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2025年01月22日06:50:35 國際 9167

我國的光伏等產品又遭受歧視性待遇?

2024年,歐盟議會以555票贊成、6票反對和45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禁止強迫勞動法案》。雖然法案沒有針對特定國家和行業,但光伏、新能源汽車等產品包含其中,實際上歐盟是想以「強迫勞動」為由,限制中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為本國製造業爭取時間。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新法規落地,全面禁止強迫勞動產品

歐盟理事會宣布,《禁止強迫勞動法案》已獲得議會通過,在正式公布後的第二日生效,該法案自2022年就開始提議,直到2024年正式投票通過。

該法案從生效起三年後,歐盟市場將全面禁止任何涉及強迫勞動的產品流通,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都將受到嚴格的審核與管控。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歐盟一份新聞稿中表示,根據法案規定,如果產品涉及第三國,歐盟委員會或成員國將調查該產品的供應鏈。

核查其中是否存在強迫勞動的情況,如果調查結果確認存在類似情況,歐盟有權要求該產品退出歐盟市場,並在歐盟邊境予以沒收。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這就意味著,只要產品的相關產業鏈只要存在「強迫勞動」的情形,歐盟就有權沒收。至於沒收後如何處理,就不是生產商有權過問的了。

不得不說,這真是歐洲人的祖傳技能,明明可以直接搶的,卻還要煞有其事地出台一個法案,讓搶劫也變得名正言順有法可依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歐盟議會甚至還要求歐盟委員會起草一份報告,直接列出可能存在強迫勞動的特定國家或區域,以及相關的經濟部門清單。

只要是從這些國家地區來的產品,基本要展開調查。至於最終的調查結果,解釋權當然是在歐盟手中,說你是強迫勞動那就是強迫勞動。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為進一步落實新法案,歐盟將設立一個新的「強制勞動」網站,及時更新指導方針、禁令信息、風險領域和相關資料庫。

同時,網站上還會公開有效證據,提供舉報介面,方便歐盟及各成員國搜集線索,針對相關產品展開調查。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該法規的適用範圍非常廣泛,不僅涵蓋產品製造過程,還包括供應鏈的所有環節,從原材料開採到運輸和加工這整個過程。

無論產品是哪裡生產,只要從原料到產成品的整個過程中存在強迫勞動現象,都會被視作違反歐盟新法案,然後遭到歐盟處罰。

雖然歐盟宣稱該法案並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行業,不過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還是無可避免地傾向於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全面領先歐洲,中國企業面臨風險

光伏和新能源汽車兩個領域,我國雖不敢說遙遙領先,但絕對比歐洲要強大得多。在自己的弱勢領域,一直倡導市場經濟的歐盟,也用上了政府干預的手段

光伏產業的供應鏈來源複雜,並且全球化程度非常高,從硅料提純到組件製造,涉及很多行業和國家地區。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整個產業鏈涵蓋不同的國家,自然會實行不同的勞動標準,但現在歐盟出台新法案,就是要強行推廣歐盟的標準,否則就是「強迫勞動」不準進入歐盟市場

我國的光伏產業全球領先,相關的企業處境卻不是高枕無憂,一方面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另一方面還受到類似歐盟新法案這樣的貿易保護主義影響,海外市場被蠶食。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歷史並不長,幾十年起起落落的發展歷程,成為中國企業從被打壓到全球領先的縮影。

1997年,「中國光明工程」造就了第一批光伏企業,到2005年初具規模的光伏企業集體出海,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當時,我國是全球最大光伏製造商,有11家光伏企業在美國上市。不過在這個繁榮景象的背後,是我國光伏產業的受制於人。

90%的原材料依賴進口,90%的產品出口到歐美國家,90%的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國手中。隨著歐美的刻意打壓,原材料價格暴漲,我國光伏產業哀鴻一片。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2007年,國產多晶硅技術獲得突破,此後幾年我國光伏產業鏈迅速本土化,擺脫歐美鉗制後,我國光伏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強。

