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消息,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5名西方官員稱,美國情報機構今年早些時候告訴德國,俄羅斯計劃暗殺德國武器製造商萊茵金屬公司首席執行官阿明·帕佩格。據德國《圖片報》此前報道,德國左翼人士表示對帕佩格的避暑別墅遭縱火焚燒一事負責,並解釋說他們此舉是因為這家軍工巨頭正通過西方向烏克蘭供應武器大發戰爭財。在收到美方警告後,德國安全機構加強了安保措施,挫敗了相關計劃。德國一名未具名高級官員也證實,美國為此曾警告德方。
我們尚未看到美國、德國和俄羅斯三國政府對該報道的正式回應,但從各種跡象來看,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俄羅斯策劃暗殺萊茵金屬公司首席執行官以恐嚇北約並非孤立事件,這些行動不但不會阻止對烏克蘭的援助,反而會促使北約盟友增加對烏克蘭的支持。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拒絕對該事件發表評論,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阿德里安娜·沃森在一份聲明中宣稱:「俄羅斯不斷加強的顛覆活動是我們極為重視的事情,過去幾個月來我們一直密切關注著它。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告訴俄羅斯商業諮詢日報,有關俄羅斯計劃暗殺歐洲最大的軍火製造商之一——德國萊茵金屬公司首席執行官阿明·帕佩格的報道不能當真,相關報道都是虛假新聞。佩斯科夫表示:「我們很難對各家媒體的報道發表評論,因為這些報道沒有任何嚴肅的論據,只是基於所謂的匿名消息來源。」萊茵金屬公司是德國最大的軍火承包商,俄羅斯一直譴責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行為,認為向基輔提供武器的國家都是俄烏衝突的參與方。
第二大消息,據中國網援引路透社報道,最近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北約峰會發表聯合聲明,妄稱中國帶來「系統性挑戰」,並再度拿所謂「援俄」借口對華髮難,稱中國是所謂烏克蘭危機的「決定性推動者」。這是北約首次以聯合聲明形式對中國發出「直接警告」,隱含讓中國「付出代價」的威脅,作為冷戰對抗的遺物,北約並沒有隨著華約的解散而消失,反而在冷戰後的幾十年間不斷擴張其地理邊界和活動範圍。作為一個軍事組織,北約的存在從未給世界帶來和平與安寧,反而屢屢成為地緣衝突的幕後推手。
此次北約峰會首次明確指責所謂「中國對俄羅斯給予軍事支持」,誣稱中國是俄羅斯「戰爭努力」的「決定性推動者」。並宣稱,要將讓中國為「援俄」付出代價。也就是說,西方已經準備跟中國攤牌了,要求中國站隊,而且是明確站隊。對此,中方當然不會妥協,對於所謂「援俄」問題,中方早已明確表示過,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持中立態度,不會偏向俄羅斯或烏克蘭任何一方。中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也不會因為北約對俄發起「代理人戰爭」,就不顧自己的國家利益,與俄羅斯完全切斷聯繫。
「北約華盛頓峰會宣言通篇充斥冷戰思維和好戰言論,涉華內容充滿挑釁、謊言、煽動和抹黑,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並堅決反對」,中國駐歐盟使團稱「已向北約方面提出嚴正交涉」。中國駐歐盟使團表示,眾所周知,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光明磊落,核心立場就是勸和促談、政治解決,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讚賞。中國言出必行,從未向衝突中的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一向嚴格管控軍民兩用物項,包括民用無人機出口。中俄之間的正常貿易往來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應受外部干擾和脅迫。
第三大消息,據魯中晨報援引德國商業新聞網站「Bne IntelliNews」報道,伊拉克議會財政委員會成員穆恩·卡迪米告訴伊衛星電視頻道「Al Forat」,由於受到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的指示,伊拉克被迫決定暫時停止使用人民幣進行直接貿易結算。他在一份媒體聲明中表示:「美聯儲以交易中存在違規行為和某些問題為由,已要求伊拉克停止使用人民幣交易。」伊拉克中央銀行的許多決定都是由美聯儲強行施加的。同時美聯儲必須批准這些轉賬和相關商業結算,資金款項才會發向指定的伊拉克實體。
按照目前來說,伊拉克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輸出國,伊拉克也不想將自己的石油出口完全使用美元。其實,伊拉克與中國有著密切的石油合作,伊拉克也希望與中國進行非美元貿易結算。特別是伊拉克對中國大量出口石油,伊拉克希望使用中國的人民幣進行結算,這樣也能確保伊拉克的一些國家利益不被美國控制。目前來看,全球去美元化已經形成趨勢,尤其是金磚國家組織,東盟國家組織都要在本區域內進行本幣結算,這將會對美元的全球結算份額造成致命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