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每一次大規模戰爭的結束,都無可避免地重塑著國際秩序。一戰結束後,我們見證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登場;而二戰過後,美蘇爭霸則成為主旋律。
今時今日,俄烏衝突雖如懸崖上的冰錐搖搖欲墜,但這場歷經近三年的博弈未曾停止,那未來的國際秩序又會走向何方呢?
【俄專家米亞格科夫】
俄羅斯專家米亞格科夫曾大膽預測:俄烏衝突的勝利或將為俄羅斯創造一個絕佳的契機,與中國、印度一同打造一個可以支撐百年,甚至更久的新世界秩序。初聽此言,彷彿有些令人心生壯志,可細細琢磨,又藏不住那麼幾分理想化的浪漫主義。
不妨先把目光放在印度身上。俄羅斯試圖拉攏印度,可以說是為了防止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獨佔鰲頭。
不過,印度與美國之間那種頗具火花的關係同樣不容小覷,使得其在去美元化等關鍵議題上,總是與俄羅斯唱反調。再加上,中印邊界問題一直橫亘在兩國外交關係的前面,如鯁在喉。
【普京與莫迪】
而俄專家強拉中國參與其實也不難理解。俄烏衝突的爆發迫使俄羅斯轉向中國尋求支持,這一對昔日並肩作戰的盟友如今在經濟貿易、高科技領域以及外交上攜手並進。
尤其是在中俄擴大雙邊貿易和深化能源合作之下,俄羅斯有效緩解了因制裁而帶來的經濟壓力。然而,即便中俄關係如此密切,俄羅斯仍難言輕鬆。面對美國及其盟友步步緊逼的制裁,俄羅斯也只能依靠中國為其撐起一片外交緩衝區。
【俄軍】
但即使如此,俄羅斯的重構全球秩序的能力,已然受到衝突的嚴重掣肘。就目前情勢看,俄軍似乎難以通過純粹的軍事力量來終結這一衝突,相反,對話解決的可能性逐漸升高。然而,就算通過對話,俄羅斯能否得到滿意的結果卻仍然撲朔迷離。
印度方面,儘管在俄專家的計劃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當前與美國的親密程度顯然無法被忽視。這種關係不僅讓印度在某些議題上偏離俄羅斯的軌道,還在中印兩國之間埋下了不確定的地緣政治種子。倘若希望中俄印能夠形成一個穩固的聯盟,這些掣肘因素必將成為絆腳石。
【中俄印】
縱觀當下國際格局,中國似乎是唯一具備推動國際新秩序建立能力的國家。而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戰略看起來也最為可行。
這個方案提倡和平、合作、共贏,力求削減過去因戰爭,強加給國際秩序的不公平影響。通過各國間的合作,來推動持久和平和可持續發展。
歷史已經多次證明,單憑戰爭所確立的國際秩序,通常充滿了不穩定性與不平等。因此,企圖通過戰爭來改寫國際格局的念頭,註定要落入歷史的舊紙堆里。而我們該思索的是如何在維護和平的前提下,共同尋找那條在紛亂中顯現的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