到2011年,我國光伏組件產量達24.3gw,佔全球總產量的66%,歐洲51%、美國86%的光伏組件來自我國。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全球光伏總需求量是有限的,中國光伏迅速崛起的時候,擠占的自然是歐洲和美國的市場。歐洲光伏產業遭受重創,美國排名前三的光伏企業全部破產。

本土企業受到巨大衝擊,歐美不顧事實強行認定我國光伏存在傾銷行為,相繼啟動反補貼調查並徵收高額雙反稅。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面對歐美刻意打壓,我國自然也不會無動於衷,2012年出台了相關補貼政策,推動我國光伏產業穩定發展。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現在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已經反攻歐洲,將傳統大牌燃油車品牌按在地上摩擦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新能源汽車領域,美國還有一個特斯拉,歐洲連一個能打的企業都沒有,只能眼睜睜看著我國新能源品牌將這一塊市場瓜分殆盡

技術不夠法案來湊,正面剛不過只能在背後下黑手,但這樣的貿易保護主義,真能促進歐洲相關產業發展嗎?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觀點不一,歐洲內部陷入分歧

新法案出台後,針對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歐盟內部的意見也不一致,畢竟有競爭才有發展壓力,有發展壓力才有創新的動力,一味保護未必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新能源產業必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歐盟內部也有人認為,在發展落後的情況下,歐洲不應陷入貿易保護主義的陷阱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與其考慮對光伏、新能源汽車進口採取限制措施,不如正視相關產業對中國的依賴,立即著手打造自己的產業鏈。」歐洲很多有識之士堅持這一觀點。

雖然貿易保護能在短期內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長遠來看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並無好處。雖然類似的方式在中國取得過成功,但在歐洲未必適用。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因為整個歐盟都不具備中國的產業環境,更沒有勤勞的產業工人,當中國人一天三班倒忙著追趕全球最高水平時,歐洲工人更多的心思則放在了罷工爭取更多福利上,這就是中歐的本質區別。

對於剛頒布的法案,產業製造商和政策制定者之間,已經出現了分歧。製造商認為,歐洲想要部署新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資產,就不可能完全脫離進口。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在進口的同時大力發展歐洲自己的產業鏈,良性的競爭才能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在為控制碳排放量而努力,歐洲在這方面壓力巨大。

雖然中國佔據著太陽能電池板的主導地位,但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逆變器生產,歐洲也佔據著重要地位。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使用中國的太陽能面板,也能提升歐洲自己的逆變器產銷量,如果杜絕中國產品,逆變器的銷量也必將受到影響,而這又會影響相關產業發展。

但歐盟委員會的決策層則堅持認為,通過新法案限制產業相關產品進口,可以有效推動歐洲內部企業的發展。

但這種依靠行政力量強行干預市場運行的手段,顯然不符合市場經濟原則,雙標的歐洲就是如此雙標。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中國產業飛速發展,有底氣應對

無論歐洲是支持還是反對中國光伏、新能源汽車產品進入,這無關決策者的喜好,最深層的原因在於爭奪市場。

光伏作為新能源的重要發展方向,無論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而中國在行業中影響力最大。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對於歐美等國來說,中國產品大量湧入,擠占的是本土企業的市場空間。這也是美國和歐洲拚命打壓中國產品的根源所在。

中國企業面對嚴苛的市場環境,努力求生存求發展,並最終適應了最不利的市場環境。也正是環境所迫,讓中國企業有了應對歐美製裁的底氣。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憑藉著產業鏈優勢,中國光伏產品具備更先進的技術和更有競爭力的價格,面對歐美設置的重重關卡,依然有能力殺出重圍。

另外,雖然歐洲出台了新法案,但全面停止涉嫌強迫勞動的產品,還有三年的緩衝期。這是歐盟留給自家企業的緩衝時間,自然也讓我國企業有足夠的時間想辦法應對。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我國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那可是有強大的數據支撐的,2021年,12家中國光伏企業的出貨量,佔據全球75%以上的份額。

