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被拘留起訴的韓國總統尹錫悅一天內出席三場庭審,刑事審判與彈劾審判雙軌並進,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據央視新聞報道, 20日上午,尹錫悅涉嫌內亂罪庭審預備庭及取消拘留必要性庭審在進行了70分鐘後結束。尹錫悅雖然出席了兩場庭審,卻沒有直接發表意見。
當地時間2025年2月20日,韓國首爾,韓國總統尹錫悅出席因其短期實施戒嚴而進行的彈劾審判第十次聽證會,地點為憲法法院。視覺中國 圖
針對刑事審判,內亂罪庭審預備庭是在正式庭審之前整理案件爭論焦點和證據的程序。據韓聯社報道, 審判庭決定於3月24日再舉行一次庭前會議,之後正式開庭審理。
在隨後進行的取消拘留必要性庭審上,尹錫悅方提出,檢方拘留起訴時間超過拘留期限,申請取消拘留。檢方當庭反駁,指出拘留期限是以天而非小時計算。法院表示,雙方如有需要,可在10日內提交意見書,將在深思熟慮後做出決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93條規定,如果拘留的理由不存在或已消失,法院應當依職權或根據檢察官、被告人、辯護人的申請取消拘留。如果拘留取消申請被批准,負責該案的檢察官可立即提出上訴。如果申請被駁回,韓媒預計尹錫悅方面將通過請求保釋來提出異議。
另一邊,彈劾案進入收尾階段。據央視新聞報道,韓國憲法法院20日宣布,將於25日下午進行總統尹錫悅彈劾案的最終辯論。從1月14日至2月20日,圍繞該案共進行了10次公開辯論。尹錫悅在20日的出庭辯論中,僅停留5分鐘。前國務總理韓德洙作為關鍵證人出庭,證詞與尹錫悅的主張截然不同。
尹錫悅的代理律師趙大鉉在庭上表示:「緊急戒嚴從一開始就計劃只持續半天,目的是警示國民。」 對於總統是否曾提及「戒嚴將在半天內解除」這一問題,韓德洙作證稱:「我從未聽過。」他補充說,宣布戒嚴後沒有收到總統具體的指示,兩天後有「貿易日」活動,通常由總統出席,「我好像聽到讓我代為出席之類的話。」
韓聯社報道指出,韓德洙的證詞引發了外界猜測,認為尹錫悅本就計劃讓戒嚴持續至少兩天以上。這與戒嚴只是「警告性」,計劃在半天內結束的說法相矛盾。在1月23日的庭審中,尹錫悅主張一號戒嚴令只是象徵性、形式性的。
此外,韓德洙還指出,當尹錫悅準備宣布戒嚴時,國務委員們「都感到擔憂並試圖勸阻」。對於前國防部長金龍顯稱「有國務委員支持戒嚴」的證詞,韓德洙直言 「據我所知,完全不是這樣。」
近期,憲法法院彈劾庭審對緊急戒嚴相關的人員進行問訊,還觸及彈劾案另一個核心爭議——關於尹錫悅在戒嚴期間是否指示軍方從國會拉出議員,以及是否下令逮捕政治人士。證人的證詞也受到尹錫悅一方的強烈質疑和反駁,戒嚴當晚的事實全貌目前尚未得到確認。
彈劾案公開辯論目前接近結束,但是尹錫悅一方的辯護內容以及不同證人的證詞存在較大分歧,圍繞戒嚴的目的和戒嚴行動的總統指示,各方說法陷入羅生門。韓國國際廣播電台近日報道稱,從目前情況來看,最快有可能在三月初宣判彈劾結果。如果彈劾案通過,尹錫悅將立即被罷免,若未通過將恢復總統職務。
去年12月3日,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6小時後戒嚴解除。今年1月19日,尹錫悅被正式逮捕。7天後,韓國檢察廳緊急戒嚴特別調查本部以「涉嫌發動內亂」拘留起訴尹錫悅。他自此被羈押在首爾拘留所收容樓中。在這段時間裡,尹錫悅通過與執政黨國民力量黨議員見面進行「獄中政治」,民間右翼保守勢力活躍,國民力量黨支持率逐漸回升,逼近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
韓國四家民調機構20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國民力量支持率為37%,共同民主黨為34%。下一屆總統人選方面,民主黨黨首李在明的呼聲最高,支持率為31%。而李在明違反《選舉法》案二審懸而未決,如果二審判決維持一審的有期徒刑,他將喪失議員資格,無法參加大選。目前,朝野雙方都在進行司法鬥爭,並與時間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