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近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刊登了一篇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的獨家專訪,薩克斯在談及中美關係等多個重要議題時表示,美國「遏制中國」的手段不僅未能奏效,反而讓人們「更加接近戰爭」。在我看來,中美關係緊張的主要原因,是美國擔心自己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正在減弱。美國政策制定者的反應是防禦性的、恐懼的,而且往往非常不明智。」
3月份,薩克斯跟隨美國工商界和學術界高層代表團訪問中國,事後對中國經濟發展、外交策略、緊張的中美關係有了清晰客觀的認知。
中國經濟發展一騎絕塵、外交策略構建命運共同體、緊張的中美關係便是源於美國自身的焦慮,美國決策者的應對是應激性的、出於恐懼的,往往非常不明智。尤其是台灣問題,薩克斯認為:美國應當停止干涉台灣問題。如果沒有美國的干涉,這一問題將得到和平處理。有了美國的干涉,爆發衝突的風險就會高得多。
特別是在最近幾年時間裡,美國政府所採取的一系列政策讓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必須消除美元霸權,否則的話,世界難以安寧。因為當前世界的亂局大部分都是美國一手造成的。在美國的政策不斷失信於大眾的情況下,延續幾百年的西方資本社會體制,也逐步走向了被淘汰的結局。這也是美西方國家所擔憂的問題。在過去多年發展中,我國各個領域的發展速度驚人,也引起了美西方國家的格外關注。
隨著特朗普掀起與中國的貿易戰開始,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就開始變得越發緊張,美國及其盟友在對華問題上展開了全方面的圍追堵截,以遏制中國的發展。前些年吵得沸沸揚揚的晶元封鎖,對我國一些品牌企業造成了嚴重困擾,美國以為用這種手段就能讓中國的發展出現停滯,引起我們內部的混亂。中國相關企業在這方面正取得不斷突破,就連半導體產業較為發達的韓國,其媒體也開始擔憂,在美國的圍堵下,或許會逼中國出現「中國版的阿斯麥」。
最近北約在參加華盛頓舉行的峰會期間發表聯合聲明,中國不在現場,卻在話題中心。熱炒因中國發展帶來的「系統性挑戰」,無由來的「援俄」也成了發難理由,令人震驚,原因在北約徹底不裝了,對華措辭直接從溫和升級到了警告,暗指的威脅,一定會讓中國「付出代價」。準確的說,這樣的北約,雖是冷戰產物,北約卻一直將中國視作遙遠的威脅,但是因為沒有直接的原因,心思深藏心裡,2019年之前,北約從來沒有給中國扣上「令人擔憂」的罪名。
中美關係無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處理好了,是世界人民的福分,處理不好,結果很可能引發危機。最近,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繞了地球大半圈,接連訪問了烏克蘭、俄羅斯、中國和美國,力圖解決俄烏問題,而歐爾班和澤連斯基共同提出來解決的方案就是,除了俄烏參加之外,中美兩國也必須參加,因為只有如此,才能促進俄烏和平談判。澤連斯基還認為,中美兩國應該放下成見,擱置爭議,來攜手促進俄烏的和談。
國際戰爭的爆發,通常也要給出一個「理由」來決定,像俄烏衝突,美方就藉由俄羅斯發起攻擊,而在輿論上大肆宣揚其軍事主義。這才讓美方支援烏克蘭得到了一定的輿論支持,而中方的做法明顯讓美方難以出手,既不是直接干預,也並非沒有合理理由。如果美方打算先行發動進攻,那麼其在國際上也面臨更多阻礙,而且美方介入戰爭已經很多,這下美軍再來和中方對抗,那麼吃虧的必然是自己。
最近中美兩國之間也傳來了爆炸性消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美國得克薩斯州州長阿博特近期對台灣地區進行的竄訪,以及他與島內極端「台獨」代表人物賴清德會面,同時宣布設立所謂的「得州在台辦事處」,這一系列行為嚴重誤讀了形勢,向致力於分裂國家的勢力傳遞了極其錯誤的信號。這一行徑不僅是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赤裸裸挑釁,也是對中美兩國關係和諧穩定發展的重大打擊。
這次會議不僅是了解中國經濟形勢的好機會,而且還可以見到許多讓人倍感興奮的前沿技術。這足以說明中國經濟對於世界發展的貢獻程度之大。可薩克斯也指出了一些突出問題。比如我國在經濟發展之上正面臨著來自於美國的挑戰。美國的保護主義對於我國經濟發展而言是一個很強大的阻力,且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未來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中美之間的對話卻是不可或缺。對於中美兩國來說,保持定期對話和合作溝通會讓雙方都更加安全。
台灣周邊的國家日本,無疑是聽從美國要求最忠實的國家之一。日本政府的官員不但公然和台獨勢力勾結,甚至最終說出「台灣的事就是日本的事」這樣的話語。但無論美國等西方國家和台獨勢力如何負隅頑抗,我國收復台灣都是必然實現的事情。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我國也開始考慮通過武力收復台灣的計劃。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我國海軍在台海周邊的多次軍事演習,便是我國政府對於台灣以及美國政府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