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在近日舉行的信任投票中遭遇挫敗,對待這個結果,德國反對派領袖將此次事件稱為德國現代史上的「低谷」,預示著德國將提前迎來大選。
據英媒12月17日報道,當地時間本周一,66歲的朔爾茨在德國聯邦議會的信任投票中未能獲得多數支持,這標誌著歐盟人口最多、經濟規模最大的成員國德國,將在2月份提前舉行大選。
根據德國的官場體制,一旦總理在信任投票中失敗,總統有權解散立法機構,並正式下令舉行新的選舉。
德國的施泰因邁爾總統將在聖誕節後做出決定,預計他會在接下來的21天內完成相關程序。一旦議會解散,必須在60天內舉行選舉,這意味著最遲在2月份,德國選民將重新選出他們的領導人。
據了解,這場至關重要的信任投票,是在一場火藥味十足的辯論後進行的。在辯論中,各黨派政治對手互相指責,為即將到來的大選熱身。朔爾茨在民意調查中,已顯著落後於前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所在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的領袖弗里德里希·梅爾茨。
梅爾茨在辯論中言辭激烈,稱朔爾茨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75年歷史上的最低谷」。他指責朔爾茨讓德國陷入嚴重危機,在歐洲孤立無援,政治上迷失方向。
「歐洲領導人已經不再認真對待朔爾茨。他要麼長時間保持沉默,要麼對世界大談特談,卻從不傾聽他們的意見。」
朔爾茨領導的三黨聯盟政府在執政三年多後,於11月6日遭遇重大挫折,聯盟內部矛盾激化,最終導致政府危機。這個被稱為「交通燈」聯盟的政府由社會民主黨、自由民主黨和綠黨組成,三黨顏色恰好對應交通信號燈的紅、黃、綠三色。
正當德國努力從高能源價格和來自中國的激烈競爭中復甦低迷經濟時,政治動蕩卻如晴天霹靂般襲來。德國還面臨著地緣政治的重大挑戰,包括在烏克蘭戰爭中與俄羅斯的衝突,以及特朗普回歸可能帶來的北約和貿易關係的不確定性。
在信任投票前的辯論中,這些威脅成為朔爾茨、梅爾茨和其他黨派領導人激烈交鋒的焦點。投票結果揭曉,207名議員支持朔爾茨,394名議員反對,116人棄權,朔爾茨的失敗成了定局。
梅爾茨還對朔爾茨提出了尖銳的質疑,他指責朔爾茨在過去未能採取有效措施應對危機,並問道:「你是在另一個星球上嗎?」
朔爾茨則辯稱,他的政府已經增加了對軍隊的開支,而此前由CDU領導的政府卻讓軍隊開支「處於糟糕的狀態」。
他強調,「現在是時候對德國進行有力而果斷的投資了,一個高度武裝的核大國正在距此僅兩小時航程的歐洲發動戰爭」。
對此,梅爾茨並不買賬。他反駁說,朔爾茨讓德國陷入了「戰後最大的經濟危機之一」。
他指責朔爾茨,「你有機會,但你沒有利用它……你,朔爾茨先生,不值得信任。」
梅爾茨作為一名從未擔任過政府領導職務的公司律師,對朔爾茨所在的社會民主黨(SPD)、左翼綠黨和自由民主黨(FDP)組成的雜牌聯盟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回顧11月6日,當朔爾茨解僱了反叛的自由民主黨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時,聯盟政府內部關於財政和經濟困境的爭吵達到了高潮。林德納的離職導致聯盟破裂,朔爾茨隨後與綠黨組成少數黨政府,但這個政府舉步維艱,難以通過重大法案或新預算。
信任投票前的演講中,朔爾茨試圖挽救局勢。他向議員們闡述了在安全、商業和社會福利方面大規模支出的計劃,並呼籲選民支持他。
他表示,「現在是時候對德國進行有力而果斷的投資了,我們不能讓德國的未來處於危險之中」。
梅爾茨卻指責朔爾茨只是在做表面文章,沒有提出實質性的解決方案。
朔爾茨在演講中承諾將「現代化」德國嚴格的債務上限規定、提高全國最低工資標準以及降低食品增值稅。
梅爾茨卻反駁說,「你讓這個國家陷入了戰後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危機之一。你站在這裡說,一切照舊,讓我們以犧牲年輕一代的利益為代價來增加債務,讓我們花錢……但在你今天的演講中,德國經濟的『競爭力』這個詞一次都沒有出現過。」
民意調查顯示,朔爾茨領導的政黨在選舉中遠遠落後於梅爾茨領導的反對黨聯盟。作為朔爾茨政府剩下的合作夥伴,綠黨副總理羅伯特·哈貝克也在競相爭奪總理職位,儘管他的政黨支持率相對落後。
而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雖然民意調查支持率強勁,並已提名艾麗絲·魏德爾為總理候選人,但由於其他政黨拒絕與其合作,該黨無望獲得這一職位。
德國的選舉制度傳統上會產生聯盟政府,而民意調查顯示,沒有任何政黨能夠單獨獲得絕對多數。因此,預計大選後將進行數周的談判以組建新政府。這對於擁有8300萬人口、重視穩定的德國來說,是一次重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