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爆發俄烏衝突以來,美歐就對俄能源產業進行了極限制裁,目的是要減少俄石油出口收入,要讓這個核大國經濟崩潰,社會動蕩。然而這一狠招並沒有奏效,以印度為首的「中介」看到了賺大錢的機會,積極進口俄折價石油,不僅為印度國內節省了大量能源經費,還對俄原油進行精鍊之後再出口到歐洲狠狠的賺了一筆錢。
據俄衛星網消息,近日美國民主研究中心的分析報告稱,在2024全年,歐盟從印度三家煉油廠採購的俄原油產品比2023年增加了20%。根據數據分析,三家印度煉油廠對歐盟銷售了約670萬噸原油,盈利54億美元。
在當前全球原油需求增加、油價普漲的背景下,印度以折扣價格進口大量俄能源,然後用自己的煉油廠提煉後,轉手賣給歐盟國家,賺了不少差價。由此可見印度是有先見之明的。其實早在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那會,印度就看到了當「中介賺取差價」的大好機會,於是趁俄羅斯忙於穩定能源產業,就與俄建立了盧比結算系統,這讓俄方迅速積累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印度盧比資產,當時俄羅斯還十分頭疼。
但印度可不管俄羅斯的「頭疼」,大量使用盧比和實物採購俄折價石油,並嚴禁本國的煉油廠和私人企業使用俄羅斯希望的人民幣進行結算,可以說印度利用地緣政治形勢發了一筆橫財。
儘管當下,俄羅斯不再對印度出售折扣石油了,但在全球大型能源公司大幅削減勘探投資的情況下,市場上很難找到更多類似的俄優質石油。因此印度依然是歐盟等經濟體採購能源的不二選擇。而全球油價如果繼續上漲的話,那麼就會進一步刺激俄羅斯與印度就出售價格簽訂新的協議,反正印度這個「中介」是當定了。
看到印度當中介賺大錢,美西方非常不爽多次批評印度這種做法削弱了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但印度外長蘇傑生卻辯解稱,國際社會應當感謝聰明的印度,因為如果不是印度採購俄原油的話,全球石油價格只會更高。事實上蘇傑生沒有說錯,如果俄羅斯石油產業崩潰,那麼全球石油價格可能會飆升到每桶100—120美元,屆時,美國石油和海灣國家石油進口都會受到嚴重衝擊,很多國家很可能會因為用不起高價油,而使用其他電能、氫能等清潔能源,屆時石油或許就會失去利用價值。
而印度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當這個「俄油中介」。不得不說,印度做生意就是有一套。
而俄羅斯看到印度當中介賺取差價後,非但不批評印度還指責歐盟國家放棄購買俄羅斯能源是一個巨大錯誤,會陷入更高價值造成的新的嚴重依賴局面。事事就是如此。11月份,美國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及其6家外國子機構實施制裁後,歐盟就無法正常購買俄能源了,為此歐盟不得與美國談判,看看能否減少對俄能源產業的制裁,或者通過其他渠道交易俄能源。目前美國還沒答應這個要求,估計又要讓歐盟付出一定代價後才會鬆開。顯然,歐盟跟隨美國落了個被人賣了給人數錢的下場,真是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