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烏克蘭方面的邀請,中國外長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會見了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對於這次會面,烏克蘭方面顯得尤為重視,高度讚賞了中方為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的積極作用,認可中方在國際事務中具有重要影響,並且承諾同中國歐亞事務特別代表加強聯繫,希望中方繼續促進和平。
跟以前的傲慢態度相比,這次烏克蘭的姿態確實放的很低,態度也還算誠懇。之所以會有這樣大的轉變,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烏軍戰場失利、二是美西方軍援乏力。
近日俄軍又攻克了一座重鎮,拿下了頓內茨克地區東部的阿夫傑耶夫卡,俄防長紹伊古目前已向普京彙報了這一戰果,被普京稱讚為「一個重大勝利」。
對俄羅斯而言,大選即將到來,俄軍拿下重要戰果,不僅有助於提升普京的個人威望,也能極大程度上提振俄軍士氣,但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而言,無疑又是一次沉重打擊。
首先,阿夫傑耶夫卡作為烏軍重要的防禦樞紐,丟了這座陣地,烏軍接下來「由攻轉守」的整體防禦計劃將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再加上澤連斯基之前臨陣換將,新上任的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臨危受命,烏軍整體調度面臨混亂。
以至於瑟爾斯基在上任後發表的首次演講,就將「提振部隊士氣」作為首要任務,這其實就從側面反映出,烏軍整體士氣是比較低迷的,除了偶爾在背後搞搞偷襲,正面戰場的戰果其實並不樂觀。
另外,西方國家的援烏耐心也已接近底線,烏軍遲遲無法取得像樣的戰果,讓美國很著急,拜登政府很難說服國會繼續援助。歐洲也是囊中羞澀、自顧不暇,自然沒有多餘的能力支援烏克蘭。
一旦西方停止軍援,烏克蘭想要反攻就更加無望的,之前澤連斯基拒絕和談,是仗著自己手中有籌碼,靠著西方輸血與俄羅斯叫板,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底氣了,如果繼續強撐,最後可能輸掉所有的籌碼。
也正因如此,烏克蘭兜兜轉轉,又找上了中國,主動約見王毅外長,還說還要和中國歐亞事務特使加強聯繫,就是想讓中國出面,推動和談。
不管烏克蘭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但總歸是認清現實了,所以中方也給了個台階下,表示無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化,中方都希望和烏克蘭維持雙邊關係的正常發展。
王毅外長還尤其感謝了烏方,聲稱對於烏方在緊急狀態下協助中方人員安全撤離,中方再次表示感謝,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對於烏克蘭最為關心的,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王毅外長也開門見山, 直接表示將繼續勸和促談,為止戰停火、重建和平發揮積極作用。
此外,王毅外長還尤其強調,不會在烏克蘭問題上拱火澆油、藉機漁利,更不會向衝突方出售任何致命性武器。中方這番承諾,不僅打消了烏克蘭的顧慮,也戳破了西方編造的輿論陷阱。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就熱衷於炒作所謂「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支援」的話題,還多次借口制裁中企,遭到中方強烈反對。包括這次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就依然故技重施,想挑撥中俄關係。
現在中方直接當著烏克蘭外長的面,明確重申不會向衝突各方提供武器,等於就是直接告訴國際社會,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從來都是站在公道和正義的一邊、站在良知與和平的一邊。
中方給出的這顆定心丸,也正是烏克蘭想要的承諾,因為只要中國始終保持中立的立場,不放棄推動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那麼俄烏和談的可能性就還是很大的。
站在我們自己的立場上來看,中國不是俄烏衝突的當事方,但烏克蘭危機延宕至今,對國際局勢穩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嚴重影響,在當前的動蕩局勢下,需要為世界注入和平安全的力量,所以中國再次挺身而出,發出正義之聲。
總而言之,中國接受烏克蘭的邀請並與之進行會談,不僅是站在兩國關係的角度上作出的大度決定,更是出於維護國際局勢總體穩定而作出的慎重考慮,充分展示了大國風範,也再一次說明,中國始終是國際秩序的捍衛者、世界和平的建設者,中國越強大,世界越安全。