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碩士在北京工作受挫後,回河南老家做油漆工,月薪2千,直言:掙得少心自在

2025年01月13日18:00:36 國際 4195

擺爛還是坦然接受!2011年,北大碩士蘇黎傑在北京工作受挫後,選擇回河南老家,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竟然當起了油漆工,她坦言:「掙得少心自在,生活很踏實。」

北大碩士在北京工作受挫後,回河南老家做油漆工,月薪2千,直言:掙得少心自在 - 天天要聞


2011年,南陽街頭,一些人在一個油漆工的背後議論紛紛,這個33歲的女人,頂著北大碩士的光環,卻干起了和專業八竿子打不著的油漆工。


有人說她「讀書讀傻了」,有人說她「腦子進水了」,更多的是惋惜和不解。


或許多年前的他們,誰也想不到,這個「別人家的孩子」,會在未來做起油漆工的工作。


1978年,蘇黎傑出生在河南南陽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陪伴她最多的,是書本和夢想,她從小就有一個「北大夢」,想要去最高學府,體驗另一種人生。


從重點初中到南陽一中,蘇黎傑一路披荊斬棘,是老師眼中的「好苗子」,是親戚朋友口中「別人家的孩子」,高考時,她信心滿滿,卻在考場上意外失利,與北大失之交臂。


可是蘇黎傑並未因此而放棄自己的「北大夢」,而是選擇「曲線救國」,先進入距離家較近河南大學讀書,然後報考北大的研究生。


四年間,蘇黎傑幾乎斷絕了一切娛樂活動,一心撲在學習上,最終在2002年,成功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研究生。


那一刻,蘇黎傑熱淚盈眶,她終於站在了夢想的起點,準備迎接屬於自己的輝煌,然而,現實很快給蘇黎傑潑了一盆冷水,北京的繁華背後,是激烈的競爭和殘酷的現實。


北大碩士的光環,並沒有為蘇黎傑敲開理想工作的大門,畢業後,她輾轉於各大招聘會,卻屢屢碰壁,高強度的工作讓她難以適應,複雜的人際關係讓她無所適從,蘇黎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北大碩士在北京工作受挫後,回河南老家做油漆工,月薪2千,直言:掙得少心自在 - 天天要聞


「難道我努力了這麼多年,就為了過這種生活嗎?」蘇黎傑無數次問自己。


她曾在北京一所三本院校短暫工作,也曾在《新京報》實習,也都做出一定的成績,但都無法找到歸屬感,2009年,在經歷了公務員考試的失敗後,蘇黎傑徹底心灰意冷。


七年的北漂生涯,換來的卻是滿身疲憊和一腔孤勇,蘇黎傑決定離開這座讓她愛恨交織的城市,回到家鄉,重新開始。


回到南陽後,蘇黎傑並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學歷成為了一種負擔,周圍人的聲音不斷響徹在她的耳邊,北大畢業,怎麼著也得找一個體面切工資高的工作。


就在蘇黎傑感到迷茫的時候,她偶然間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油漆工培訓班的招生信息,這個看似與她格格不入的職業,卻意外地觸動了她。


「為什麼一定要找一份『體面』的工作呢?難道只有坐在寫字樓里,才算是成功嗎?」蘇黎傑開始反思。


在周圍人的質疑和嘲諷下,蘇黎傑不顧一切的報名參加了培訓,她脫下光鮮亮麗的外衣,換上沾滿油漆的工作服,從最基礎的刮膩子、刷牆面開始學起。


剛開始,蘇黎傑也感到不適應,繁重的體力勞動,讓她腰酸背痛,刺鼻的油漆味,讓她頭暈噁心,可是在份工作下,她看著整潔的牆面之下,沒有那麼多的勾心鬥角,只有最簡單的工作,就這樣,她堅持了下來。

北大碩士在北京工作受挫後,回河南老家做油漆工,月薪2千,直言:掙得少心自在 - 天天要聞


在與工友們的相處中,蘇黎傑逐漸放下了「北大碩士」的包袱,學會了與人溝通,與人合作,她發現,即使是看似平凡的油漆工,也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也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價值。


