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勸4次,美卻啟動對華制裁,不到24小時,一架專機直飛美國

2024年04月18日19:25:12 國際 1781

中國連續勸誡4次,美國根本不聽,還啟動新一輪對華制裁。不到24小時,一架中國專機直飛美國,將會展開強勢反擊。美方具體進行了什麼制裁?中方如何對美國展開反擊?

環球網報道,在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聲明,宣稱中國在海事、物流、造船等領域「存在不公平行為」,因此啟動新一輪301條款調查。在特朗普時期,美國就曾對華實施301調查,隨後對中國產品加征25%的關稅。與此同時,剛結束訪華行程的美國財長耶倫,在接受CNN採訪時,再次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調,聲稱這種情況對美國企業「影響極大」,因此美方將採取「任何措施」。顯而易見,美國決定啟動新一輪對華制裁,甚至不排除擴大對華貿易戰。

中國連勸4次,美卻啟動對華制裁,不到24小時,一架專機直飛美國 - 天天要聞

事實上,美國再次啟動301調查,進行新一輪對華制裁,是可以預見的情況。早在2021年,美國拜登政府剛上台,當時貿易代表戴琪就表示,要用「所有的可用工具,應對中國對美不公平貿易行為」。然而,特朗普對華加征關稅,挑起中美貿易戰的做法,不僅加劇了美國的通脹情況,還讓中國對美貿易順差越來越大。因此,拜登政府不敢立刻再這麼做,還取消了部分對華關稅。不過,隨著美國大選年到來,為了展現自己「對華強硬」和「保護美國利益」的立場,以抬升支持率,拜登啟動了301調查。

中國連勸4次,美卻啟動對華制裁,不到24小時,一架專機直飛美國 - 天天要聞

對美國炒作「中國產能過剩」,還藉此啟動對華制裁的做法,中方此前進行了4次勸誡。中國駐美大使謝鋒、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先後發聲,指出所謂的「產能過剩」論調是偽命題,因為全球優質產能的情況是嚴重缺失。對美方的做法,中方表示嚴重關切,並將作出強力回應。

中方領導人在會見耶倫時,也指出「美方不應把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隨後,中方領導人在與德國總理朔爾茨會談時,提到「中德要警惕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客觀、辯證看待產能問題」。然而,耶倫剛回國,美國就啟動新一輪對華制裁,顯然是不聽中方勸誡。也能看出,耶倫這次訪華,不是來緩和中美關係,而是要求中方「按美國說的做」。中國表示拒絕後,美國的制裁立刻就啟動了。

中國連勸4次,美卻啟動對華制裁,不到24小時,一架專機直飛美國 - 天天要聞

有分析指出,拜登政府啟動新一輪對華制裁,主要目的有三個。第一,穩定美國的資本市場。現在,美債規模已經超過34.5萬億,並且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都在持續走高,這反映了美元信譽已經大幅度下滑。而在另一邊,巴以新一輪衝突已經外溢,在引發了紅海危機後,有可能製造以色列伊朗的衝突,影響美國對中東地區的控制,進而衝擊「美元-石油」體系。面對這種情況,美國想要通過升級對華經濟圍堵,保住「美元霸權」,穩定自身的資本市場。

中國連勸4次,美卻啟動對華制裁,不到24小時,一架專機直飛美國 - 天天要聞

  1. 拜登上台後,就把重振美國製造業作為核心政策。然而在3年後,美國製造業的頹勢沒有改善。號稱「美利堅長子」的波音公司,更是連續被曝出產品存在嚴重問題。相比之下,中國的多項產業正在快速發展。例如在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領域上,中國出口同比增長了67.1%和32.7%。在光伏三大主材矽片、電池和組件方面,中國出口同比增長93.6%、65.5%和37.9%。

美國製造業的頹勢,使得其產品的競爭力持續下滑。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美國只想著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用自身技術和金融優勢獲得最大的「蛋糕」,但忽略了技術升級和產業配套等因素,使得他們的產品競爭力持續下滑,最終丟掉市場主導權。然而,拜登政府不解決美國自身問題,認為只要對中國實施更強力的打壓,就能維持自己在經濟、貿易等領域的主導地位和影響力。不得不說,美國這種看法,可以說非常傲慢,他們無視市場規則,也不覺得中國會對自己實施強力的反制。

中國連勸4次,美卻啟動對華制裁,不到24小時,一架專機直飛美國 - 天天要聞

第三,2024年是美國的大選年,拜登需要抬高自己的支持率,與老對手特朗普展開對決,而美國工會則是民主黨的重要票倉。這些美國工會,代表著美國本土製造業,當他們產品競爭力下降,比不上中國價美物廉的產品後,就先要實施「盤外招」獲利。因此,美國工會組織一直是301調查的主要推手。現在,拜登為了爭取美國工會的支持,決定啟動301調查。不過,美國對中國的制裁,對其製造業沒有任何好處,因為他們的技術力和產品競爭力並沒有提升。中國產品沒有美國市場,還有亞洲歐洲拉美市場。例如這次被列入301調查的中國造船業,對美國出口佔比僅為約5%,可見拜登政府的制裁很有限。

