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表面上看是俄烏兩個當事國的一場衝突,但實際上卻是俄羅斯與美歐國家的一場殊死博弈。2025新年伊始,普京終於重拳出擊,但是揮拳的對象,卻不是烏克蘭,到底是誰那麼「幸運」成為他揮拳的對象呢?
在2025新年伊始,烏克蘭關閉俄羅斯輸歐天然氣管道的「閘門」,將對歐洲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原因很簡單,烏克蘭此舉,俄羅斯每年的損失也不過20億歐元,但歐洲可就不一樣了。斯洛伐克總理菲佐日前曾算了一筆賬:歐盟地區的損失將超過1200億歐元之多。
事實證明,烏克蘭不顧歐洲夥伴的利益,一意孤行切斷俄輸歐天然氣通道,就是因為有美國在背後撐腰。特朗普要求歐盟國家停止進口俄氣,轉而購買美氣,否則將對歐盟各國加征關稅。所以說,烏克蘭此舉,就是在替美國能源巨頭擠走俄氣在歐洲的市場,為美氣獨享歐洲市場蛋糕掃清最大障礙。所以,烏克蘭日前得到美國提供的第一批天然氣,顯然就是給他們的「獎勵」。
面對烏克蘭的「懲罰」,偌大的整個歐洲,除了菲佐警告要對烏克蘭斷電外,其他歐洲國家領導人對此基本保持沉默。顯而易見,歐洲國家出於討好美國和支持烏克蘭的考慮,寧願伸出腦袋讓澤連斯基砍一刀,也不願意在自身利益受到傷害的情況下,對烏克蘭的「斷氣」行徑做出反應。
美國的自私,歐洲的懦弱,是造成烏克蘭對歐「斷氣」的主要原因,以至於有分析認為,「歐洲已告別俄羅斯天然氣時代」。所以,普京終於重拳出擊,但是揮拳的對象,卻不是烏克蘭,而是歐洲。元旦當天,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發表聲明稱,因與烏克蘭方面簽署的有關俄天然氣經烏輸送協議到期,自莫斯科時間1日早8時起終止過境烏向歐洲輸送天然氣。
歐洲現在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說是人人都可以欺負的「羔羊」,既然美國和烏克蘭都可以欺負他們,俄羅斯為什麼就不能呢?所以說,即便歐洲能夠說服烏克蘭高抬貴手,但按照俄氣(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說法就是:「在法律和技術層面已無法繼續經烏向歐洲輸送天然氣」。所以說,歐委會在烏克蘭問題上固執,就是造成歐洲今天面臨天然氣價格飆升後果的罪魁禍首。
烏克蘭切斷俄輸歐天然氣通道,俄方雖說每年需要承受20億歐元的損失,但與歐洲的損失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更重要的是,烏克蘭此舉,等於是在幫助普京拆散烏歐合作關係。按照普京本人的說法就是:「烏克蘭正在拋棄歐洲,因為沒有歐洲的支持,烏克蘭別說打仗了,連生存都成問題」。然而,藉助歐洲支持才得以生存的烏克蘭,卻正在通過終止俄對歐天然氣輸送合同來傷害歐洲。
分析人士指出,烏克蘭決然「關閘」的決定還引發歐洲民眾的不滿,使得歐洲民眾對支持烏克蘭持更加批評的態度。這就意味著,進入2025年之後,歐洲在支持烏克蘭方面,將面臨更多的阻礙。而這對普京而言,則是一個迅速在烏擴大戰果的難得契機。所以,普京幾天前曾指出,俄羅斯2025年的首要任務依舊是繼續推進特別軍事行動,確保達成既定目標。
所以,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日前也表示,當前「不是結束俄烏衝突的時候,俄軍將繼續推進」。顯然,特朗普即將上台,美國對烏軍援被終止不是危言聳聽。而現在,烏克蘭為討好美國而對歐洲「斷氣」,將進一步加劇歐洲人對基輔的反感情緒,這對歐盟繼續支持烏克蘭的意願來講,是非常不利的。這對俄羅斯而言,無疑就是趁機擴大在烏戰果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