2022年,當外國企業努力追趕的時候,我國光伏產業又率先進入技術更迭期,多種轉化效率更高的電池被推向市場,歐美企業再一次落後。

歐盟又搞事!「禁止強迫勞動禁令」通過,光伏新能源車可能被扣押 - 天天要聞

歐盟通過各種手段打壓我國光伏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也遭遇同樣命運,焉知我國不會出台更多刺激政策?就怕歐盟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烏克蘭制裁中國8家企業,結果扭頭髮現:寮國朝鮮卻出兵援俄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制裁中國8家企業,結果扭頭髮現:寮國朝鮮卻出兵援俄

烏克蘭戰場上節節敗退,前線缺人缺彈,局勢一天比一天焦灼。澤連斯基政府沒先想辦法穩住局勢,先對中國企業動手了。三個月八家中企被制裁,理由是「援助俄羅斯」。問題是這話沒證據。同時中國的兩個鄰國,朝鮮、寮國卻真刀真槍地在支持俄羅斯。
商務部:已部署開展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俄外交部:俄美願恢復經濟等領域直接交流;特朗普政府將禁止非法移民子女參與學前教育項目|早報 - 天天要聞

商務部:已部署開展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俄外交部:俄美願恢復經濟等領域直接交流;特朗普政府將禁止非法移民子女參與學前教育項目|早報

【今日推薦】 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2%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關於2025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通知》明確,從2025年1月1日起,為2024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24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2%。此次調整是綜合考慮...
石破茂:如果美國覺得日本既然依賴就要言聽計從,那可不能讓人這麼小瞧 - 天天要聞

石破茂:如果美國覺得日本既然依賴就要言聽計從,那可不能讓人這麼小瞧

【環球網報道】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10日在一檔電視節目上表示,在安全保障和能源等領域,日本「必須要擺脫依賴美國,追求獨立自主」。日本首相石破茂10日做客日本富士電視台節目。此前一天(9日),石破茂在一次街頭演講中表示,日本政府與美國政府之間的關稅談判「是場賭上國家利益的戰鬥,怎麼能忍受...
奈及利亞第一個女火車司機:男人能做的,女人能做得更好 - 天天要聞

奈及利亞第一個女火車司機:男人能做的,女人能做得更好

中國外文局主辦的第二屆蘭花獎頒獎典禮10日在北京舉行。奈及利亞第一位女火車司機白楊榮獲「友好使者獎」。近年來,隨著中非合作日益密切,白楊打破陳規、在中國公司實現人生價值的故事已經多次受到中國媒體報道。不過,這次獲得蘭花獎,還是她第一次在中國榮獲如此高規格的獎項。「我本來不知道自己得獎了。這次我來中國已...
聯合國女官員批評以色列而遭美製裁 - 天天要聞

聯合國女官員批評以色列而遭美製裁

聯合國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弗蘭切絲卡·阿爾巴內塞10日譴責美國對她施加制裁,並表示不會因美方制裁而放棄維護正義與國際法。阿爾巴內塞當天接受卡達半島電視台採訪時說,她因在巴以問題上批評以色列而遭美國制裁,美方此舉令她聯想到「黑
小樹林里接頭的「黃金美差」 男子「洗白」贓款淪為電詐幫凶被判刑 - 天天要聞

小樹林里接頭的「黃金美差」 男子「洗白」贓款淪為電詐幫凶被判刑

坐在僻靜小樹林的長凳上接頭,一天之內完成四次交易,背走總計54斤、價值逾2000萬元的黃金,事後還能坐收「好處費」——這看似輕鬆的「美差」,最終卻將他們送進監獄。日前,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普陀區檢察院」)審查起訴的一起運送黃金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
盧克文:美國對8個國家加征關稅,巴西最多,菲律賓最少 - 天天要聞

盧克文:美國對8個國家加征關稅,巴西最多,菲律賓最少

美國又一輪加征關稅來了,其中巴西加征關稅50%、斯里蘭卡加征關稅30%、伊拉克加征30%、利比亞加征關稅30%、阿爾及利亞加征關稅30%、摩爾多瓦加征關稅25%、汶萊加征關稅25%、菲律賓加征關稅20%。從中可以看出巴西最多,菲律賓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