中國連勸4次,美卻啟動對華制裁,不到24小時,一架專機直飛美國 - 天天要聞

就在美國啟動對華301調查之際,一架中國專機飛抵華盛頓。在美方主場上,中方進行了強力回擊。據環球網報道,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率領代表團,赴美出席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並與美國副財長尚博共同主持中美第四次經濟工作會議。圍繞著「產能」問題,中美再次進行交鋒。美方再次拋出所謂「產能過剩」論調,中方則指出中國出口提升是基於市場需求和國際分工,並強調各方要尊重公平競爭、開放合作等市場經濟基本原則,不要進行「泛安全化、違背經濟規律」的操作。同時,中國商務部發聲,就美國啟動301調查作出回應,表示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權益。

中國連勸4次,美卻啟動對華制裁,不到24小時,一架專機直飛美國 - 天天要聞

中方好心相勸,美國卻完全不聽,還啟動新一輪對華制裁。這一次,中國不會留情,將展開強力回擊。中方不挑事,但也不怕事。現在,美國肆意揮舞「制裁大棒」,給自己謀取不當利益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拜登政府還在生搬硬套當年的套路,中國會讓他們知道,這個錯誤有多麼嚴重!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參議院馬拉松投票仍在繼續,但看不到最終投票結果 - 天天要聞

參議院馬拉松投票仍在繼續,但看不到最終投票結果

這是周一參議院會議廳拍攝的照片。隨著參議院繼續進行馬拉松式的投票,今晚國會大廳里最熱門的問題是,這一切何時結束?我們是否即將對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全面國內政策議程法案進行最終投票?簡短的回答:已經過去了將近 12 個小時,現在沒有人真正知道
昌江:以黨建引領打造幸福之城 - 天天要聞

昌江:以黨建引領打造幸福之城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夢曉 劉陽秀 近日,在昌江黎族自治縣十月田鎮好清村的一片金鑽鳳梨種植地里,青翠的鳳梨植株密密麻麻,仿若一片「鳳梨海」,格外壯麗。從產業滯後到年產值達2.3億元,好青村....
活力中國調研行|「國際組織」即將首次落戶安徽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國際組織」即將首次落戶安徽

大皖新聞訊 6月30日,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安徽主題採訪活動走進位於合肥高新區的深空探測實驗室。這個由國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三方共建的國家級科研平台,運行三年來不僅湧現....
以軍射殺平民已致4500多人傷亡,中方發聲:必須採取緊急行動 - 天天要聞

以軍射殺平民已致4500多人傷亡,中方發聲:必須採取緊急行動

當地時間6月30日上午,聯合國安理會舉行巴以問題公開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發言指出,巴勒斯坦人民經歷的慘劇,撼動著國際公平正義,拷問著人類道德良知。國際社會絕不應允許這樣的苦難繼續下去,必須採取緊急行動。傅聰表示,中方強烈敦促全面恢復人
早安!世界丨中方回應是否邀請特朗普參加閱兵;馬斯克再批「大而美」法案和美國共和黨 - 天天要聞

早安!世界丨中方回應是否邀請特朗普參加閱兵;馬斯克再批「大而美」法案和美國共和黨

中方回應是否邀請特朗普參加閱兵6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彭博社記者提問:共同社報道稱,中方計劃邀請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9月在北京舉行的閱兵。發言人能否證實?能否提供更多細節?對此,毛寧(上圖)表示:上周國新辦的記者會介紹了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和酒會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和酒會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

7月1日上午,香港特區政府舉行升旗儀式和酒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升旗儀式在香港金紫荊廣場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駐港機構負責人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出席。上午8時整,在警察樂隊伴奏下,鮮艷的五星紅旗和香
從綠皮車到復興號 一枚73年的紀念章傳承新老鐵路人丨成渝鐵路通車73周年 - 天天要聞

從綠皮車到復興號 一枚73年的紀念章傳承新老鐵路人丨成渝鐵路通車73周年

今天(7月1日),是新中國建設的首條鐵路——成渝鐵路全線通車73周年。成渝鐵路作為我國建成的第一條鐵路,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使命。這條鐵路見證了中國鐵路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在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重慶客運段蔡茂雲家裡,有一枚紀念章,這是爺爺蔡培典1950年參與修建成渝鐵路頒發的築路紀念。成渝鐵路紀念...
我駐澳大使:有些國家得了病,卻要「盟伴」花錢買葯,可笑 - 天天要聞

我駐澳大使:有些國家得了病,卻要「盟伴」花錢買葯,可笑

據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網站消息,6月30日,駐澳大利亞大使肖千在澳主流媒體《澳人報》評論版發表題為《中澳是友非敵,這不應是個問題》的署名文章,嚴正駁斥部分國家翻炒所謂「中國威脅論」,指出這背後是部分國家維繫自身霸權的考量,充斥冷戰思維,明目張胆製造分裂,威脅世界和平穩定。文章強調,中國曆來都是世界和平...
邱榷樹:伊朗人鬆了一口氣,在核問題上正好「借坡下驢」 - 天天要聞

邱榷樹:伊朗人鬆了一口氣,在核問題上正好「借坡下驢」

持續12天的新一輪以伊衝突暫時告一段落。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宣稱,「必要時會再次襲擊」,繼續給地區安全局勢蒙上不確定的陰影。伊朗國內對這場衝突的看法是什麼?對於核計劃的看法是否會發生改變?後續該如何應對以色列的「再度襲擊」威脅並處理美國特朗普政府的談判邀約?觀察者網與定居德黑蘭的文博工作者邱榷樹先生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