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廣水市的街頭,有一抹小小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11歲的蔣夢涵,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正坐在自己的攤位前,專註地書寫著春聯。她手中的毛筆如靈動的舞者,在紅紙上跳躍、旋轉,筆鋒所至,墨香四溢,不一會兒,一副筆勢行雲流水的春聯便呈現在眼前。
蔣夢涵從小就對書法展現出濃厚的興趣。那時候,她常常看著爺爺寫字,小小的她被毛筆在紙上留下的痕迹深深吸引。從去年寒假開始,蔣爸爸為了讓她有更多機會接觸外部世界,鍛煉自己,便鼓勵她在街頭擺攤寫春聯。蔣夢涵欣然答應,從此,她的寒假便與這熱鬧的集市和飄香的墨汁緊密相連。

每到擺攤的日子,蔣夢涵都會早早地起床,和爸爸一起準備好筆墨紙硯。來到攤位後,她認真地擺放好工具,將提前準備好的對聯模板一一展開。她小小的身軀坐在那裡,眼神中卻透著一股專註與堅定。
面對前來圍觀的路人,她絲毫沒有怯場,拿起毛筆,蘸上墨汁,便開始書寫。她的動作熟練而流暢,一撇一捺都寫得有模有樣,彷彿周圍的喧囂都與她無關。
「每天不一定寫多少對聯,有人定就去寫,掙的零花錢下學期可以花。」蔣夢涵笑著說。她的笑容純真而燦爛,讓人感受到她對這份「工作」的熱愛。雖然一副春聯只賣20元,但對於她來說,這不僅僅是賺錢,更是一種成長的體驗。平均一天能寫10

蔣爸爸在一旁看著女兒,眼中滿是驕傲與欣慰。他說:「孩子從小就喜歡書法,我們也一直支持她。這次讓她擺攤,主要是想讓她多接觸接觸外部環境,鍛煉鍛煉自己。」蔣爸爸深知,像他們這樣的普通家庭,孩子接觸外界的機會相對較少。為了讓女兒變得更勇敢、更開朗,以前寒暑假時,他會進貨一些牙膏、紙巾讓她去大街上賣,重點在於讓孩子感受與人交往的這個過程。

「有時候也擔心孩子寫多了會累,但孩子似乎有卯不完的勁,每次一擺攤就很興奮。」蔣爸爸心疼地說。所以,他會每寫
這些顧客中,有鄉親鄰里,也有熟人介紹後通過電話預訂的,還有些鄉親專門從隔壁鄉鎮開車趕來。大家都對蔣夢涵的書法讚不絕口,紛紛表示,這小姑娘寫得真好,比買的機器印刷的春聯有韻味多了。

如今,蔣夢涵在街頭擺攤寫春聯已經小有名氣。九派新聞聯繫到蔣爸爸時,還有 8 副提前預訂的春聯在排隊等候書寫。面對媒體的採訪,蔣夢涵熱情地和記者打起招呼,主動訴說著自己擺攤寫春聯時的收穫和感悟。她不再是那個性格靦腆的小女孩,通過一次次與顧客的交流,她變得更加自信、開朗。
蔣爸爸看著女兒的變化,感慨萬千。他說:「只有接觸到的事物多了,他們的見識才會更廣一點,以後碰到一些問題,才能不害怕不怯場。」他的教育方式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他沒有刻意追求孩子的成績,而是注重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在他的引導下,蔣夢涵不僅書法技藝日益精湛,還學會了如何與人溝通、如何面對困難。
未來,蔣爸爸計劃帶女兒去專業的書法協會學習請教,讓女兒的這份愛好持續保持下去。「如果條件允許,明年還會帶她繼續出攤。」蔣爸爸堅定地說。他希望女兒能夠在書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同時也能通過更多的社會實踐,不斷成長和進步。

在這個小小的攤位上,蔣夢涵用她的毛筆書寫著屬於自己的成長故事。她的故事,就像冬日裡的一縷暖陽,溫暖而明亮。她讓我們看到,一個孩子在興趣的引領下,在家人的支持下,能夠綻放出多麼耀眼的光芒。
而蔣爸爸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去思考和借鑒。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成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有機會接觸社會,鍛煉自己,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隨著寒假的結束,蔣夢涵又將回到學校,開始新的學習生活。但她在街頭擺攤寫春聯的經歷,將成為她人生中一段寶貴的回憶。那些與顧客交流的瞬間,那些書寫春聯時的專註時刻,都將激勵著她在未來的日子裡,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不斷前行。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蔣夢涵在書法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她的墨香將飄得更遠、更久。而她的故事,也將繼續在廣水市的街頭流傳,激勵著更多的孩子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去探索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