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工作已經進入了法治化的新階段

2024年05月17日20:05:17 國際 1452

新黃河客戶端北京5月17日電(記者王立奎)近日,《生態保護補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面向社會公布,並將於6月1日起施行。5月17日下午,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生態保護補償條例》有關情況。

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工作已經進入了法治化的新階段 - 天天要聞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說,生態保護補償工作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個年頭,今天總算出台了《生態保護補償條例》,這是一個突破性的進展,標誌著我們過去的一些工作經驗、好的做法上升到法律法規層面,也就是說,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這項工作已經進入了法治化的新階段。

第一,有利於推動保護改善生態環境。多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相關部門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生態保護補償政策措施。這些政策都是引導性的,應該講起到了很多作用,但是效力沒有《條例》強。制定這個《條例》,就是要把這些制度穩定下來,你再不做就違法了,過去不做,頂多是工作層面的批評,很多地方工作量投入有多大,主要是看政策力度的大小。政策會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條例》是比較穩定的,這能夠讓參與生態保護主體的預期穩定下來。

第二,有利於推進區域之間合作。我們知道,區域間合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特別是在利益發生衝突和矛盾時,區域合作很難形成。雖然知道大家一起做的話效率會很高,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效率就低。《條例》探索形成了「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治理新格局。我們也希望流域涉及的地方政府由「行政區域自治」進入「協商合作共治」,也就是說大家在治理流域的時候,不要各自去治理這條河、這條湖,因為可能這裡治理標準很高,那裡的治理標準很低,合在一起,治理的效果還是沒有達到。還比如,如果我在上游,我這邊不治理,你那邊拚命治理,還是會出問題。出台《條例》有利於提升各地區的主體功能,相當於在區域合作方面開了個頭,將來還會促進經濟、社會公共服務等其他方面的合作。

第三,有利於推動生態保護主體的正向激勵。《條例》完善和健全對重點區域和保護主體的長效補償機制,堅持正向激勵為主,支持相關主體更好地履行維護生態安全和改善生態質量的義務。

循大道、至萬里。制定好《生態保護補償工作條例》是一個頂層設計,但是要真正把它落實下來,還需要我們各個方面齊心協力。下一步,我們將把《條例》作為一個新的起點,會同有關部門全力以赴推動相關工作落實落地。

生態保護補償涉及範圍廣、領域多。如何統籌各方面力量推動相關工作?

對此,郭蘭峰表示,生態保護補償工作涉及部門多、省市多、利益主體多,這項工作很複雜。2016年,我們成立了生態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這是經國務院同意設立的,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牽頭。很多涉及部門間、省市間的利益,雙方達不成一致的時候,都可以通過部際聯席會議來協調解決。當然,這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一定要務實管用,真正解決這些跨區域、跨部門的問題,這項工作從2016年起持續開展。《條例》出台後,我們要更加發揮好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使各部門、各地區反映的問題能夠在更高層面上協調解決。同時,我們也會主動通過調查,研究如何更好地解決涉及不同部門、不同省市間的這些問題。

同時,在補償工作過程中,大家一看到補償,就會聯想到給多少錢的問題,實際上有些時候補償的範圍可能更廣。舉一個例子,如生態環境的受益方,也不一定非要拿多少錢給它,我們可以在一定範圍建一個產業園,發展一些低碳的、低排放的、污染小的綠色產業。通過大家一塊兒共建這些產業,使保護生態的地方有財政稅收,老百姓有就業能夠拿到工資,這不是皆大歡喜么。所以說,不一定完全是我們每年給你們轉移支付多少錢。這個方法雖然比較直接,但有很多時候,生態產品價值很大,很難真正能把它的價值轉化為價格。

郭蘭峰舉例表示,比如說,這一噸水是有市場價格,你按照一噸水的市場價格去補償,可能就有問題;像空氣,它是流動的,我這個地區為整個區域的空氣質量改善作出了貢獻,到底應該補償多少?很難界定。與其這樣,我們不如通過產業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下一步,我們要在這方面多下點功夫。我相信,只要保護生態的人、保護生態的單位或者企業、保護生態的區域能夠獲利,他就會有積極性,否則我這麼窮,沒有發展起來,我就沒有這個動力。所以,這些工作更多的是要綜合、要統籌,要多在這方面下功夫。

記者:王立奎 校對:湯琪 編輯:劉玉紅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3小時!破案! - 天天要聞

3小時!破案!

離車上鎖 記得抽鑰匙。防範電動車被偷盜,離開車時,要隨時隨地鎖車,並將車鑰匙隨身攜帶。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 天天要聞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被不起訴人的住所地和違法行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實行政處罰?日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檢察院通過向異地行政機關制發檢察意見書,並以辦案為契機,實現湘黔四地聯動會簽行刑反向銜接工作協作機制,為一起跨區域涉非法狩獵行刑反向銜接案件畫上圓滿句號。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著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著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著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