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文丨小橘nono
編輯丨小橘nono
前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艾滋病危害性極強,一旦被傳染就無法治癒,只能通過治療控制病情。
目前全球已經有4000萬人感染艾滋病,其中俄羅斯有128萬人,美國有120萬人,
那麼,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感染人數有多少呢?
各國艾滋病
幸虧醫學發展,艾滋病已不再是絕症,而是可以長期管理的慢性病。ART治療能阻止病毒繁殖,增強患者抵抗力,讓人活得久些,還能大大減少傳染給他人的機會。
目前還沒有能夠完全治癒艾滋病的葯,這也正是我們必須加強預防,避免感染的關鍵原因。
不同國家在應對艾滋病問題上有著各自的方法和行動,效果各有千秋。以美俄中三國為例,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不同國家在應對這一挑戰時的差異和特點。
美國公眾對艾滋病的認知存在偏差,儘管大多數人知道艾滋病,但不少美國人覺得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艾滋病檢測,這個看法還在增多。
這意味著相當一部分潛在感染者可能未被納入統計數據,實際感染人數可能遠高於官方公布的數據。
這種認知誤差跟美國政府在對艾滋病宣傳上的投入不夠緊密相關。許多人發現,經過治療的艾滋病病人和健康人的壽命其實相差無幾。
此外,11-27歲的年輕人對艾滋病的了解也十分有限,美國嚴重的毒品問題也加劇了艾滋病的傳播。
失業、疾病、吸毒、貧困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使得美國艾滋病防控工作舉步維艱。
俄羅斯與美國相比,他們在抗擊艾滋病方面表現出色。以前,俄羅斯艾滋病情挺嚴重的,後來政府重視起來,趕緊出手整治,成功把疫情勢頭給壓下去了。
俄羅斯在艾滋病疫苗研發上投入不少,並且成功切斷了母嬰傳播鏈。俄羅斯加大力度推廣艾滋病檢測,同時加強宣傳教育,提升民眾對這一疾病的了解。
在過去十年中,俄羅斯艾滋病新增感染者數量顯著下降,降幅高達27.1%。2019年,俄羅斯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萬人,而到了2020年,這一數字下降到了5.65萬人,防控成效顯著。
據最新統計,俄羅斯大約有119萬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儘管病例數依然不少,但只要能持續控制新增病例,戰勝艾滋病的曙光就在前方。
中國
艾滋病新增患者最多的那段時間,正是我國醫療條件相對較差的時期,重複使用針頭讓艾滋病病毒擴散得更快。
現在,隨著我國醫療水平和經濟狀況的進步,這一局面已經徹底改觀了。現在因為針頭引起的艾滋病傳播幾乎絕跡了,相關部門也差不多把通過輸血和血製品傳播的風險給排除了。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國報告現存活HIV/AIDS病例數為1329127例,其中HIV感染者740787例,AIDS患者588340例
中國是禁毒大國,有效的禁毒措施有效遏制了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避免了像美國那樣混亂和難以控制的局面。
母嬰傳播的比率已經創下歷史新低,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減少。成都、廣西和雲南等地方艾滋病問題較嚴重,已受到特別關注和嚴格管理,防控成果明顯。
從2004年開始,我國對艾滋病防控加大投入,實施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四免一」政策、艾滋病防治法規以及防控傳播的規劃等。
在宣傳方面,中國政府不遺餘力,力爭艾滋病宣傳防控無死角。每年都會在校園和城市舉辦各類講座和活動,還組織知識競賽,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艾滋病。
針對高危人群和感染者,國家也出台了相關規定,保障其隱私權,積極進行阻斷和治療,並定期免費發放藥物。
正是這種從上到下齊心協力的努力,才使得中國在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下,有效控制住了艾滋病病毒的傳播率和新增感染者數量,總體上保持了低流行水平。
然而,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青少年和老年人已成為新的高危人群,需要加強針對性防控。
數據顯示,國內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比例較高,而中年人的傳播率則逐年下降。
這兩種人群主要通過性行為進行病毒傳播,因此,我們應該繼續加大對青少年、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以及老年人的宣傳教育力度,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性觀念,避免他們誤入歧途,進行高危行為。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全球艾滋病防控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要實現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終結艾滋病流行」的目標,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攜手應對。
通過科學預防、積極治療、消除歧視,我們才能共建一個沒有艾滋病威脅的健康未來。
從美俄中三國艾滋病防控現狀的比較中,我們不難發現,政府的重視程度、政策的有效性、公眾的認知水平以及社會環境的包容度,都對艾滋病防控成效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儘管美國醫療技術先進、資源充足,但在防控上卻有不少難題,這得讓我們好好思考一下。俄羅斯的做法證明,只要政府重視並採取合理的辦法,就能成功控制疫情擴散。
中國的成功經驗則告訴我們,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下,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
未來,我們需要繼續加強國際合作,分享最佳實踐,共同應對艾滋病這一全球性挑戰。增加科研資金,探索新的療法和預防手段,這對打敗艾滋病至關重要。
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消除偏見,提升大家對艾滋病知識的了解,共同打造一個更加友好、接納的社會氛圍。這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能得到應有的平等生活、尊重和愛護。
只有做到這樣,我們才能徹底擊敗艾滋病,迎接更健康、更美好的未來。如今,各國之間緊密相連,一處疫情說不定就會影響到其他地方。
結語
了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避免高危行為,積極進行檢測,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營造一個沒有歧視、充滿關愛的社會環境。
只有這條路,我們才能徹底打敗艾滋病,共同迎接更健康、更美好的明天。
信息源:我國「恐艾」人群數量龐大:因擔心感染備受折磨|世界艾滋病日,羊城派2024-12-01。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