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產豐富,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紮實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近日,安岳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進一步動員全縣上下深刻認識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重要意義,不斷強化使命意識、責任擔當,切實把文化遺產保護好、管理好。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厚重的底蘊,也是一座城市最璀璨的名片。作為巴蜀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安岳現存摩崖造像10萬餘尊,摩崖經文近40萬字。安岳石窟以其精湛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歷史底蘊而備受矚目,安岳也因此被確定為全國第四次文物普查試點縣(石窟寺及石刻)。為了全面了解和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安岳正全力以赴,攜手各方力量共同守護歷史記憶。

普查人員正在辨認龕窟上的文字。
據悉,安岳縣高度重視此次普查工作,全面加強領導,成立了以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任雙組長的文物普查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多次組織研究編製普查和試點方案,確保工作有序開展。同時,縣財政每年安排專項經費,並納入財政預算,為普查和試點工作提供足額經費保障。

普查人員正在測量龕窟。
在調查錄入普查採集軟體未公布、全國普查培訓未開展的情況下,安岳不等不靠、先行先試,抽調20人組成普查隊伍,分成四個小組,採取以老帶新、縣鄉結合的方式,深入試點鄉鎮全力開展田野調查,用專業的眼光和嚴謹的態度,探尋著文物的蹤跡。截至目前,共調查23個村(社區)、石窟寺及石刻點78處,新發現2處摩崖造像(清代),為全面掌握全縣不可移動文物數量、分布、特徵、保存現狀、環境狀況等目標奠定了基礎。
除了專業力量的支持外,安岳還充分發動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積极參与文物普查工作。組建文物志願者隊伍,吸收一批文物志願者加入普查工作。建立由縣級領導,鄉鎮(街道)、片區警察、村(社區)主要負責同志、文管員擔任文物長的五級文物長制,爭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支持指導和技術保障,發揮各部門優勢條件,拓展文物普查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形成強大工作合力,構建文物普查工作的新格局。

普查人員正在調查石窟。
為提升群眾保護文物意識、參與文物普查工作的積極性,安岳還注重全域普法宣傳。通過廣播電視、網路、會議、標語、文化下鄉等各類線上、線下宣傳陣地平台,廣泛宣傳文物法律法規和文物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共組織開展普查宣傳活動92次,發放宣傳單7000多份,張貼宣傳標語500多張,為四普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作為全國文物普查試點縣之一,安岳承擔著為其他地區提供經驗和借鑒的重要使命。下一步,安岳將以此次普查工作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傳承工作,為全國文物事業發展貢獻安岳力量。
潘政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