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編輯|朝暮古今
薩達姆作為伊拉克的前總統,他的一生被各種標籤貼滿:有人罵他是「暴君」,「戰爭狂人」,也有人稱他為「中東雄獅」。
其實這種言論也並非是空穴來風,因為哪怕是他最親密的情人哈澤爾,在面對薩達姆時也會直言:他是個令人恐懼的男人。
哈澤爾說,每次見到薩達姆,自己都感到十分恐懼,每次都嚇得雙腿直發抖......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文章部分情節可能存在虛構、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薩達姆的情人·】——»
曼西亞·哈澤爾出生在伊拉克一個普通的中產家庭。
從小,曼西亞就以其出眾的美貌而聞名,她那雙靈動的大眼睛和甜美的笑容讓人不禁想起好萊塢的傳奇明星奧黛麗·赫本,因此她常被親朋好友親切地稱為"小奧黛麗·赫本"。
1983年的一天,命運之輪悄然轉動。當時15歲的曼西亞·哈澤爾如往常一樣放學回家,卻不經意間遇到了正在視察的薩達姆的車隊。
當時48歲的薩達姆已經是伊拉克的絕對統治者,他威嚴的氣場和英俊的外表立刻吸引了少女的目光。
同時,曼西亞青春靚麗的容貌也讓薩達姆心動不已,薩達姆看到後,直接走向這個美麗的少女,和她進行了一番交流。
對於15歲的哈澤爾來說,愛情還是一個遙遠而美好的夢。
作為一個習慣於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的獨裁者,薩達姆決定將這個美麗的少女據為己有。
他不顧年齡差距,也不在意社會輿論,只遵循自己的慾望。
不久之後,一紙婚約被送到了哈澤爾家中。
這份婚約來得突然,沒有任何預兆,更沒有傳統的求婚儀式。薩達姆的警衛們態度強硬,不容置疑地要求哈澤爾家族接受這門親事。
曼西亞的父母起初試圖以穆斯林傳統婚禮為條件,希望能為女兒爭取一個體面的婚姻。
但面對獨裁者的權勢,他們最終不得不屈服。就這樣,曼西亞·哈澤爾成為了薩達姆的秘密新娘,開始了她作為地下情人的生活。
«——【·權利陰影下的矛盾生活·】——»
之後曼西亞被安排在了巴格達的市中心一座被高牆圍起來的豪華別墅中,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那時候的她是一個對愛情充滿幻想的小女孩,覺得只要有愛,其他的都不重要。
薩達姆的溫柔和慷慨,讓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戀。她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身邊有一個如此強大的男人,他能給她想要的一切。
薩達姆是伊拉克的最高領導人,他平時極少公開露面,總是行蹤神秘,但哈澤爾知道,他會在深夜悄悄來訪。
每次來的時候,他都會帶著幾張阿拉伯音樂唱片他走進別墅,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彷彿把白天的威嚴和忙碌都留在了外面。
這時候的薩達姆,沒有了政治面具,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
薩達姆還經常給哈澤爾帶一些小禮物,還會經常會抽出時間來陪伴她。
有時候,他會在深夜結束工作後,來到她的房間,和她一起喝杯茶,聊聊一天的見聞。
薩達姆對哈澤爾的家人也很好。哈澤爾的父親身體不太好,薩達姆把他送進了頂級的軍用醫院,那裡有最好的醫生和最先進的設備。
哈澤爾的哥哥也被提拔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職位,有了權力和地位。這些事情,哈澤爾都看在眼裡。她知道,這些都是薩達姆對她的愛。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哈澤爾的生活雖然沒有自由,但卻充滿了愛。她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她找到了一個能給她一切的男人。
但是慢慢的,哈澤爾開始感到十分孤獨。
因為薩達姆對哈澤爾的「溫柔」有著明確的界限,他不允許她與外人交談,彷彿她的聲音會泄露什麼重要的秘密。
