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大家應該能看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及副總統萬斯的激烈爭執了。
大致過程就是特朗普和萬斯想當眾壓制一下澤連斯基,讓他乖乖地把5000億美元的礦產協定簽了,結果澤連斯基擺出一副地球球長的架勢怒懟兩人,最終雙方不歡而散,協定也沒簽,烏克蘭代表團就被轟出白宮。
聽說馮德萊恩等一眾親美歐洲官員對澤連斯基表示點贊,對於這些希望美國一直援助烏克蘭,讓烏克蘭大勝的派別來說,澤連斯基是幫他們出了一口惡氣。
但是別忘了,輸出歸輸出,請問烏克蘭別說軍費,還有社會基本運轉的費用以後怎麼辦?
以2023年為例,烏克蘭的政府總支出是約745億美元,佔gdp的比重是41.68%,比2022年的 39.84 %還高。
這個數字遠高於世界上130個國家的平均值16.14%,也高於之前烏克蘭的平均值(大約20%)。
而烏克蘭2023年的軍費是約648億美元,直接排進了全球前十,比法國還高!
僅憑烏克蘭自己,怎麼能拿出自己gdp四成左右的錢用于軍費等財政開支?
當然是因為還有美國和歐洲國家的援助。
據西方比如美國軍事智庫戰爭研究所披露,美國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援助給烏克蘭的總金額已經累計有1750億美元。
而歐洲——包括歐盟和歐盟以外的歐洲國家,援助烏克蘭的金額已經累計到了2041億美元。
當然其中有些是沒有到賬的。
即便把這三千多億美元折算到2022年到2025年這四年間,大家會發現,平均每年也有七八百多美元,也就是說,基本覆蓋了烏克蘭包括軍費在內的全部財政支出。
換句話說,是美國和歐洲國家的援助金額給烏克蘭軍隊的軍費開支,以及維持烏克蘭社會運轉的費用,可以看作是由西方援助的資金維持的。
有人可能要問了:
西方怎麼如此慷慨?
其實有一個事實別忘記了,那就是西方凍結了大量俄羅斯的資產。
總額說法不一,有的說3000億歐元,有的說3000億美元。
三年過去了,這錢哪怕只是存銀行吃利息,也有3000多億了。
這錢俄羅斯能不能要回來?
難說。
當年阿富汗被美國凍結的資產要回來沒有?
之前還有別的國家呢?
因此,特朗普嚷嚷要停戰的時機,實在是很微妙。
正好是西方撥款加上承諾撥款3000多億的時候。
有沒有這種可能,那就是:
特朗普覺得之前其實都是變相花的是凍結的俄羅斯的錢去讓烏克蘭和俄羅斯打仗。
反正不虧。
超過3000多億的時候。
那就是西方,尤其是美國要自掏腰包了,不划算!
偏偏這時候他很想表演一番,把不划算這事說得冠冕堂皇,好像別國虧欠他一樣。
於是變成了和澤連斯基的爭吵?
現在某些歐洲國家的政客對澤連斯基表示支持。
澤連斯基懟了特朗普,似乎也很爽。
那麼如果美國真的停止撥款。
是不是意味著歐洲國家要掏錢補足美國掏的那一部分?
一年也有幾百億美元,歐洲國家願意掏嗎?
他們掏的出嗎?
即便是按照現在西方援助烏克蘭的力度,烏克蘭的民生怎麼樣?
聽說美國老百姓看到自家通貨膨脹率不到10%就已經叫苦連天。
我查了一下,有兩個說法:
第一個,是世界銀行的數據。
說2023年烏克蘭的通貨膨脹率是12.8%。
另外一個有點驚人。
根據烏克蘭政府網站的顯示,2025年烏克蘭通貨膨脹率已經高達101.2%。
這個數據不僅僅是驚人,好像有點驚嚇了。
這裡截圖給大家:
烏克蘭通貨膨脹率
不知道烏克蘭老百姓看到101.2%的通貨膨脹率有何感想,最近是怎麼活過來的?
當然根據統計,烏克蘭更大的風浪也見過。
數據顯示,烏克蘭的通貨膨脹率最高點是1995年9月,是530.30%。
如果這筆錢以後讓烏克蘭自己承擔,那就更承擔不起了。
就算按2023年的軍費水準,如果按人均gdp來計算一下百分比的話,可知人均軍費1571美元,但烏克蘭人均gdp只有2207美元,也就是說烏克蘭每個人創造的財富里,有超過70%用於戰爭。
烏克蘭人出的起這錢嗎?
顯然不能。
澤連斯基就算贏了面子,里子怎麼辦?
幾百億的費用,誰來出?
有人要說,這是美國政府更迭引起的。
那麼請問了,
烏克蘭能左右美國政府更迭嗎?
顯然不能。
所以說,小國成為大國爭鬥的工具,是非常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