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天下·巴以衝突|外國援助人員加沙遇襲內情披露 凸顯以軍為所欲為

2024年04月03日20:35:15 國際 1542

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 以色列媒體2日披露,以色列國防軍1日晚在加沙地帶空襲慈善組織「世界中央廚房」車隊,目標是一名隨行的巴勒斯坦「武裝人員」。以軍無人機接連打擊車隊3輛汽車,炸死7名援助人員。然而,那名被以方疑為「恐怖分子」的人根本不在車上。

觀天下·巴以衝突|外國援助人員加沙遇襲內情披露 凸顯以軍為所欲為 - 天天要聞

4月2日,在加沙地帶中部代爾拜拉赫,巴勒斯坦人空襲過後路過被毀的汽車。新華社發(亞西爾·庫迪攝)

以色列軍方聲稱,這些外國援助人員遇襲身亡系以軍同「世界中央廚房」方面「協調不暢」所致。然而,以軍消息人士表示,這起事件與協調沒有關係,以軍部隊指揮官在加沙地帶自行其是、為所欲為。

3車相繼被炸

以色列《國土報》援引以方知情人士的話報道,「世界中央廚房」車隊1日晚護送一輛卡車,把援助物資運往加沙地帶中部城市代爾拜拉赫的一座食品倉庫。這些汽車的車頂、擋風玻璃等部位均有明顯的「世界中央廚房」標誌。

觀天下·巴以衝突|外國援助人員加沙遇襲內情披露 凸顯以軍為所欲為 - 天天要聞

4月2日,在加沙地帶中部代爾拜拉赫,巴勒斯坦人空襲過後查看被毀的汽車。新華社發(亞西爾·庫迪攝)

「世界中央廚房」事先已向以軍報告預定路線並獲批准。以軍部隊專門設立行動指揮室,負責確保該車隊行車路線安全。然而,正是這個行動指揮室得到情報,獲知卡車上有一名巴勒斯坦「武裝人員」,疑為「恐怖分子」。

這輛卡車在「世界中央廚房」的3輛小汽車護送下抵達食品倉庫,7名援助人員隨後下車。他們中有多名外國公民,國籍包括澳大利亞、波蘭、英國。幾分鐘後,這3輛小汽車離開倉庫,那名所謂的「武裝人員」留在了倉庫。

3輛小汽車沿著預定路線行駛。以軍行動指揮室下令一架「赫爾墨斯450」型無人機對其中一輛小汽車發射一枚導彈。這輛車中彈後,車上一些乘員下車,逃到後面一輛小汽車上繼續行駛,同時用無線電向上級呼救。

幾秒鐘後,第二枚導彈擊中第二輛小汽車。隨後,第三輛小汽車開上來,試圖接上前兩輛車內的人迅速離開,以求脫離危險。然而就在這時,第三枚導彈打了過來,7名援助人員全部死亡。

「這令人沮喪。」依據了解此事的以方消息人士說法,以色列軍方尋求「精準打擊恐怖分子,利用每一條情報線索」,然而部隊卻決定在沒做好準備的情況下發起攻擊,而且這種情況「同保護我們的部隊沒有任何關係」。

這不是「世界中央廚房」援助人員頭一次在加沙地帶遇襲。

3月30日,一名以軍狙擊手在加沙地帶南部汗尤尼斯市向「世界中央廚房」的一輛前往食品倉庫的小汽車開槍,擊中擋風玻璃,所幸車內人員沒有受傷。「世界中央廚房」隨即向以軍投訴,要求確保該組織工作人員在加沙地帶開展援助活動時的人身安全。

「世界中央廚房」現已暫停在加沙地帶活動,與該組織相關、剛抵達加沙地帶還沒來得及卸完貨的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運輸船將返回塞普勒斯

並非協調不暢

以色列軍方和國防部在公開回應時,把該援助車隊遇襲歸因於以軍部隊與「世界中央廚房」管理人員之間「協調不暢」。

以國防部長約亞夫·加蘭特、以軍總參謀長赫齊·哈萊維承諾全面調查,並決定設立一個指揮室,由主要分管加沙地帶以軍部隊的以軍南方司令部和國際援助組織派人,負責與以軍具體某支部隊聯絡協調。

觀天下·巴以衝突|外國援助人員加沙遇襲內情披露 凸顯以軍為所欲為 - 天天要聞

4月2日,在加沙地帶中部代爾拜拉赫,巴勒斯坦人空襲過後查看被毀的汽車。新華社發(亞西爾·庫迪攝)