連別墅的窗戶都被厚重的紗簾遮蔽,從外面看不到裡面,從裡面也很難看清外面的世界。
哈澤爾的世界被局限在這座高牆大院之中,她的自由被無形的枷鎖緊緊束縛。
她的生活變得單調而乏味。唯一的消遣就是蜷縮在沙發上,看著沒有聲音的電視節目。
«——【·喜怒無常的統治者·】——»
最重要的是,她開始對薩達姆產生恐懼了。
那天,薩達姆邀請她一同前往他的辦公室,哈澤爾沒有多想,便跟著他去了。
她以為只是尋常的事務,卻沒想到,等待她的是一場血腥的風暴。
當她踏入辦公室時,看到的是一片混亂。一名官員正跪在地上,瑟瑟發抖,而薩達姆則站在他面前,怒不可遏。
原來,這名官員在一份報告中犯了一個嚴重的失誤,而薩達姆認為這是不可饒恕的。
他突然大吼一聲,下令處決這名官員的全家。哈澤爾驚恐地看著這一切,她從未想過,薩達姆會如此決絕,如此殘忍。
薩達姆的眼神中沒有一絲憐憫,他的聲音冷酷而堅定,彷彿只是在下達一個普通的命令。
哈澤爾的雙腿止不住地顫抖,她感到一陣寒意從腳底升起,直透全身。她想尖叫,想逃跑,但身體卻像是被凍結了一般,動彈不得。
還有一次,一名警衛不小心說錯了一句話,薩達姆立刻暴怒,衝上去就是一頓拳打腳踢。警衛被打得滿地鮮血,而薩達姆卻毫不在意,只是冷冷地警告他,下次再犯,絕不輕饒。
從那時候起,哈澤爾的恐懼如影隨形。她開始意識到,薩達姆的暴虐並非只是傳聞,而是真實存在的。
哈澤爾開始意識到,之前她所依賴的「溫柔」其實只是一種幻象,她發現自己無法改變薩達姆,也無法改變他所構建的這個世界。
她只是他權力遊戲中的一枚棋子,被他隨意擺布。她的存在,只是為了讓薩達姆在疲憊的權力鬥爭中找到一絲慰藉,僅此而已。
«——【·從恐懼到解脫·】——»
1995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叛逃事件徹底改變了曼西亞·哈澤爾的人生軌跡。
她的哥哥蘇爾坦與薩達姆的女婿卡邁勒兄弟一同叛逃至約旦,企圖推翻薩達姆的統治。這一事件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伊拉克政壇引起了巨大震動。
儘管這次叛逃最終以失敗告終,薩達姆以"寬恕"為誘餌成功將卡邁勒兄弟騙回國內並予以處決,但這場風波的餘波卻波及到了哈澤爾。
曾經對她寵愛有加的薩達姆,此時已將她視為潛在的威脅。權力的陰影籠罩下,昔日的溫情蕩然無存。
薩達姆將哈澤爾交給情報機構嚴加審訊。在這段黑暗的日子裡,哈澤爾經歷了難以想像的痛苦。
她曾回憶道,薩達姆發狂時的眼神,讓她聯想到沙漠中飢餓的狼群,充滿了令人膽寒的狠厲。
這段經歷不僅讓哈澤爾對薩達姆產生了深深的恐懼,更讓她清醒地認識到,在薩達姆心中,權力的地位遠遠凌駕於她之上。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隨著美軍佔領巴格達,薩達姆政權迅速崩塌。
對哈澤爾而言,這意味著囚禁生活終於畫上了句號。她重獲自由,但內心的創傷卻難以癒合。
2006年,薩達姆被判處死刑並執行絞刑。對於這個曾經統治伊拉克近四分之一世紀的獨裁者的死訊,哈澤爾的反應頗為複雜。
她坦言,薩達姆的死讓她獲得了解脫,但那段經歷留下的陰影卻始終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戰後,哈澤爾選擇移居約旦,開始了新的生活。然而,過去的經歷深深影響了她的人生態度。
她拒絕了所有追求者,稱那次15歲時的邂逅,註定了她此生無法與薩達姆分割。
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反映了她內心深處對這段關係的複雜情感。
儘管薩達姆的死亡讓哈澤爾擺脫了身體上的恐懼,但她對這段感情的執念卻始終未變。
在她的回憶中,這段經歷既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又是最痛苦的噩夢。
薩達姆在她心中既是深愛的人,又是令她恐懼的魔鬼,這種矛盾的情感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她人生的獨特印記。
信息來源:南海網——15歲時初次見面 薩達姆前秘密情人講述10年地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