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開表示,聯合國管理混亂,不做自己的工作,美方已經在重新審查美國加入聯合國的必要性。
作為上一任期在疫情期間和中東問題和自己打擂台的對手之一,剛剛上任的特朗普決定不留情面,老賬新賬一起算,不再單幹世衛組織了,要連著聯合國聯大也一起diss。
按理說,剛剛重返白宮,美國未來對外干涉的規劃,幾乎離不開聯合國的「幫助」。
不管怎麼樣,先穩住聯大對共和黨政府的肯定、繼續確立美國在安理會的強勢地位,應該才是特朗普要做的事。
可他上來就撒潑打滾,反覆批評聯合國未盡職責,現在都準備「退聯」了,如此隨意、激動,恐怕原因離不開以下幾點:
首先就是會費問題,從時間節點來講,其實是聯合國「先動的手」,在周五於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克里斯蒂安·林德梅爾表示:
美國尚未支付應該繳納的約1.3億美元2024年分攤會費,同時世衛組織也尚未收到2025年的會費,美國既然決定於明年1月徹底退出世衛組織,那這兩年的會費必須結清。
這無疑觸動了「懂王」敏感的神經,按照他的說法,2016年鬧著退出的時候,世衛組織只向美國要3900萬美元的會費;
現在「獅子大張口」,直接到1.3億美元,如果交了,豈不是否定了過去的自己,所以必須「抗爭」,「群」退定了,錢是一分都不給。
其次,疫情期間聯大和世衛組織多次指責美國政府抗疫不力,放任疫情肆虐,這成了特朗普輸掉2021大選的直接導火索之一。
對於「懂王」這種睚眥必報的人來說,此仇不報以後還怎麼在民主黨面前威風?
最後,聯合國在俄烏問題、巴以問題上的功能弱化、無法扭轉局勢,成為美國架空甚至放棄聯合國的主要動機。
當前,在加沙一片廢墟的狀況下,巴以問題仍在朝著最壞的方向急劇惡化。此外,危機還在朝敘利亞和黎巴嫩不斷外泄,儘管現在局勢在朝著以色列和西方想要的結果邁進:
哈馬斯被壓制、真主黨寸步難行、敘利亞親俄勢力崩塌、伊朗的什葉派新月被斬斷。
但聯合國在這一過程中,並未幫到西方勢力什麼忙——雖然也並未幫到支持和平穩定的另一方;反而讓吼天吼地、歇斯底里的以色列,徹底成為了聯合國多數國家眼裡的「新納粹」。
在俄烏問題上就更不用說了,別說聯合國,現在俄烏局勢,歐盟都插不上話了,只有美俄烏三國自己能決定未來局勢走向。
總之,聯合國未能為當前區域局勢的發展帶來任何有利影響,在特朗普眼裡,反而成了「中俄聯合發展中國家指責西方的窗口」。
作為積極擁抱孤立主義的特朗普政府,自然也就不再看重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美國已停止對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的資助。
此外,作為遏華手段之一,怒懟聯合國的時候,特朗普也不忘帶上中國。
其始終認為美中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繳納的會費不成比例,還強調如果中國增加其繳納的會費,也許會考慮讓美國重新加入世衛組織。
也許在特朗普這種商人的眼裡,聯合國會費美國22%的比例確實高了。
但要知道的是,從1945年聯大成立以來,聯合國幾十年來多數情況下,其實都在為美國領導的西方體系的利益服務,甚至可以說就是為美國利益而服務。
聯大也好、安理會也好,都是美國過去在維護全球霸權、推行全球化等手段上最有效的依託,美國通過聯合國明面、暗面攫取的利益,遠遠超過每年這些微不足道的會費。
如果特朗普覺得自己是冤大頭,不妨看看排在身後的中國和日本,兩國加起來佔總會費比例接近27%,就算是中日飛速發展的這幾十年,兩國何曾有過美國在聯大的地位。
抽象政治的背後,是美國衰落、孤立的陰影,要說拜登這個人有什麼優點,那就是他在美國未來的出路上,是思路明確的,主打一個物盡其用,而非自絕於天下。
美國兩黨對美國票倉的內耗,實際上一直都是國內政治的內耗,在維護美國核心利益這一點上,拜登在對外政策的實施上,其實強於特朗普。
在國內經濟問題上雖然一直在走抽象路線,但仍可窺見一張產業復興的布局,而現在美國國內還沒再次偉大呢,特朗普就大行孤立主義。
由此可見,美國離徹底喪失經濟話語權和政治話語權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如果特朗普繼續得寸進尺,網路上建議聯合國總部搬遷到中國的事情,未必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