如今,蘇黎傑已經成為了一名經驗豐富的油漆工,她帶領著團隊,穿梭於城市的各個角落,用手中的油漆,為一棟棟建築增添色彩。


曾經的「北大夢」早已被她放下,取而代之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工作的敬畏,她不再糾結於學歷和身份,而是專註於眼前的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成功是什麼?年少時期的蘇黎傑,認為北大校園就是一種成功,後來,她想要一份體面且快樂的工作,曾經認為的「成功」成了她的負擔。


或許是經歷的太多,蘇黎傑在他人不解的目光中,脫下了一直束縛自己的「孔乙己的長衫」,她選擇換一種生活,或許與她的學歷並不匹配,但是她是快樂的。


即使依舊有人時常提起她的北大學歷,可是這時候的蘇黎傑已經能夠坦然面對,著或許不是擺爛,而是歷盡千帆後的淡然,不管學歷如何,她選擇了自己認為的最舒服的生活。


或許這也算是一種成功,不是嗎?


當下社會對「成功」的定義好像越來越狹義了,我們總是習慣於用學歷、職位、收入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卻忽略了內心的富足和精神的追求。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無論是追逐夢想,還是回歸平凡,只要我們不負韶華,用心生活,都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北大碩士在北京工作受挫後,回河南老家做油漆工,月薪2千,直言:掙得少心自在 - 天天要聞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即使曾經迷茫過,跌倒過,也不要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我的追求。

放下執念,擁抱現實,在平凡中尋找快樂,在逆境中重塑自我,你我終將找到屬於自己的光亮。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辦公場所提前解約,承租方能否要求搬家費? - 天天要聞

辦公場所提前解約,承租方能否要求搬家費?

藍天公司與白雲公司達成協議,約定白雲公司入駐由藍天公司提供的辦公場所。藍天公司交付場地後,白雲公司依約支付押金及服務費。後藍天公司與白雲公司協商終止協議,並承諾退還押金、支付搬家費。因藍天公司逾期未付上述款項,白雲公司將藍天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藍天公司退還押金3
寶雞市岐山縣:「三聚三建」一站式解紛工作法 - 天天要聞

寶雞市岐山縣:「三聚三建」一站式解紛工作法

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蔡家坡鎮地處秦嶺北麓、渭河川道,轄26個行政村、9個社區,鎮域面積20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5萬,現有企業1500餘戶,其中工業企業500餘戶,先後承擔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國家級建制鎮示範試點、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
花季少年的瘋狂人生!2003年武漢市「4·19」無名男屍案偵破始末 - 天天要聞

花季少年的瘋狂人生!2003年武漢市「4·19」無名男屍案偵破始末

春天,花的季節,萬木萌發,群芳競秀,一派生機。文人墨客對春天情有獨鍾,用「花季」形容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誠然,身處花季的少年猶如鮮花一樣孕育希望,闊視未來。但是,卻有人在這最美麗的季節上演了一出悲劇,充當毒蛇一樣兇殘暴戾的角色,演繹了——花季少年的瘋狂人生。
澳洲農家10層奇樓點擊量破100萬,內部曝光,竟在發展「永續農業」 - 天天要聞

澳洲農家10層奇樓點擊量破100萬,內部曝光,竟在發展「永續農業」

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鄉村地帶,一棟突兀聳立的10層建築因路人拍攝的短視頻意外走紅。這座名為「吉萬塔」的白色高樓,不僅是澳洲最高的私人住宅,更承載著埃文斯家族「永續農業」的理想。當外界驚嘆於建築的奇觀時,這個務農家庭更希望人們關注他們打造的400英畝(約合1
這種罪行遠比我們想像得嚴重,有人受害而不知 - 天天要聞

這種罪行遠比我們想像得嚴重,有人受害而不知

2024年12月19日,72歲的多米尼克·佩利科特(Dominique Pelicot)被法國阿維尼翁(Avignon)法院頂格判處20年監禁。他在法庭上承認,從2011到2020年,他反覆使用藥物迷暈結婚50年的妻子吉賽爾(現已離婚),不僅自己對她實施性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