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周刊》網站9月26日刊登專題文章批評澤連斯基的「勝利計劃」。相關專家表示,這份計劃中根本就沒有什麼新內容,純粹是「新瓶裝舊酒」。澤連斯基此次訪美帶來的計劃主要是要求美西方提供更多的軍事和經濟援助,更大程度地放開對烏軍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本土使用的限制等。同時,在和平談判問題上沒有任何讓步,仍舊堅持上一次和平峰會時提出的條件,這些條件基本上等同於讓俄羅斯無條件投降,讓普京主動退位。而在目前的局勢之下,這種想法無異於天方夜譚。
從美國主流媒體的分析文章來看,美國決策層顯然對澤連斯基的「勝利計劃」並不認可,除了給烏克蘭80億美元外,對使用西方援助武器打擊俄羅斯本土沒有鬆口。這並不令人感到驚訝,因為誰都看的出來,這個所謂勝利計劃根本不可能實現。
首先,儘管俄烏衝突的主戰場在烏克蘭,烏克蘭也是這場戰爭的主角之一,但烏克蘭並不具備決定戰爭結局的實力和資格。本質上來說,這場戰爭是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較量,而北約的領導者是美國。拜登政府對於這場戰爭的發展有著自己的計劃和步驟,澤連斯基只是個執行者而已。現在澤連斯基竟然想要美國按照自己的計划行事,他有點忘乎所以,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從戰略目標看,美國非常清楚要把俄羅斯打敗是不可能的,俄羅斯擁有核武器,美國不希望爆發核戰爭。美國的目標是消耗俄羅斯,讓俄羅斯變的更弱,從而失去對西方的威脅。如果俄羅斯徹底失敗了,歐洲沒有了對手,美國就無法控制歐洲。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和烏克蘭的戰爭目標根本不同,烏克蘭很難取得勝利。
其次,澤連斯基的「勝利計劃」不切實際。澤連斯基將其稱之為「勝利計劃」,也就是說他的目標仍舊是徹底戰勝俄羅斯。這個目標本身就很荒誕,如果只是為了輿論宣傳而高聲疾呼,這種說法尚可理解。但如果是要落實,那麼就真的是異想天開了。原因很簡單,俄羅斯比烏克蘭強大太多,烏克蘭已瀕臨崩潰,而美國和歐洲財政和軍火難以滿足烏克蘭的無底洞需求。此外,美國政局並不穩定,哈里斯未必能夠勝選,現在提出如此大規模的計劃,根本就不現實。實際上,澤連斯基現在拋出勝利計劃就是為了套牢美國,讓拜登馬上批准,免得特朗普上台他什麼也得不到。
最後,美國各方對澤連斯基並不滿意。澤連斯基雖然是美國選出的代理人,前期各項任務也基本能夠貫徹執行。但澤連斯基的能力並不強,他的政府依舊腐敗嚴重,軍隊戰鬥力不強。澤連斯基策劃已久的大反攻以完敗告終,進攻庫爾斯克也沒有達到目的,現在烏軍正不斷丟失陣地。西方對澤連斯基沒有信心,他們擔憂這些資金會被貪污,擔憂這些炮彈會被浪費。
當然,西方的這些擔憂並不意味著美國及歐洲會停止對烏克蘭的支持,他們仍舊會繼續援助烏克蘭資金和武器彈藥。只不過他們的目的是犧牲烏克蘭來消耗俄羅斯,並不是要幫助烏克蘭取得勝利。烏克蘭的勝敗甚至生死存亡,對於美國人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烏克蘭要服從美國的命令,與俄羅斯血拚到底,哪怕國破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