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我們身體殘缺了,但為國家出的力可不能缺。」梅景田樸實的念頭,是8500多萬殘疾人共同的心聲。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中國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也是每一個殘疾人朋友的夢」……
總書記的一次次溫暖勉勵,鼓舞著廣大殘疾人在逆境中追求進步、在殘缺中追求完滿,在新時代無比廣闊的舞台上施展才幹、成就夢想。
如今,越來越多殘疾人在各項事業中嶄露頭角。他們收穫的成績,總書記看在眼裡、掛在心上——
雲南殘疾村民張順東和妻子兩人加起來只有一隻手、兩隻腳,卻帶著村民一起踏出致富路,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曾深情講到這位村民;
視障運動員王躍在北京冬殘奧會賽場上的那句「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讓世界看到我」令人感動,總書記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專門引用了這句話。
今天,包括梅景田在內的200名殘疾人獲得「全國自強模範」稱號。他們中有為國爭光的殘疾運動員、有克服身體障礙科技助殘的腦癱科學家,還有堅守在平凡崗位的殘疾村醫、基層工作者。總書記在重要指示中對他們表示祝賀,並鼓勵廣大殘疾人「從自強模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積極追求人生夢想」。
這些身殘志堅的勇者是新時代不凡的追夢人。他們在同命運抗爭中迸發的生命之光,激勵著人們在奮鬥之路上無懼困難、無畏前行。
不可否認的是,相較於健全人,殘疾人的追夢之旅難免更多艱難坎坷。他們的生活冷暖、特殊需求,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殘疾人融入社會的重要保障,總書記視這一工作為「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標誌」,要求「高度重視」;
康復服務是增強殘疾人社會參與能力的重要途徑,總書記提出努力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
教育關乎殘疾兒童成長成才大事,總書記叮囑「特別是要關心關愛」殘疾兒童,強調教育的目光「要更多投向牆角處不起眼的苔花」……
在此次重要指示中,總書記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工作」,要求各級殘聯組織和廣大殘疾人工作者「努力做殘疾人信得過、靠得住的知心人、貼心人」。
在總書記引領下,新時代各項事業建設都把殘疾人事業納入其中,推動殘疾人真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參與者、貢獻者和享有者。
此次重要指示中,總書記提出「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
從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施行,到各項科技助殘產品加速湧現,再到殘健融合氛圍日益濃厚……近年來一項項實打實的扶殘舉措出台、一個個見得著的助殘成果落地,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有更完善的社會保障,有更寬廣的平台舞台,廣大殘疾人也必將能在這一壯闊的歷史偉業中寫下更精彩的篇章。
策劃:張曉松
主編:楊維漢、朱基釵
主筆:高蕾、魏冠宇
視覺:張愛芳、包昱涵
新華社國內部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