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4號晚上,趁著電影《哪吒》的票房突破100億,山東即墨拋出了關於江秋蓮的調查報告。
至此,持續了幾年的網路最大爭議事件可以告一段落了。
看完這份報告我就在想,一生經得起刨墳式審查的能有幾個人?
而且這種網友審查已經與捐助無關了,純粹是在訴諸仇恨。
說實話我都害怕,所以在官方證明她清白以後,我才敢說這些話。
當然了,現在依然有人不相信這份報告,這些人更不會有一絲歉意。
如果這些人承認自己被騙了,那不就等於承認了自己是傻子嗎?
我想把這起近幾年來最大爭議的互聯網事件的一些感觸,分享給大家。
第一個感觸,我建議大家要遠離這種群情
因為作為普通人,當你反應過來被流量兩頭吃的時候,你會被深深刺痛的。
我在網上多次刷到,但這是首次發聲。
這類流量事件,人性的善惡往往糾纏在一起,大多數人一旦
因為很多人自以為是做出了理性的邏輯判斷,但忽略了一個前提:
前提是,很多時候大家無法判斷信息的真實性。因此更願意相信自己的邏輯推導,從而做出執念判斷。
所以法律的事交給法律,因為法律很明確。
在法律以外,道德審判最終的勝利者,從來不是道德高尚的人,而是那群最不怕髒的人。
第二個感觸,我基本上不捐款。
基本上,不絕對。
如果是慈善組織的話我百分百不捐。
我看過太多令人寒心的案例,這幾年的像兒慈會大病救助,像藍天救援隊創始人內訌等多起公益慈善暴雷,讓人觸目驚心。
這些糟心玩意兒,讓捐贈人心疼的不止是錢,還有心理創傷。
當你發現自己傻呵呵被騙的時候,內心是憤怒的崩潰的不能原諒的。
第三個感觸,大家要看清楚這種披著高尚道德外衣的人性
曾幾何時,慈善在網上變成了神聖的不容置疑的偉大事件。
隨著短視頻的風靡,網上的大善人也越來越多。
但凡你敢在愛心人士的評論區里多問一句話,就會湧現出無數個道德水準高於常人的網友,用唾沫淹死你。
這幫人經常在網上展現自己的善良,他們喜歡把讚美熱淚盈眶的送給愛心人士。
還是這幫人,當發現愛心人士騙了人的時候,他們比普通人更為兇殘,恨不得要把曾經的膜拜對象生吞活剝嘍。
鄭州張廣兵愛心廚房,網友們從排隊捐贈到痛打落水狗,也就短短几天時間。
很多人前一天在視頻里還說,但行好事不問前程;隔天就開直播,暴跳如雷的要求退錢。
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
說了這麼多,我並不是在攻擊或者詆毀公益。
我認為公益是社會文明的標誌,是這個社會上一部分人的救濟手段。
大家都想幫助一個悲慘的人走出生活困境,但沒有人想捐出來一個大富翁。
我希望大家清醒認識到人性這種東西,一點兒都經不起考驗。
我們要祛魅,摘掉一切濾鏡,對公益慈善起到監督和監管的作用。
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公益的運行更健康,公益才能夠走的更遠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