然而《國土報》指出,這種協調其實早就存在。以軍聯絡官早就告知各支部隊,不能在援助人員在場或者大批平民聚集時發動攻擊。多名消息人士因而批評加蘭特和哈萊維所言非實。

一名以軍情報機構消息人士說:「這跟協調沒有關係。你可以再成立20個管理室或指揮室,但是如果沒有人決定終止某些在加沙地帶部隊的這種行為,我們將會看到更多類似事件。」

在一些消息人士看來,以軍方試圖推卸責任。那名情報機構消息人士告訴《國土報》記者,以軍南方司令部「明確清楚這次攻擊的起因是什麼——在加沙地帶,所有人為所欲為」。

按照以軍規定,針對諸如援助組織這樣的敏感目標採取行動,必須得到高級軍官批准,比如師級指揮官、司令部司令甚至總參謀長。消息人士說,但在加沙地帶,「每個指揮官自己制定規則」,自行解釋交戰規則。

在這起事件中,尚不清楚開火命令是否得到軍方高層批准。

《國土報》早前援引以色列國防部一些官員和以軍官兵的話報道,以軍部隊在加沙地帶行動時自行劃設「殺傷區」,非以軍人員一旦進入,格殺勿論。這可能導致大量巴勒斯坦平民遭射殺。而且,這種「殺傷區」沒有明顯標誌,具體範圍由指揮官劃定,並非事先確定,一些指揮官甚至高級指揮官肆意下令擊殺。以色列軍方則否認這些說法。(胡若愚)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中坦青年共建「夢想之橋」 澆築「民心相通」新篇章 - 天天要聞

中坦青年共建「夢想之橋」 澆築「民心相通」新篇章

馬古富力大橋是第一座跨越維多利亞湖的永久性橋樑,也是非洲最長的矮塔斜拉橋。中國土木供圖位於東非高原的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也是東非人民賴以生存的「母親湖」。該湖面積6.94萬平方千米,湖區人口稠密。長久以來,因湖面阻隔、渡輪短缺,通行成
約旦常駐聯合國代表被補選為國際法院法官 - 天天要聞

約旦常駐聯合國代表被補選為國際法院法官

5月27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安理會投票補選國際法院法官。新華社發(聯合國供圖/洛伊·費利佩攝)新華社聯合國5月27日電(記者尚緒謙)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27日補選約旦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哈茂德·哈穆德為國際法院法官,以填補黎巴嫩籍法官納瓦夫·薩拉姆辭職出現的空缺。薩拉姆今年1月被任命為黎巴嫩總理後辭去...
莫迪百般挑釁,中國為何遲遲不動手?一個戰略真相美印後知後覺 - 天天要聞

莫迪百般挑釁,中國為何遲遲不動手?一個戰略真相美印後知後覺

不是在挑釁巴基斯坦,就是暗地裡碰瓷中國,可以說,印度可謂是越來越囂張,更是超出了很多的預期。從之前的在金磚內部總是作為矛盾的一方,再到當下更是要退出金磚,當下更是直接表示,巴基斯坦要的是和平,還是印度的子彈。可以說,印度雖然沒有成為五常,但
面對印度百般挑釁,中國為何不動手?一個戰略真相美印後知後覺 - 天天要聞

面對印度百般挑釁,中國為何不動手?一個戰略真相美印後知後覺

南亞地緣博弈新態勢:印度頻頻出招背後的戰略考量印度在邊境頻頻挑釁,動作不斷,似乎意在逼迫中國做出強硬回應。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國始終保持克制,沒有貿然出手。不少人對此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個被忽視的戰略真相逐漸浮出水面,連美印也在事後才恍然大
杜特爾特沒了遺憾,讓他恨鐵不成鋼的長女,終於扛起了家族大梁 - 天天要聞

杜特爾特沒了遺憾,讓他恨鐵不成鋼的長女,終於扛起了家族大梁

文|文人所有內容皆有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中及末尾杜特爾特家族在菲律賓政壇的根基深厚,源自老杜特爾特在達沃市數十年的經營,以及他總統任期內積累的超高人氣。作為家族的核心,杜特爾特曾有一個清晰的政治藍圖,卸任總統後扶持長女莎拉登上總統寶座,自己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