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窗口徹底關閉,普京看穿特朗普,西方疲軟成俄羅斯最大籌碼

2025年07月10日12:00:13 國際 6471

7月9日,《紐約時報》報道稱克里姆林宮決定徹底「無視」特朗普關於結束俄烏戰爭的呼籲。該報道援引兩名接近俄羅斯高層的消息人士稱,普京不再把修復美俄關係當作當前優先事項,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目標不會因特朗普的外交姿態而有所調整。

過去幾個月,儘管華盛頓與莫斯科之間恢復了部分熱線聯繫,特朗普也曾數次釋放「願調停戰爭」的信號,但克宮始終保持低調回應。直到此次明確表達「不為改善對美關係而讓步」的立場,才宣告俄方態度的實質性轉變。

表面上,俄美領導人確有過數次通話以及一系列「間接接觸」,但特朗普提出的調停方案始終未形成具操作性的路徑:普京對特朗普的期望,從「可能幫助削弱西方陣線」,逐漸變成「無力改變烏克蘭態勢的變數」。最終,莫斯科決定收回對華盛頓方向的任何幻想。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語調平靜,卻話裡有話:「我們對此持平靜態度,我們期待與華盛頓繼續對話。」顯然在這場戰爭的牌桌上,特朗普已被俄羅斯視為食之無味的雞肋。

停火窗口徹底關閉,普京看穿特朗普,西方疲軟成俄羅斯最大籌碼 - 天天要聞

普京的信心源自何處?

普京之所以敢於徹底撕破對特朗普的期待,本質在於其對戰場形勢的判斷。

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的兩位克宮消息人士看來,俄軍在東部戰線尤其是哈爾科夫-盧甘斯克方向的持續推進,使普京認為烏軍已進入「系統性疲弱」階段。換句話說,克宮押注未來幾個月將迎來決定性突破。

從6月至今,俄羅斯國防部連續宣布奪取頓涅茨克多處陣地,並公開展示空天軍對烏軍後勤設施的精確打擊效果。在克里姆林宮看來,這些戰果雖不劇烈,但足以建立「局部壓倒性優勢」的心理預期。

不過,來自西方的戰場評估則提供了另一種圖景。據英國國防部7月初簡報,俄軍夏季攻勢推進緩慢,部隊在哈爾科夫方向受制於補給瓶頸與工事密集,僅在小範圍取得戰術突破。美國戰爭研究所(isw)更指出,俄軍的兵力部署呈現出「拉長戰線、資源攤薄」的疲態,難以在短期內形成戰略性衝擊。

也就是說,普京的樂觀判斷在戰術層面有其支撐,但在戰略層面仍未擺脫「消耗戰泥潭」。戰果放緩的現實與強硬姿態之間,反映的是一種被迫的戰略防禦轉化為主動敘事的技巧:即便攻勢遲滯,也要維持心理壓迫。

俄對西方賭局

普京之所以敢於「無視特朗普」,還有一層更深的算計:戰爭的勝負或許最終不取決於烏克蘭戰場本身,而取決於西方是否有能力動用金融與能源武器真正打擊俄羅斯。

西方智庫csis在近期報告中指出,若想在2025年底前迫使俄羅斯收縮戰線,西方僅需完成兩件事:其一,動用凍結的3000億美元俄羅斯央行資產支援烏克蘭軍政體系;其二,全面中止對俄能源進口,切斷其戰爭財政根基。

看似簡單的「雙錘」,卻遲遲未能落地。歐盟成員國內部分歧嚴重,德國與法國分別對動用俄資產持保留意見,擔憂引發國際金融法律連鎖反應;而義大利、匈牙利等國則強烈反對能源「自絕供應」。與此同時,g7國家雖口頭支持「制裁升級」,但在實際執行上頻頻後退。

對克里姆林宮而言,這種裂縫正是最寶貴的緩衝。普京深知,西方即使技術上具備擊垮俄羅斯經濟的能力,政治上卻難以形成合力。哪怕特朗普重啟制裁工具,若g7內部無法同步執行,俄羅斯依然有迴旋空間。

在這一賭局中,普京下注的是西方疲勞、內部妥協、金融法治的「自縛手腳」。只要這三張牌未被打破,他就有信心把戰爭拖入資源比拼的長周期,最終壓垮烏克蘭的政治耐力。

時間是武器還是風險

克里姆林宮的算盤已經擺明:外交博弈已讓位於資源戰爭,普京無意為特朗普個人的政治劇本配合出場。戰場將決定烏克蘭未來,而非白宮電話中的空談。

然而,這種對時間的押注也隱含巨大風險。俄軍當前攻勢已暴露出補給難題與兵員疲勞,若烏克蘭獲得新一輪西方資金與裝備註入,俄方前線可能面臨反壓。與此同時,特朗普雖未實際加碼制裁,但其政策立場並不穩定,一旦美方政局動蕩或對俄強硬派壓倒其顧慮,俄羅斯仍可能面臨新一輪衝擊。

對烏克蘭而言,時間則更為緊迫。財政赤字、軍力損耗、民眾信任,每一項成本都在疊加。而普京的決斷,則將所有風險轉嫁到基輔的抗壓能力上——他押的是對方先崩,不是自己先停。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白宮:洪水是「天意」,網友:還有同情心嗎? - 天天要聞

白宮:洪水是「天意」,網友:還有同情心嗎?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7日在記者會上說,得克薩斯州致上百人遇難的洪水是「天意」,「不是政府的錯」。這一說法遭到眾多美國網民批評。7月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出席記者會。
特朗普:他們非常壞,必須付出代價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他們非常壞,必須付出代價

美國總統特朗普9日談及中央情報局(CIA)前局長約翰·布倫南和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詹姆斯·科米正接受調查時表示,他們非常不誠實,可能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德州洪災造成119人遇難,另有170人失聯,州長避談追責問題 - 天天要聞

德州洪災造成119人遇難,另有170人失聯,州長避談追責問題

2025年7月4日凌晨,突如其來的暴雨席捲美國德克薩斯州中部地區,瓜達盧佩河因短時強降雨迅速暴漲,最終決堤而出,湧入村莊、街道和營地。綜合法新社、美聯社7月10日消息證實,短短數日之內,這場災難已造成至少119人遇難,另有超過170人失聯。
關於東盟與中日韓合作,中方提出四點建議 - 天天要聞

關於東盟與中日韓合作,中方提出四點建議

王毅出席東盟與中日韓外長會2025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吉隆坡出席東盟與中日韓(10+3)外長會。王毅說,10+3合作機制建立以來,持續強化危機應對能力,推進經濟一體化進程,合力打造發展新動能,各領域合作成效顯著,
廣東兩輪清淤破1億立方米 - 天天要聞

廣東兩輪清淤破1億立方米

清理水塘14686個、農田灌排溝渠15562公里、河道7067公里,超45萬人次參與,清淤總量5051.3萬立方米……7月10日,記者從廣東省河長辦獲悉,2024年10月以來,廣東全省掀起了第二輪冬春時節水塘河道清淤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