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會讓我備受鼓舞,尤其是會議提出的『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健全工業立市製造強市體制機制』,這也向我們提出了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11月13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屆六次全體會議召開。成都市航空航天產業聯盟黨支部書記王磊表示,本次全會的召開,為行業發展無疑將再添一把力。
▲成都市航空航天產業聯盟黨支部書記王磊
「全面深化改革,基礎在社會、關鍵在市場,評價在人民。」在王磊看來,航空航天產業聯盟作為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樑,在深化改革各項工作,特別是在政策宣傳、供需對接、產業研究和招引促建等工作中,「我們聯盟有義務,更有責任,當好政府的『小喇叭』,當好企業的『收音機』。同時,積極搭平台、建紐帶、促合作,推動『政產學研用融』一體化發展。」
王磊介紹,在成都市開展的「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中,成都本土一家無人機企業,在通信信號調製解調技術方面遇到難題。為幫企業解決通信模塊問題,聯盟不僅主動為企業尋求本土科研院所技術支持,同時也向外尋找外援,「向深圳、北京一些企業發出協助邀請,內外協助共同助力企業解決技術難題。」
「成都在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方面有資源稟賦。」在王磊看來,各個園區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例如青羊區航空產業園,「這個園區在整機製造、整機研發方面,有鏈主企業主導,同時形成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聚集,很有特色。」但這一特色,並不代表適合其他同類型園區複製。
他認為,在發展中突出園區專業化、特色化,優化園區產業配套,完善服務保障、為企業提供更多平台資源,讓企業在園區內真正做到降本增效等,成為特色園區在未來實現「關鍵一躍」的發力點。換句話說,優質的產業園區不一定「出圈」,但「出圈」的產業園區一定是產業融合的成功示例。
園區如何以特色「立園」,以發揮其「龍頭效應」?王磊認為,目前發展路徑已經清晰,特色園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過培育「鎮園之寶」和「有根企業」,讓特色園區以「育」強鏈,以「鏈」聚勢。
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攝影記者 王勤
編輯 於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