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關於美國國際開發署上了國外熱搜,關於這個機構是幹嘛的,肥鵝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詳細描述過,在這裡就不再贅述。咱今天就聊聊這個機構對烏克蘭媒體的影響。
在烏克蘭,90%的媒體機構依賴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資助。而當特朗普政府宣布關停這一機構後,一些烏克蘭當地媒體隨後宣布暫停活動,正在尋找替代方案。
「在 slidstwo.info,我們80%的預算都受到了影響。」這家位於基輔的「獨立調查媒體」的首席執行官和聯合創始人安娜·巴比內茨坦言道。
安娜·巴比內茨說:「這種暫停的風險在於,它可能會為尋求改變這些媒體的編輯方針和獨立性的其他資金來源打開大門。一些媒體可能會被商人或寡頭關閉或收購。我認為俄羅斯資金將進入市場。當然,政府的宣傳也會加強。」
所以說,你們從烏克蘭發布的新聞中聽到的一切都是來自美國資助的宣傳!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的新聞機構利用他們作為消息來源,把烏克蘭軍隊吹得天花亂墜。
在肥鵝看來,這條新聞生態鏈很有趣1. 美國國際開發署向《基輔獨立報》提供資金;2.《基輔獨立報》用匿名消息來源撰寫一些宣傳報道,例如關於朝鮮軍隊參戰的報道;3. 美國國際開發署付錢給《政治報》;4.《政治報》大肆報道渲染庫爾斯克存在北朝鮮人,並使用《基輔獨立報》作為消息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就是不怎麼看美國的老劉」、鳳凰網主編呂某某和他屬下唐駁虎在內的簡中烏友們特別喜歡引用上述幾家媒體的報道。大家覺得有沒有這種可能,即這些簡中烏友得到了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資助呢?
最後給大家看個有意思的新聞:
有一種打臉叫陳衛華式打臉,有理有據且一針見血!
中國日報社歐盟分社社長陳衛華髮文稱:「如果你對為什麼英國廣播公司(百年老字號造謠媒體)在中國的記者這些年來一直在抹黑中國並談論 bs 有疑問,你現在可能會找到答案。他們都被cia/mi6收買了。」
在馬斯克揭了美國國際開發署的畫皮後,美國國際開發署現在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而且是特朗普為首的美國政府帶頭喊打。
美國國際開發署是cia的幌子、全球狗糧遠程投喂中心……
簡中網路上的那些美國遠程畜牧業的產物成了餓殍遍野的玩意兒,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因為斷糧了耶。
下圖是美國國土安全部官方賬號發文:最新消息,英國廣播公司(bbc)用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錢運作。2023年至2024年,美國國際開發署就向bbc捐助了超過了300萬美元,成為該媒體的第二大捐助者。
下圖是臭名昭著的「陰間濾鏡」的創作者——英國bbc駐華記者stephen mcdonell。2018年至2019年,他在香港街頭十分活躍。
(2025年2月7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