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會·建言
南都訊見習記者楊文君 發自北京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順將包括宗教文化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寫進了自己提案中,以期促進中國文化煥發新的活力與精彩,增進中國文化同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互鑒。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順。
加快典籍數字化建設,賡續歷史文脈
印順認為,加強中華傳統文化典籍數字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文獻進行加工處理,讓中華傳統文化典籍與數字化共振,更好地為文明留存,對於推動傳統文化經典的保護傳承、賡續中華民族文化血脈、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促進中華文化煥發新的活力與光彩,具有重要作用。
但印順發現,包括佛教經典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在數字化進程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人才不足、資源共享不夠、平台建設不力等問題。
對於人才不足的問題,印順表示,典籍的研究整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數字化更是涉及諸多領域,專業人才的匱乏已成為制約數字化進程的關鍵因素,加強複合型人才培養、建立人才吸引和激勵機制迫在眉睫。
對於資源共享問題,印順建議,各專業機構、高校、圖書館、博物館等機構之間應加強合作,建立起數字化典籍資源共享的協作機制。通過共同努力,解決資源獲取、技術標準、版權保護等問題,推動數字化工作的協同開展。
在平台建設方面,印順建議,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搭建開放、交互的中華傳統文化典籍資料庫平台。「這樣的平台不僅可以提供豐富的文獻資源,還可以通過智能化的推薦系統,幫助用戶發現更多相關內容,促進用戶對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同時,平台的開放性和交互性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到文化傳承的過程中來,形成一個共建共享的文化共同體。」印順說。
加強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增進中尼文化交流
在全國兩會上,印順建議,開通我國直飛尼泊爾蘭毗尼定期航班。
據了解,尼泊爾藍毗尼是佛陀釋迦牟尼誕生地,是世界著名佛教文化聖地,自該國2022年5月完成符合通航條件的國內第二座國際機場以來,中國大陸航班只能通過首都加德滿都轉飛藍毗尼。2024年1月17日,以釋迦牟尼佛成道日為契機,海南、深圳佛教界組織有關人員包機飛赴佛陀故鄉蘭毗尼,首次完成直飛蘭毗尼通航。
鑒於首架直航包機順利通航,為更好地促進中尼文化交流,把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精神落到實處,減少轉機成本,印順提出了開通我國直飛尼泊爾蘭毗尼定期航班的建議。
在印順看來,開通我國直飛尼泊爾蘭毗尼定期航班,可謂一舉多得。「首先,開通直飛尼泊爾蘭毗尼航班,以佛教文化交流為突破口,更好地增進中尼兩國千年法誼,發揮尼泊爾中華寺在中尼宗教文化交流中的積極作用。」印順說。
「同時,有利於落實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印順進一步表示,2023年10月召開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提出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其中提出,要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路,積極推進「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加快空中絲綢之路建設。支持民間交往,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成立絲綢之路旅遊城市聯盟。開通直飛尼泊爾蘭毗尼航班,有利於加快空中絲綢之路建設,減少轉飛加德滿都的成本,更為快捷方便地增進「一帶一路」國家民間交往,發展中尼旅遊事業,促進宗教與文明互鑒。
此外,印順認為,開通我國直飛尼泊爾藍毗尼定期航班還有利於維護和發揮中國在世界佛教的重要作用,讓中國佛教界更加深入地參與民間對外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